俄乌战争给我国敲响警钟,台海要做两手准备,若进攻不利怎么办?
战争这盘棋,落子前不仅要算清胜负,更要预留出失误的空间。俄乌战场上的硝烟给全世界上了一课,现代战争不是"闪电战"时代,任何战场都可能变成吞噬兵力的沼泽,解放军要想在台海方向打破"进攻不利"的魔咒,就要有亮剑的锐气以及断腕的底气。
俄乌战争的血泪教训俄乌战场有个诡异现象:打着"特别军事行动"旗号的俄军,反而被乌克兰拖进战略僵持。这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现代战争是体系对抗,不是靠某件"大杀器"定乾坤。解放军若想在台海实现"速战速决",必须突破三大难关。
第一关海域封锁线,台湾海峡最宽处不过200公里,但暗流涌动。美军核潜艇可能潜伏水下,日军舰艇或许在侧翼来回游走,台湾当局16条导弹生产线也开足了马力。解放军登陆舰队要突破这条"火网",既需要航母编队清空制空权,更需用反潜机织就的水下天罗地网。
第二关滩头攻坚战,二战时诺曼底登陆的血色浪潮,可能在台海以高科技形态重现。台军20万守备部队装备着美式"毒刺"导弹和"标枪"反坦克武器,更有美方顾问团在幕后指挥。解放军陆战队若想在无遮蔽海滩建立桥头堡,怕是要先用远程火箭炮把工事给犁上三遍,再用武装直升机打"空中掩护"。
第三关多维立体战,现代战争拼的是"降维打击"。台当局构建的"不对称防御体系",把导弹阵地藏进山洞,用机动雷达组网预警。解放军若不能快速压制这些"地堡刺客",登陆部队就可能陷入"打地鼠"的窘境。这时候太空中的北斗卫星、天上的预警机、海里的无人潜航器,都得结成"天罗地网"。
进攻受挫的预案假设最坏情况发生,首轮攻势受挫,滩头部队被压制,后勤补给线遭袭。这时候该怎么办?历史上有现成的答案,当年美军在仁川登陆失败后,麦克阿瑟选择暂时后撤,用航母舰载机持续轰炸。
解放军若遇到同样的问题,可以效仿这个办法暂时撤回外海,用东风-17导弹"点名"敌方指挥中心,用轰-6K战机24小时巡航,把台岛变成"火药桶"。
俄乌战场给各国都敲响了警钟,信息战比炮火战更残酷。解放军可以启动"攻心战",无人机撒传单揭露台当局谎言,网络部队瘫痪其宣传系统,甚至让潜伏多年的"红色特工"策动内部起义。当年解放战争时"北平方式"的和谈智慧,或许能派上不小的用场。
美国最擅长的"道德绑架",解放军也要学会破解。可以邀请国际观察团见证战况,用无人机拍摄台军袭击平民的证据,在联合国安理会揭露美方军援内幕。当年科索沃战争中俄方的外交策略,值得好好研究一下。
台海战场的三大难关台海方向不是孤立战场,周边暗礁比海沟更危险。菲律宾那些"跳梁小丑"最会见风使舵。解放军若在台海打起来,菲方可能勾结美军在南海搞事。这时候提前部署的055大驱和"海红旗-9"防空系统,就能发挥出"定海神针"作用。
朝鲜半岛就像个"火药桶",美军若在台海受挫,很可能让韩国"北进统一"。解放军需要跟朝鲜保持战略沟通,必要时可展示"东风-41"的威慑力,让白宫掂量掂量"两线作战"的代价。
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部署了十万兵力,台海若是发生战端,新德里也可能趁机"捅刀子"。解放军西部战区的"合成旅"和"枭龙"战机,得时刻盯着加勒万河谷,必要时可以用"远火"来敲山震虎。
真正的高手,既要有硬碰硬的实力,也要有以柔克刚的智慧。台军那些"美式装备"听着唬人,但解放军的"杀手锏"更致命,055舰的"鹰击-21"导弹能击穿航母甲板,歼-20的隐身性能让F-16毫无招架之力。这些"代差武器",就是破局的关键钥匙。
台湾同胞不是"人肉盾牌",大多数人都盼着统一。解放军可以模仿"北平模式",对放下武器的台军承诺优待,对负隅顽抗的"台独"分子精准打击。当年金门炮战"单打双停"的谋略,今天依然有参考价值。
美国打"台湾牌"是想拖垮中国经济,但解放军何尝不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呢?提前布局芯片、能源等战略物资储备,战时启动"战时经济体制",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让美方"经济战"变成"七伤拳"。
台海之战不是"非黑即白"的棋局,而是"多重博弈"的棋局。解放军既要做好"毕其功于一役"的准备,也要有"持久战"的预案。就像下棋时既要准备"弃车保帅",也要留着"马后炮"的杀招。
当解放台湾的历史机遇来临时,中国军人既要敢打必胜,也要谋定后动。毕竟,最好的战争准备,永远是让战争消弭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