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收获!中国针对美国的稀土禁令,居然先把日本汽车行业打死了
文/珠玑说
美国叫嚣制裁,日本瑟瑟发抖!同样是稀土断供危机,美国的反应是愤怒,日本的反应却是恐慌,为什么?因为美国还有庞大的军事实力和科技储备作为支撑,而日本,除了不断鞠躬,还能做什么?
中方的限制稀土出口反制措施可谓是直接遏制美国的军工命脉,日本作为曾经的汽车巨头,如今却因过度依赖中国稀土,在新能源赛道上步履蹒跚,这场由特朗普挑起的贸易战,最终却让日本汽车产业成了最大的牺牲品,这场博弈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美国与日本的不同反应
2025年4月,世界贸易出现了重大变化,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又一次爆发,原因是特朗普政府无视全球经济融合的潮流,额外提高中国商品的关税,这种做法被认为不符合自由贸易原则。
中国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限制稀土出口,这被看作是反击的重要手段,钐、钆、铽、镝等七种中重稀土元素,它们对于高科技产业和军事领域都非常关键,因此被列入了出口管制清单。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不仅影响中美两国,还意外地使高度依赖中国稀土的日本汽车产业面临困境,《纽约时报》等美国主要媒体直接指出,中国的稀土管制如同“卡住了美国军工业的脖子”,对其造成致命打击。
他们认为,这暴露了美国在关键矿产资源战略上的长期不足和脆弱性,对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MP材料公司高管利廷斯基明确指出,美国未来武器装备所需的关键原材料供应已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一些重要武器项目的停滞。
一些业内专家甚至预测,如果现状无法改变,美国部分依赖稀土的产业可能在两个月内因稀土库存用完而被迫停产,原本就处境艰难的美国企业,现在更是雪上加霜。
因为特朗普政府之前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这些企业现在面临双重打击:一方面,中国实施出口管制给他们带来麻烦,另一方面,他们还要承担美国自己政策造成的高关税成本。
这就像一把“双刃剑”,两头都伤人,美国各界对此反应强烈,但日本汽车行业却显得准备不足,甚至有些摸不着头脑,长期以来,日本汽车制造严重依赖中国稀土资源,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这种依赖性更加明显。
《金融时报》报道指出,不仅仅是日本,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同样面临供应链中断的巨大风险,许多企业都在抓紧时间寻找替代方案,希望尽可能减少损失。
更让人担心的是,就连日本政府也承认,目前稀土储备只能应急两三个月,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要想长期保障稀土供应,就必须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建立更多元化的渠道,但这实现起来非常困难。
数据显示,早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之前,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镓材料就大幅下降了85%,可见依赖风险已显现,更严重的是,镝、铽等重要稀土的价格已经上涨了三倍之多。这一系列数据都在警告日本汽车产业,危机可能马上就要来了。
日本汽车业的自救
突如其来的危机让日本汽车业无法原地等待,他们开始积极寻找各种办法来应对,其中,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稀土减量技术”上,希望通过技术革新,减少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
然而,这条路并不好走,减少稀土的使用虽然可以稍微缓解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难题需要解决,他们需要克服这些技术瓶颈,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可控。
日系车企现在面临着多重困境:一方面,汽车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车辆的性能却有所下降。
这直接导致了日系车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减弱,更重要的是,这种状况正在损害日系车过去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的良好印象,也就是结实耐用、省油实惠的优点,这种情况动摇了日系车在全球汽车市场上的地位,使日系车企面临严峻的挑战。
日本除了依靠技术上的努力来摆脱困境外,还试图建立新的供应链,可惜效果并不理想,多年来,日本曾多次与其他国家合作,想要打破中国在稀土资源上的主导地位,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几乎没有取得实质进展。
最根本的原因是,全球绝大部分的重稀土资源都来自中国,精炼技术也几乎被中国垄断,这种局面难以撼动,具体来说,中国掌握着全球90%的重稀土供应以及98%的精炼技术。
即使日本能从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地获得稀土矿,但由于提炼技术落后,最终还得依赖中国的先进技术,必须把矿石运到中国进行加工。
美国稀土产业的长期困境
实际上,美国早就清楚稀土的重要性,也预感到了潜在风险,早在2010年,中国首次对日本实施稀土禁运后,美国上下就激烈讨论过稀土问题,明白稀土资源未来可能成为美国的薄弱环节。
然而,在之后的十五年里,美国政府和企业在稀土产业发展方面行动缓慢,几乎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成果,可以说,美国的稀土产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其认识和预期,这种行动迟缓的局面,与美国当初的警觉形成了鲜明对比。
美国稀土产业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更注重短期回报,不愿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稀土技术的研发。
政府在政策支持和引导方面也明显不足,未能有效鼓励国内稀土产业发展,这种局面导致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和美国不同,德国在处理类似难题时显得更聪明、更实际,面对美国的关税压力,德国没有直接对抗,而是选择了更灵活的方法。
他们继续增加对中国的投资,通过加强经济合作来保证自己的供应链稳定,避免受制于人,相比之下,日本的应对显得有些被动,处境比较尴尬。
日本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希望美国能取消对日本商品的关税,另一方面又要承受美国要求日本承担更多驻日美军费用的压力。
虽然石破茂等日本政治人物曾表示,不会对美国言听计从,但复杂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限制了日本的自主行动空间。
日本在经济安全保障上依赖美国,同时又在稀土等关键资源方面处于劣势,这种对比显得非常矛盾,这也说明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并不如它表面看起来那么强大。
中国稀土战略的闭环优势
中国稀土之所以具有关键的战略地位,在于它在稀土行业的整体布局和上下游整合能力很强,中国控制了全球大量的稀土矿产资源,更重要的是,它掌握了稀土提炼到精深加工的全部关键技术。
中国还在积极建设从废弃电子产品中回收稀土的再生供应系统,预计在2026年就能大规模生产,这会更加巩固中国在稀土领域的领先地位,让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更有优势。
中国不仅能要求日本公司报告出口到美国的产品,还能有效限制向特斯拉、苹果等美国公司提供零部件的日本供应商的合规流程。
这样一来,中国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甚至控制这些美国企业的全球供应链,稀土在中国手中,不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更成为一张可能改变全球产业结构、重塑国际贸易规则的关键“王牌”。
稀土争端的结果出人意料,提醒世界各国,尤其是那些严重依赖特定国家关键资源的国家,要重视资源安全,日本汽车产业的遭遇就是一个警示,说明在全球化的新阶段,只有技术是不够的,缺乏资源自主的产业容易受制于人。
日本汽车产业的困境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资源战略价值被忽视的现状,它提醒各国重新评估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的重要性,建立更多元化、更有韧性的供应链,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国家。
稀土之争带来的警示意义远没有结束,它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参考:
环球时报--外媒: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影响正在迅速显现2025-04-21 17:35
证券时报--重磅!中方反制,对美加征34%关税、中重稀土出口管制!2025-04-05 01:00·
观察者网--中国管制稀土出口,美国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2025-04-14 12:02
新华网--国际观察 美汽车关税让“盟友”日本有多伤2025-04-01 09:44
财联社--全球汽车业陷入焦虑:稀土供应变化或导致生产中断!2025-04-21 09:56
京报网--大声对美“说不”,石破茂的“硬气”?2025-04-15 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