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任陆委会主管邱垂正:我们的祖先来自对岸,但我们只是华人

军事 04-02 阅读:6 评论:0

2024年5月,台湾政坛有个大动作,新上任的陆委会主委邱垂正成了焦点人物。这位在两岸事务上摸爬滚打多年的官员,上任没多久就扔出一句重磅话:“我们的祖先来自对岸,我们只是华人、汉人,我们在这块土地土生土长,当然会优先认同台湾。”这话一出,两岸舆论炸了锅。表面上看,这句话挺朴实,但细琢磨,却像是点了一把火,把两岸最敏感的身份认同问题又推到了风口浪尖。

邱垂正是谁?从学者到陆委会主委的路

要搞懂邱垂正这番话,先得知道他是个啥样的人。邱垂正,1965年出生在台北,家里条件不算差,从小就念书挺厉害。他先在东吴大学拿了政治学学士,后来又跑到台大国家发展研究所读硕士,2007年在台师大政治学研究所拿下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两岸经贸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挺硬核的学问。这背景让他在两岸问题上有了扎实的底子。

在当官之前,邱垂正是个学者。他在国立金门大学当过副教授,教国际暨大陆事务。金门这地方离大陆近得不得了,坐船几公里就到对岸了。他在那儿教书时,没少跑大陆参加学术会,和大陆的学者聊两岸关系,算是对大陆的情况摸得门儿清。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两岸战略、国际政治经济学还有和平学,听着就挺高大上,但其实都是跟两岸关系息息相关的硬货。

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邱垂正被拉进政府,当了陆委会副主任委员兼发言人,后来还干过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这几年,他在陆委会挺低调,但也挺实干。每次记者会面对媒体的炮轰,他都能不慌不忙、有条有理地回答,尽量在两岸这潭浑水里找点平衡。到了2024年5月,赖清德接棒蔡英文当台湾地区领导人,邱垂正被提拔成陆委会主委,正式成了两岸政策的大管家。

这一提拔,在台湾内部反响不小。有人觉得邱垂正这种学者型官员,懂大陆又有理论基础,干这活儿靠谱;也有人担心,他太温和,可能应付不了现在两岸剑拔弩张的局面。不管咋说,他这位置坐得稳不稳,关键还得看他怎么处理那句“祖先来自对岸”的后续效应。

“祖先来自对岸,但我们只是华人”——这话啥意思?

邱垂正这句引发热议的话,是2024年4月他在台北一场两岸关系研讨会上说的。原话是这样的:“我们的祖先来自对岸,我们只是华人、汉人,我们在这块土地土生土长,当然会优先认同台湾,若把民族框成一种政治认同,这就太沉重了。”这话听起来不长,但信息量巨大,拆开来看,能挖出不少东西。

第一,他说“祖先来自对岸”,这是历史事实,没啥好争的。从17世纪开始,福建、广东那边的人就开始往台湾跑,开荒种地,生儿育女。清朝把台湾设成府以后,移民更多了,台湾的人口基本就是大陆过去的汉人占大头。这点谁也否定不了,邱垂正也没回避。

第二,他接着说“我们只是华人、汉人”,还强调“优先认同台湾”,这就有点意思了。他这话像是在把文化和政治分开——文化上,台湾人是大汉民族的一部分;但政治上,台湾人得先认自己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这套说法,跟民进党这些年推的“台湾主体性”是一脉相承的,想把台湾跟大陆的政治联系淡化。

第三,他最后一句“若把民族框成一种政治认同,这就太沉重了”,更像是点题。他好像在说,民族这东西不该变成政治的枷锁,台湾人想怎么认自己就怎么认,不用非得套上“中华民族”这顶大帽子。这种想法在台湾年轻人里还挺有市场,尤其是这几年,台湾的教育一直在强化“台湾人”意识,对“中国”这词儿越来越疏远。

但这话说出来,大陆那边就不干了。国台办立马跳出来批评,说邱垂正这是“顽固坚持‘台独’立场”,挑衅两岸和平。大陆的媒体也铺天盖地地批,说他这是想用文化和政治的切割,给“台独”找理论依据。在大陆看来,中华民族是个整体,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人就是中国人,这是个铁板钉钉的事儿。邱垂正这话,等于在挑战这个底线。

台湾身份认同咋来的?历史得捋一捋

邱垂正这话为啥能炸出这么大动静?得从台湾身份认同的历史说起。这事儿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几百年折腾出来的结果。

最早,17世纪荷兰人占了台湾,后来被郑成功赶跑了。到了清朝,台湾正式归中国管,大量福建、广东人渡海过去,慢慢形成了汉人为主的社会。那时候,台湾人觉得自己是“唐山人”,跟大陆血脉相连。1895年,甲午战争打输了,台湾被割给日本,开了50年殖民史。日本人搞同化,逼着台湾人学日语、改日式名字,身份认同开始有点分裂。

1945年,二战结束,台湾回到中国怀抱,国民党接手。可没几年,1947年就爆了“二二八事件”,国民党镇压本地人,搞得民怨沸腾,本省人和外来政权之间的裂痕更深了。1949年,国民党输了内战,带着上百万军民退到台湾,这帮人叫“外省人”,跟原来的“本省人”在语言、文化上都不太一样,矛盾就更多了。

到了80年代,台湾搞民主化,民进党这种本土势力冒头,身份认同彻底成了政治牌。民进党上台后,通过课本、媒体使劲推“台湾主体性”,想让大家淡忘跟大陆的历史联系。尤其是年轻人,很多人觉得自己就是“台湾人”,跟“中国人”没啥关系。

但这几十年,两岸经济又绑得挺紧。大陆经济起来了,台湾人跑去大陆做生意、打工的不少,感情上拉近了点。可政治上,民进党还在推“去中国化”,加上国际局势一搅和,台湾的身份认同就更乱了。邱垂正这话,就是这堆乱麻里蹦出来的一个新说法。

邱垂正这话一落地,两岸反应那叫一个激烈。在台湾,有人叫好,有人骂街。支持的人觉得,他说到点子上了:文化上是华人,政治上是台湾人,这不就是现在台湾的主流想法吗?台湾发展这么多年,早就有自己的认同了,不用老盯着“中华民族”不放。反对的人就不乐意了,说他这是“数典忘祖”,忘了台湾跟大陆的根儿,纯粹给“台独”递刀子。

大陆这边更不客气。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直接开炮,说邱垂正这言论是“台独”挑衅,威胁台海和平。大陆媒体也跟进,说这是“危险信号”,可能把两岸关系往更僵的方向推。在大陆的逻辑里,台湾是中国领土,台湾人是中国人,邱垂正这话等于在拆国家的台。

国际上也没闲着。美国、日本这些跟台湾关系暧昧的国家,都盯着这事儿看。一些外媒分析,邱垂正这话是台湾身份政治的新动向,可能让台海更不消停。毕竟现在国际局势本来就乱,台湾再这么一闹,区域安全估计得更头疼。

对邱垂正自己来说,这话把他架火上烤了。作为陆委会主委,他随便说点啥都会被放大看。民进党内部也有分歧,激进派嫌他太软,没喊“台湾独立”;温和派倒觉得他这路子能稳住局面,别把两岸逼急了。未来几年,他得在这夹缝里找活路,既保台湾的利益,又得应付大陆的压力,够他喝一壶的。

这话对两岸关系有啥影响?

邱垂正这句“祖先来自对岸,但我们只是华人”,短期看是捅了马蜂窝,长期看可能是两岸关系的一个新风向标。现在两岸本来就挺僵,大陆军演频频,台湾这边也不示弱,双方都在试探底线。邱垂正这话,等于给这堆火加了把柴。

在台湾内部,这话可能会让“台湾认同”更强,尤其是年轻人,估计会觉得政府在替他们说话。可这也可能加剧社会撕裂,毕竟还有不少人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不想跟大陆彻底翻脸。

对大陆来说,这是个警铃。大陆一直把“统一”当底线,邱垂正这话被解读成“台独”信号,可能会让北京更强硬。军演、制裁啥的估计不会少,经济上也可能再收紧对台湾的口子。

国际层面,美国肯定乐见两岸闹僵,能多卖点武器、多拉点盟友。可真要是擦枪走火,美国也不一定真敢下场,毕竟大陆现在不是好惹的。日本、韩国这些邻居估计也得掂量,站哪边更划算。

邱垂正接下来咋走,是硬扛到底,还是缓和一下调子,直接决定了这话是昙花一现,还是真会把两岸关系带进新阶段。他这位置不好坐,既得对内交代,又得对外周旋,稍不留神就可能翻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