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债汇三杀后,接下来关税战会缓和吗?为何市场仍在下注大消费?

财经 04-27 阅读:6 评论:0

这个4月,史无前例。

自从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后,一场从美国酝酿的全球关税割据战开始了。

关于这场可能长达两年关税风暴,即便是风暴发起者,也不知道将会引发多大的漩涡。无论结局如何,这场风暴的阵眼,早已将身处其中的每个经济体卷入其中。

股债汇三杀后,特朗普将重启预期?

4月以来,在遭到中国、加拿大和欧盟对等反制尤其是中国“奉陪到底”的正面硬刚后,美国政府内部分歧日益见长。

特别在股市、汇率以及债市急转直下发生后,特朗普收起开始时的迷之自信与骄纵傲慢,这场咄咄逼人、来势汹汹的关税战终于骑虎难下。

过去这一周,最大的新闻莫过于美国金融市场迎来了“股债汇三杀”的局面,以及随之而来的“特朗普慌了”“关税态度松口”的市场论调。

特别是美国这边还有个6月份马上要到期的六万亿美债,借旧换新的压力极强,美债再这么挤兑下去,财政上债务成本又要往上升。

原本市场就对美国的巨量债务有担忧还不上的风险,中信建设在近期的研报中曾提到市场对美债的担忧并不无道理,美债的到期偿付和新增供给规模不低,特别在自2023年起,美国企业债到期规模进入上升通道,2025年将达到9100亿美元,较上年增加450亿,预计2026年仍将显著上升。

而在6月集中到期6.5万亿,将形成“债务洪峰”。美国政府必须为到期美债寻找接盘侠,否则会面临国家破产的危险;而且又不能让美债收益率过高,否则偿债的压力难以承受,这就是特朗普面临的最迫切的危局。

这样一看,就能理解特朗普在近期吵着要把观望不降息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炒掉,以及在美国发生“股债汇三杀”后迅速转变口风的原因了。

持续的贸易战已经让美国出现股债汇三杀,再继续跌下去,最糟糕的结果不止是债务成本变高,还可能找不到接盘侠。

作为一个“输出型”总统,特朗普的作风有种不管不顾的疯癫,说出去的话不一定做,常出现今天的特朗普否定昨天的特朗普的情况,所以对于他的举措需要从其想到达成的目标去看待。

从美国目前面临的最急迫的问题看,便是巨量的美债到期可能面临违约的风险,市场也已经预料到这一点,并且提前给出了反应。

4月9日美国财政部58亿美元三年期国债拍卖,交易商认购比例达20.7%的水平,是2023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4月10日,美国财政以4.435%的高收益率拍卖了390亿美元的10年期国债。

纵观特朗普上任后的种种举措,其实都离不开一个“开源节流”的主题。不管是联合马斯克大刀阔斧砍向美国的政府体系,亦或者是年初就开始酝酿加征关税来扭转贸易逆差和实现制造业回流,都是围绕解决天量美债这个问题。

但从实现路径来看,不仅单方面强求贸易顺差不符合市场经济下的规矩,在实际执行缺乏诸多合理性,即便是选举时反复强调的制造业回流,或也只是一厢情愿的政策牌,不具备落地的现实条件。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提到,美国目前基本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失业率达到历史较低位,宏观上来说,并没有多余的劳动力资源可以用于制造业。

如今,以贸易逆差为尺,恐吓增加关税和投资回流来到达开源的目的难以奏效,在以中国和欧盟为首的经济体的坚决反对下,美国手里的牌几乎出尽。

美国只剩一手关税牌和中概股退市这一略显空洞的威胁。关税牌没得打,104%的关税和1000%的关税没有区别,再加下去也没意义。

特朗普在4月22日是当着记者的面说:“145%关税是非常高的。不会有那么高的……它将大幅下降,但不会是零。”显然这是又出尔反尔了。

而中概股退市经过近十年来的多次威胁和折腾,也早就免疫了。

二、市场仍在下注贸易冲突

美国每过几十年就会出现一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现象。从1828年可憎关税法到1897年丁利关税法相隔69年;再到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约33年;41年后迎来了尼克松冲击;再过47年特朗普开始滥用关税政策。从历史的启示来看,逆历史浪潮而动的高关税政策注定不可持续,且随着全球化的深入,高关税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

随着时间的流逝,特朗普退让的概率不断上升。与此同时,这个世界会从理性的角度,给他一个退出机制,从当前的局面来看,这个退出的时间或许会比市场想象的更快。

站在这个角度看,更快、更乐观的关税谈判,于A股而言,是否可以重新下注关税战的缓和?

从4月2日特朗普签下关税协议后,A股中的消费与国产替代板块便开始领涨,果链与出口板块则承压。

中美关税冲突下,市场押注政策将引导扩大内需消费,消费板块由于政策利好预期+稳定现金流,成资金避风港。

近期食品饮料、超市百货、旅游酒店等板块备受资金关注,国芳集团(601086)、安记食品(603696)、国光连锁(605188)受到短线资金的炒作连续涨停。

国产替代受益于关税倒逼半导体、AI算力等领域自主可控提速,细分领域还有G8代光掩膜基板等产品打破海外垄断等催化事件。

截至4月25日,A股中的半导体材料、AI算力等细分领域平均涨幅 18%-25%,如仕佳光子(688313)、长阳科技(688299)均涨逾30%。

科技出口依赖型行业,因美国对华科技产品关税加码,出口订单锐减的利空明显。

以计算机与电力设备为例,截至4月25日,计算机行业累计下跌 17.03%,电力设备跌 15.53%。通信设备、光模块等出口依赖型科技股单日跌幅超 4%。

高外销占比企业(如消费电子)面临供应链成本激增和订单萎缩的压力。

以果链为例,截至4月25日,苹果产业链个股平均跌幅 12%-18%,因美国对华加征 145%关税直接冲击代工利润。

从估值的角度看,全球贸易摩擦升级背景下,低估值、高确定性资产受追捧。

但从近期表现亮眼的大消费板块,目前板块的动态市盈率从 28.39倍升至 33倍左右,虽未到历史高点,但估值修复已经十分明显;国产替代板块龙头动态市盈率普遍突破 60倍,整体看有不少公司已经接近历史高点。

在4月25日,根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会议,里面提到外部冲击影响加大,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会议提到了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因此,与其说当下市场仍在下注消费,不如说消费是因其政策预期稳定和当下抗风险能力高而被市场下注,只是目前整体的估值上升空间已经较为有限了,未来更有可能表现为消费板块其它分支的补涨(如4月25日表现亮眼的电力等)。

而反观果链、达链等,虽然未来预期相对悲观,但若在某段时间因中美冲突加剧而过度悲观,则可关注冲突缓和后的恐慌修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