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元嘉北伐,刘义隆为什么一直不让刘宋的北伐军渡过黄河?
历史
05-04
阅读:29
评论:0
对历史有了解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三次元嘉北伐可以说是在南北朝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尤其是第二次元嘉北伐更是被北魏打成了太武帝南征,南宋大词人辛弃疾评价为“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南朝在三次元嘉北伐后逐渐丧失了主动进攻的战略地位。
后世在总结三次元嘉北伐都指出:刘义隆一直不让北伐军渡过黄河进攻北魏腹地,是三次元嘉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南朝名将垣护之、刘康祖,北魏名相崔浩都指出刘义隆不让北伐军过黄河是重大错误。那么刘义隆为什么一直不让刘宋北伐军渡过黄河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从司马睿建立东晋到刘义隆继位,南方政权唯一一次攻入黄河以北的北伐是桓温对前燕的第三次北伐,而这次北伐也是桓温乃至整个东晋最大的军事失败。此后北伐决策者对于渡过黄河进攻北朝腹地都颇为忌惮,哪怕是刘义隆那位“气吞万里如虎”的亲爹刘裕在两次北伐时也不敢北渡黄河。
刘义隆在北伐的问题上一方面想要收回被北魏占领的河南之地(包括洛阳),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超过父亲当年北伐的地域。更重要的是,北魏此时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刘裕北伐的时候,刘义隆不认为南朝宋拥有与北魏全面开战并获胜的实力。而渡过黄河很可能引发北魏举国之力的反击。
正因如此,刘义隆对三次元嘉北伐的战略定位更接近“偷袭”,也就是利用北魏在河南兵力较少、主力都在河北的机会快速攻占河南之地,然后与北魏战略对峙。而为了达到“偷袭”的目的,刘义隆认为一定不能提前招惹河北的北魏主力,这恐怕就是刘义隆一直不让北伐军渡过黄河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