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连战、马英九、洪秀柱为何发声支持“九二共识”
2022年,台海两岸局势面临着巨大挑战。国民党三位前任党魁,先后发声,呼吁要支持“九二共识”。是什么情况,导致国民党三位党内大佬齐齐发声呢?让我们回顾一下,在一年,除了民进党当局,在岛内各种挑动仇中抗中亲美的情绪,并勾结佩洛西窜访台湾之外。
作为蓝营的国民党,内部也出现了诋毁“九二共识”的声音。就连国民党现任主席朱立伦,在访美期间,竟然声称“‘九二共识’是(所谓)‘没有共识的共识’”。一时间,其言论激起了两岸各界人士的激烈反应。为什么国民党内部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看到朱立伦逆天言论,国民党三任前主席坐不住了。
2022年6月,台湾国民党现任党主席朱立伦访美。6月6日,“赴美访问”的朱立伦在被问及对“九二共识”的看法时声称,“九二共识”是“没有共识的共识”。两岸通过创造性模糊,搁置争议,就两岸经贸、教育文化等进行交流。
8日,朱立伦在美受访时还称,九二会谈后的共识基本精神就是求同尊异或存异,国民党仍会秉持这样的基本态度做两岸交流。而且朱立伦还声称,国民党无论从历史价值渊源还是现实中曾“并肩作战”的记忆,都是与美国有紧密连结的“亲美政党”,台湾需要信心而不是“恐惧”,此刻还需要强大的“美台关系”。
一时间引起台海两岸舆论哗然。特别是国民党内统派大佬,纷纷发言驳斥。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就在6月15日晚上,直接在脸书提醒:朱立伦所谓"亲美反共"言论引发轩然大波。倘若国民党路线偏离正轨,未来两岸该何去何从?盼国民党中央慎之。

洪秀柱指出,"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是1992年11月16日两岸两会白纸黑字共识、历史事实。就如何表述"一个中国"政治意涵,双方也保留创造性模糊空间。因此洪秀柱认为,实在难以理解,朱立伦何来九二共识"没有共识"一说?
对此洪秀柱不禁直接批评朱立伦,国民党何以一步步走到今天,被支持者认为已成小绿,分不清楚蓝绿的两岸政策差异?

在6月16日,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也批驳朱立伦的言论。认为“九二有共识”,两岸都支持、坚持一个中国。
马英九当天在被问及此事时,就明确表示:当时是他负责督导的,并在1992年11月、10月底和大陆达成两岸都支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因此马英九再次强调,“九二共识”的共识是一定有的。而且马英九还表示,对大陆主张应该是“和陆”,走和平路线。
朱立伦这番言论公开后,在6月10日,国民党前任党主席连战中风入院。经过治疗和休养后。已经80多高龄的连战,在12月接受了采访。作为岛内的统派大佬,连战在采访中明确提到,俄乌战争给台湾民众深刻的警醒与启示,因此,若要和平就必须要对话。他认为,站在爱台湾的立场上,“九二共识”仍是两岸和平的基础和复谈的机会。

“九二共识”是有共识的共识,两岸和平基础不容抹黑。
那么“九二共识”是什么呢?“九二共识”这个名词,是2000年4月前台当局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苏起正式提出的名词。
这个名词指的是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在香港就两岸事务性商谈中的“一个中国原则问题”达成共识。也即是双方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这一共识也就是后来的“九二共识”。

在1992年8月1日,台湾当局“国家统一委员会”作出关于一个中国涵义的决议,提出“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1949年起,中国处于暂时分裂之状态,由两个政治实体,分治海峡两岸”;“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台湾当局一方面鼓吹“两岸分裂分治”谋求与大陆“对等政治实体”的地位;另一方面表明了“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
而海协会针对台湾当局的决议,也明确指出:“台湾方面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结论,说明双方事务性商谈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已有共识。但我们不同意台湾有关方面对一个中国内涵的解释,也不可能与海基会讨论关于一个中国的内涵”,并建议海基会认真考虑直接引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表述。
最终,在1992年10月,海基会和海协会,以函件的方式确认“两会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以及具体表述的内容。

虽然“九二共识”达成的方式是各自口头表述,构成共识的内容是经过协商,相互认可的文字,也就是说双方就“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也是通过函件往来最终确定的。双方的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因此朱立伦所谓的“没有共识的共识”显然是无稽之谈。
“九二共识”把两岸关系确定为一个国家的内部关系,不是国际关系。因此,“九二共识”是奠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更促进了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
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后的30年来,国民党基本上都认同,在此基础上不仅于1993年实现了“汪辜会谈”,而且2005年4月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开启“破冰之旅”,翻开了两岸关系的新一页。
2008年至2016年在马英九当局主政台湾的8年时间内,因为认同“九二共识”,给两岸关系带来了和平发展,也给台湾民众带来了“和平红利”。在这段时期,两岸各界和各领域都实现了大交流与大合作。从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到恢复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事务性商谈,特别是2015年两岸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会晤,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直接否定了“九二共识”。同时蔡英文当局还推动“去中国化”。蔡英文口口声声表示要“维持现状”,声称希望两岸关系早日“春暖花开”,但却完全抛弃两岸协商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这也导致了两岸关系面临紧张严峻的局面。
否定“九二共识”恶果已现,奉劝岛内好自为之。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岛内蓝营的重要人物,朱立伦在美国的言论可以说是极其不负责的。针对朱立伦的言论,大陆官方也迅速做出了回应。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6月9日答记者问时回答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的事是两岸同胞的家里事,应该由家里人商量着办,不需假手外人。
同时马晓光也指出,“九二共识”不容任意扭曲。当前台海形势复杂严峻,两岸关系日趋紧张。希望岛内任何致力于发展两岸关系、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政党、团体和人士,在涉及民族大义、大是大非等重大问题上,要保持头脑清醒,把握正确方向,放远眼光,站在历史正确一边,而不是相反。

确实如此。自从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民进党当局为了否定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事实,竟然蛮不讲理地声称,直到2000年才有“九二共识”这个名词。这就完全否定在此之前两岸两会于1992年所达成的实际内涵。
而且,蔡英文当局还千方百计阻挠两岸民众的往来和交流,煽动“反中、仇中、抗中”情绪。其中一些极端“台独”分子甚至不断推动“修宪”“制宪”,试图要改变现状和现行法规,致使两岸民间交流受到极大影响,两岸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在如此剑拔弩张的形势下,两岸两会事务性商谈中断,双方负责两岸事务领导人的制度化会面停止了。台湾还是去了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资格,所剩无几的“邦交国”也在不停与台湾“断交”……
在佩洛西窜访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除了围岛演习,更是加大了军机绕岛和军舰巡航的密度与力度。这更加使两岸关系再次处于动荡和不安,也离和平统一的愿景越来越远。

这些都是民进党蔡英文当局否定“九二共识”所造成的恶果。可见,抛弃“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必然失去和平稳定的基石,增加不安与动荡。
2022年,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其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最有利于中国的长期稳定发展。

作为岛内蓝营的重要政要、国民党现任主席,朱立伦应该站稳立场,坚定支持“九二共识”才是明智之举。他的一番言论,不仅直接否定了两岸的和平基础,而且让国民党在岛内处于更为不利的局面。这也是国民党三任前主席都要立即站出来发声驳斥,力挺“九二共识”的原因。
可以说“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的基石,也是岛内国民党的重要政治基础。抛弃了“九二共识”,国民党与民进党还有什么区别呢?2022年,是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30周年,也是两岸局势不断恶化,动荡不安的一年。朱立伦赴美期间的言论,严重损害了两岸的和平基础,也让大陆官方对目前岛内国民党深感失望。我们希望台湾岛内海峡两岸只有在认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才能够存同化异。通过接触、交流、对话、商谈,逐步实现和平统一。但一旦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否定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会出现波动、倒退、甚至战争。

参考资料
1东南卫视 朱立伦“九二共识”说法惹众怒,张亚中、洪秀柱轮番驳斥

2观察者网 马英九批驳朱立伦“九二共识”言论:共识是一定有的

3北京日报客户端 朱立伦访美称“持续对抗共产主义”,国台办回应

4 中国新闻网 连战因病住院治疗 国台办致意并表达慰问

5连战呼吁两岸追求最终和平:“九二共识”仍是两岸和平的基础

6 台海网 陈士良:“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石

7京彩台湾 何为“九二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