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方肌下束怎么练,一文带你看懂它的运动原理!
体育
03-28
阅读:0
评论:0
斜方肌下束功能解剖

斜方肌下束起点
T6~T12棘突(或T5-T12棘突)斜方肌下束止点
肩胛冈内侧半部分神经支配
副神经;第3和第4颈神经前支。斜方肌下束主要功能
肩胛骨下降
功能描述
斜方肌下束是主要的肩胛骨下降肌之一,它收缩时产生一个向下、向内的拉力,直接作用于肩胛骨内侧缘中下部,使其下降。生物力学分析
维持肩胛骨在静态姿势(如站立、坐姿)时的稳定性,防止耸肩(肩胛骨上提)。在推举类动作(如卧推、过头推举)中,斜方肌下束的收缩可稳定肩胛骨,避免肩峰下撞击。
肩胛骨后缩(肩胛骨内收)
功能描述
从拉力线的角度来看,斜方肌下束也有内收肩胛骨的功能,它与斜方肌中束和菱形肌协同完成内收动作。生物力学意义
在划船类动作(如杠铃划船、坐姿划船)中,斜方肌下束的内收功能可增强肩胛骨稳定性,优化背部肌肉发力效率。矫正圆肩体态,改善肩胛骨前伸问题。
肩胛骨后倾
功能描述
斜方肌下束通过下拉肩胛骨内侧缘,可使肩胛骨下角向后移动(后倾)。该动作协同肌是前锯肌下部,拮抗肌是胸小肌。生物力学意义
在过头动作(如投掷、游泳、杠铃推举)中,肩胛骨后倾能增大肩峰下间隙,避免肱骨头与肩峰碰撞(撞击综合征)。在卧推或俯卧撑中,后倾的肩胛骨使盂肱关节(肩关节)处于更稳定的力学位置,提高力量传递效率。
肩胛骨上旋
功能描述
肩胛骨上旋是肩胛骨沿胸廓后壁的旋转动作,下角会远离身体中线,关节盂会朝上。这一动作是斜方肌下束与上束共同收缩,同时前锯肌下部协同,形成三力协同系统(肩胛骨力偶)。生物力学意义
肩胛骨上旋是手臂外展或上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肩胛骨上旋功能障碍,那么手臂的外展活动会明显受到限制。肩胛骨上旋不足,斜方肌上束和肩胛提肌会过度激活,引发相关代偿和疼痛。
斜方肌下束的功能强化
上斜俯卧-Y字上举

动作原理:斜方肌下束使肩胛骨后倾和内收
俯卧在斜板凳上,双脚脚尖支撑地面,身体保持稳定,手臂伸直下垂,掌心朝内。呼气,上背部发力,肩胛骨向后向内收紧,将双臂直臂抬起,直至双臂与躯干形成“Y”字;吸气,控制动作缓慢还原,重复动作进行。3组,每组15~20个。
弹力绳-Y字上举

动作原理:斜方肌下束使肩胛骨后倾和内收
两根弹力绳固定在下部,双手握住交叉的把手,手臂伸直置于腿部前侧。呼气,上背部和肩部发力,将手臂举过头顶,同时肩胛骨向后向内收紧,至手臂与躯干成Y字;吸气,控制动作缓慢还原,重复动作进行。3组,每组15~20个。
弹力绳-站姿俯身拉背

动作原理:斜方肌下束使肩胛骨下降、内收,离心控制肩胛骨上旋。
弹力绳固定在中部,双手握住把手,站姿俯身,收紧腹部,背部保持平直。呼气,对抗弹力绳阻力,屈臂后拉,同时肩胛骨下旋、下降和内收,收紧背部肌肉;吸气,控制动作缓慢还原,重复进行。3组,每组15~20个。
拉力器(宽把)-颈后高位下拉

动作原理:斜方肌下束使肩胛骨下降、内收,离心控制肩胛骨上旋。
选择合适的负荷,双手握住宽距牛角把,间距宽于肩,坐姿双腿置于卡垫,背部挺直,头颈部稍微向前屈曲。呼气,对抗阻力,屈臂下拉,肩胛骨下旋、下降和内收,收紧背部肌肉;吸气,控制动作缓慢还原,重复进行。注意肩部活动受限或受伤人群,谨慎练习。3组,每组15~20个。
零基础学习运动解剖
运动康复必备知识
⬇ ⬇ ⬇
支持永久回放
END
记得“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