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带队南下巡演,阵容有多乱?有人娶了婶子,有人让媳妇喊爸爸
“别人是在台上说三俗,这帮人是真干啊?”
随着2月25日,著名相声艺人冯巩率领自己的团队南下巡演,这场充满期待的演出意外地引起了更多争议。
一周前,他们在第六届非遗相声大会上大放异彩,只是紧接着便开始了这场巡演。
如果说观众原本期待的是一场充满正能量的欢笑盛宴,那么演出阵容和演出内容的跑偏,显然让许多人大跌眼镜。
在曲协主席冯巩的带领下,之前他曾打出过“反三俗”的旗号,如今身边却出现了一些被质疑生活作风有问题的演员,令人不禁疑惑。
尤其是在南昌巡演上,冯巩带着其经典相声《一个大瓜》站在观众面前,老艺术家的从容似乎难掩其中的尴尬。
冯巩在搭档中选择的演员令观众普遍感到意外。
在演出过程中,大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集在了陈寒柏身上。
“这不是陈寒柏吗?
他竟然还能和冯巩一起登台演出?”
这样的疑问在观众中传播开来。
陈寒柏虽然在圈内并无太多代表作品,但他却因“五性家奴”的称号而广为人知。
在他的演艺生涯中,他先后认了五位前辈当干爹。
可问题在于,为什么他的每一位“干爹”都如此接近他的生活?
更为瞩目的,是陈寒柏在节目中透露他和妻子之间颇为“别致”的称谓。
据其妻子所述,陈寒柏竟然在私下会把她称作“老爸”,并将自己视为“闺女”。
这样的家庭关系引起了无数网友的热议,纷纷表示“乱了套了”。
不仅仅是陈寒柏的存在让人关注。
冯巩一周前的非遗相声大会上,还曾邀请戴志诚助阵。
这位相声演员在业内较为著名,其与相声大师侯耀文的师侄身份及其早年在春晚的表现也为他增添了不少光环。
令人意外的是,戴志诚与已故相声大师侯耀文的关系却在多年后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戴志诚当年因照顾侯耀文的妻子,与袁茵不慎走得太近,最终步入婚姻。
这瞬间成为了业内知名的八卦事件,留下了许多惋惜的声音。
“兄弟妻,不可欺”常被人提及,但戴志诚似乎并不在意。
这也让随后的演出不免带上了一层道德质疑。
观众对戴志诚的回归台上赞不绝口,却也不乏对这种复杂人际关系的余音。
“这真是台上立规矩,台下无大小啊。”
不少网友寒讽道。
这样的阵容不仅让人侧目,更让人对冯巩带领团队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好奇。
内容的缺乏与重复南昌的巡演中,冯巩的压轴节目《一个大瓜》本应引人注目,却也因内容的重复而成为焦点的反向。
这不仅是在2025年北京台春晚的节目,更是被网友扒出在多个地方循环上演。
在北京的他自称是“卖爆肚的”,深圳则是“卖烧鹅”,南昌的他又成了“酱鸭老板”。
唯一不变的是他那句老套的开场白:“我想死你们了。”
让观众泪流满面。
一位观众更直接地调侃,“冯主席这是把相声当美团外卖,换个包装就二次销售。”
显而易见,冯巩在“反三俗”的路上愈走愈偏,重复的段子未能带给观众任何新鲜感。
而他在现场的演出,无论是内容的贫乏还是形式的单调,早已成为了最近几年的观众吐槽重点。
事实证明,随着岁月的推移,冯巩的创作似乎遭遇了瓶颈。
冯巩与行业的纠葛自然,许多观众对冯巩的批评并不止于此,据悉,自2020年接任曲协主席以来,他始终面临“管理失职”的指责。
相较于前任主席姜昆的铁腕整治,冯巩所采取的宽松政策,显然并未阻止行业的回潮。
许多观点认为,这种放任政策让相声界陷入了混乱,不少低俗表演和高票价现象层出不穷。
“冯巩对德云社的崛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市场野蛮生长。”
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
部分网友强调,冯巩在面对行业乱象时缺乏实际行动,加之对年轻艺人的培养乏力,使得相声界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其中不乏冯巩身边人翻车的情况。
例如,冯巩的学生杨松因借师傅的名义诈骗被判刑,几乎成为冯巩“用人失察”的代名词。
综观这些事件,令人不禁要问,冯巩是“运气差”还是“眼光差”?
代际交替与反思与此同时,冯巩在短视频平台的活跃表现也引发了各方声音。
有人赞赏他的“接地气式创新”,认为在现代传媒中触达年轻观众不易。
但也有声音表示不满,批评他“不务正业”。
身为曲协的主席,天天拍段子却无心治理行业乱象,难免令人质疑。
面对相声界存在的师承制度僵化、派系斗争等问题,冯巩的“柔性改革”似乎收效甚微。
许多批评者纷纷质疑他缺乏勇气与魄力。
相较于姜昆的强硬手法,冯巩对此显得有所保留。
再相比于早先的相声发展,他身边缺乏年轻演员的培养机制,更使得传统曲艺面临着接续无力的尴尬。
但与此同时,并非所有人都在指责他,那些喜爱冯巩经典作品的粉丝依然为他辩护。
他们认为:“老人家虽然70岁了,还在短视频平台积极触达年轻观众,飘着一句‘苛责不如包容’。”
实际上,传统曲艺在转型期的冲突与挣扎是难以避免的。
观众对于“贴近生活”的热情并未褪去,但若只剩倫理八卦,失去了真诚与创新,再热闹响亮的“我想死你们啦”也变得乏味。
结语此时此刻,对于冯巩及其团队的未来,观众的期待仍在。
或许,比起反对三俗,真正迫切的,是主流相声首先需要反思自己的套路。
在大环境动荡不安的今天,任何一位音乐人、相声演员都应当冷静思考自己的演出内容和艺术追求。
这样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不被淹没,同时重新找回那份属于相声的纯粹与光彩。
也是时候,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找到真正的感动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