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枕头很高,原来如此有道理
文章提要:
古人讲究“高枕无忧”,影视剧中看到的古代枕头比现代枕头高出很多,而且还是硬枕头,这实在是违反常理。比如古代的玉枕、瓷枕等,这样的枕头不但高,且十分的硬,难道古人就不觉得枕着难受吗?当我们了解了古人是如何使用这些枕头的,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眼睛看到的和我们所想的太荒谬了。
我们知道,古人根据自然界的阴阳交替来效法自然。所以,古人认为人的身体分为阴阳,前身为阴,背身为阳。所以睡觉的时候不能让阳的一面被阴的一面所盖压,古人认为面朝天躺平是死人才这样躺,活人绝对不能这样躺。所以古人说“寝不横尸,卧不覆首”,只有死人才会把头面盖住。
上图是错误的高枕使用方法,会得颈椎病
有人说了,既然不能面朝上躺平睡觉,那趴着睡,让阴下阳上总合乎天道自然了吧。非也,趴着睡于礼不合,于健康不宜。古人认为,动物都是趴着休息,比如猪狗牛马家禽等,都是趴着睡。如果人也这样睡,无异于骂人是牲畜。而且趴着睡压迫心脏,呼吸不畅,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好。
古人到底怎么睡既然上面说清楚了古人不能仰卧躺平睡,也不能趴着睡,那古人到底是怎么睡的。有人已经猜到了,那就是古人睡觉是侧身睡的。
侧睡
当人们侧身睡的时候,由于肩膀着床,那么头和床之间就有一个高度差,而这个高度差就是用枕头来弥补的。所以古代的枕头必须很高,只有这样才能让头可以有着落。尤其是古人认为人的头部是最重要的,当然不能脚比头高,所以枕头垫高点才合乎天道人伦。
古人睡觉时,右侧身体着床,左侧朝上,曲腿而卧。也就是说,古人侧身睡觉腿也不能伸直,必须把腿曲起来。古人曲腿不是刻意收曲,而是自然的曲腿。古人以左为尊,所以男人右侧在下左侧在上,这样左手就被解放出来。
这就不得不提古代夫妻在同一张床上的睡姿了,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的床有了围挡,也就是说床本身就像一间房屋那样。这样一来,一张床只有一面可以上下床。正常情况下是妻子睡在床的里面,男人睡在床的靠上下床的一面也就是外面。如果女人晚上起夜上厕所,就必须叫醒男人,让男人坐起来,女人从男人背后通过然后下床。
有人又疑惑了,你起夜干嘛要叫醒男人呢。这是因为男尊女卑,女人不能从男人身上跨过去,必须从男人身后过去,这就是女人必须叫醒男人的原因。如果大冬天女人拉肚子,那么男人就遭殃了,不断被女人叫醒起来给女人让路。
古人侧身睡能一直保持住吗?有些小伙伴就很疑惑了,说我们现在躺尸式的仰卧睡觉非常省力,非常自然,古人侧着睡真能一个晚上都保持住吗?
看,这个演员就比较有文化,睡姿正确
有这种疑问的小伙伴们,基本上都是不喜欢历史的人,而且他们大多用今天的情况去判断古代的情况。我们今天睡的床比古人睡的床宽多了,在明清以前中国人没有床,那个时候只有榻。而榻是坐具和卧具一体的,而非像现在坐、卧分离的。比如汉代的榻,就像现在的多人全木沙发一样,白天用来坐,晚上铺上被褥就用来睡觉。因为榻有靠背,所以睡觉的时候就脸朝外,背靠着榻的靠背侧身睡。
古代坐卧一体的榻
随着胡床与中原寝具的不断融合,中国人的床才开始慢慢改变了形状,开始越来越宽大。当古周礼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被挑战和崩塌,人们对躺尸式睡觉不再忌讳,人们的睡觉方式开始越来越躺平了。
唐代的贵妃榻
事实上,如果你留意过,初生的婴儿睡觉在大人不干预的情况下,他们也是侧身睡的。躺尸式躺平睡觉,才是人们不断干预形成的习惯。正所谓习惯成自然,一旦习惯了躺平睡觉,我们自然会觉得侧身睡觉显得大逆不道了。
侧身睡好处多多因为我们现代人都习惯了躺平睡,所以把侧身睡淘汰了。但侧身睡的好处实在很多,只不过我们现代人不知道,另一方面也不习惯罢了。
明清时期的床
右侧身睡对我们左侧的心脏十分友好,能够让我们的心脏在睡觉时得到更好的休息。尤其是古人,在冬天要盖上厚厚的棉被,也会压迫心脏。而右侧身睡,棉被的压力不会直接作用在胸口,对心脏要友好得多。
明清时期的床
侧身睡对比躺尸睡,打鼾的概率会下降。我们有很多人睡觉打鼾,如果打鼾的人由躺尸睡转为侧卧,打鼾的概率就会下降。因为侧睡能够保证呼吸道顺畅,胸部放松。平躺时如果双手压在胸口,也会导致呼吸顺畅度受到影响。所以侧身睡的好处多多,只不过我们现代人基本上都不习惯侧睡,而且很少有人睡着了还能一直保持侧睡。
小结:本文揭示了古人的枕头为啥那么高他们还能用得那么开心,还觉得那么舒适,还出来一个“高枕无忧”的成语。通过分析说明,我们发现古人侧身睡好处十分的多,而且比我们今天躺尸式睡觉更科学。当我们再看到古人那种高大的枕头时,就不会再迷茫不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