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全红婵现状曝光,落寞自述:大赛失利后被压垮、状态低迷

体育 04-02 阅读:511 评论:0

文| 追风小狗

编辑」追风小狗

前言

近日,奥运冠军全红婵罕见袒露心声,令无数人心疼。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位18岁的天才少女如此黯然?她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光环背后的挣扎

18岁的奥运冠军全红婵,最近在接受国际奥委会专访的时候,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已经过了运动生涯的巅峰期。她这么坦诚一说,大家才知道这位天才少女现在真实的竞技状态。

看看比赛数据,全红婵在巴黎奥运周期的表现,波动特别明显。2021年东京奥运会之后,她和队友陈芋汐在重要比赛里交手,一开始她胜率很高,后来两人就互有输赢了。

尤其是2022年和2023年的两届世锦赛,她都输给了陈芋汐,只拿到亚军。这和她东京奥运会上近乎完美的表现相比,差别太大了。

全红婵竞技状态受影响,主要是因为身体发育。过去三年,她长高了7厘米,体重也增加了差不多7公斤。对跳水运动员来说,身体有这些变化,技术动作肯定受影响。

全红婵训练的时候,明显感觉做同样的翻腾动作,现在得使出更大的爆发力才行。她还专门提到207C这个动作,东京奥运会的时候,这个动作近乎满分,可现在经常会失误。

这些变化在比赛中也能看出来。观众都发现,全红婵入水的时候,水花控制得不像以前那么好了,有些动作完成得也不太稳定。全红婵自己也说,现在得付出更多努力,才能保证动作稳定。

全红婵对自己的状态判断得特别准。她没有逃避问题,而是勇敢面对挑战,从这就能看出,她作为顶尖运动员,职业素养有多高。

但经历这一切,她也是有过不少崩溃的时刻……

“压垮”冠军的稻草

全红婵眼下正处在职业生涯的关键阶段,作为年轻的奥运冠军,她得应对来自好几个方面的挑战。

身体发育首当其冲,给她的技术调整带来了大难题。训练的时候,她常常感觉自己翻腾的速度跟不上身体变化,入水的时机也很难把握准确。

连续在比赛中失利,也给全红婵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在巴黎奥运周期的多项重要比赛里,她都输给了队友。这样输输赢赢,让她自己都觉得没什么自信了。

每次站到跳台上,她不光要做好技术动作,心里还想着“一定要跳好”。再加上她是奥运冠军,外界对她的关注和期待很高,这又无形之中加重了她的心理负担。

眼下,全红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适应新的训练要求。每天,全红婵都要训练7到8个小时,一遍又一遍地琢磨每个动作该怎么发力,怎么控制节奏。

这些挑战凑在一起,成了全红婵职业生涯中的一道难关。不过,从她接受采访时的态度能看出来,她敢于正视这些问题,而这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现在,全红婵和教练组正有条理地应对这些困难……

浴火重生的努力

全红婵和她的教练团队,为了应对当下的挑战,采取了一系列有条有理的调整办法。

在训练内容上,团队把体能和力量训练的比重加大了。每天的训练计划里,都增加了专门锻炼力量的项目,像是针对核心肌群和下肢力量的专项训练。

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全红婵能适应长高长胖后的身体。在练习跳水动作时,教练组特别注意提升动作的稳定性。

他们把动作拆分成一个个小细节,让全红婵放慢节奏练习,帮她重新找到和新身体条件适配的技术感觉。

教练陈若琳根据全红婵青春期的特点,灵活地调整了训练方法。考虑到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变化,陈若琳不再像以前那么严厉,而是更多地鼓励全红婵,和她多沟通。

在心理建设方面,团队帮全红婵建立了一套更成熟的比赛心态调节方法。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全红婵学会了正确看待比赛中的失败,把注意力放在改进技术上,而不是只盯着比赛结果。

教练组还尽量减少外界对她的干扰,让她能在相对轻松的环境里专心训练。这些办法逐渐有了效果,全红婵在最近的比赛里,心理状态更稳定了。

训练后的恢复环节也加强了,安排了专业的理疗,还保证她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在接下来,全红婵不论是在学业上还是比赛上,都还是挺忙碌的……

学业比赛“两手抓”

全红婵未来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竞技体育这一块,她短期内的目标很明确,也很实在:通过科学管理体重,恢复到最佳的竞技状态。

现在她的训练计划里,既有专门的体能训练,又有严格的饮食管理,目的就是找到最适合跳水的身材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控制身体的脂肪比例,还要保证肌肉有足够力量,能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

除了运动生涯,全红婵的学业发展也顺利起步了。她已经被保送到暨南大学,学习运动训练专业。

这所学校就在她家乡广东,对她来说,在这里上学,既不耽误训练和比赛,又能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

暨南大学培养过苏炳添等优秀运动员,在“体教结合”方面经验丰富。全红婵在这里,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都能得到提升。

从长远来看,全红婵肩负着打破历史纪录的重任。在中国女子10米跳台项目里,还没有选手能在20岁之后拿到奥运会单人项目的金牌。

她的教练陈若琳20岁之后,也只拿过双人项目的金牌。全红婵要想打破这个“惯例”,就得在技术转型、体能保持和心理调节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现在,她和教练团队已经在为此做准备了,通过优化训练方法、加强运动康复,让她的运动生涯更长久……

原文刊载于鲁中晨报2025-03-31关于“全红婵将迎18岁首战,只报了这一个项目”

结语

全红婵的成长经历,让我们看到了顶尖运动员真实的一面。14岁时,她就凭借出色的表现惊艳了全世界;到了18岁,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她也没有退缩。

可以说,全红婵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梦之队”精神。也希望在未来,全红婵能够发展地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网友评论

追风小狗

总有人要赢的,那为什么不能是我?学习篮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