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坛风波:马克龙因“椅子门”事件遭反对党逼宫,美法关系再受考验

推荐 04-28 阅读:6 评论:0

 1. 事件背景:梵蒂冈“椅子门”外交风波

争议场景:在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期间,法国总统马克龙、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原计划进行三方会晤。现场最初摆放了三把椅子,但最终特朗普与泽连斯基进行了一对一会谈,马克龙的椅子被移走。

视频细节:法国极右翼政党“法兰西崛起党”领袖尼古拉·杜邦-艾尼昂在社交媒体X(原推特)发布视频,指责特朗普“像打发侍从一样”排挤马克龙,导致法国“尊严受损”。

2. 马克龙与特朗普的紧张互动

“冷落握手”事件:在葬礼前的另一场会面中,马克龙热情拥抱泽连斯基,却未理会特朗普伸出的手,引发外界对美法关系恶化的猜测。

外交礼仪争议:分析认为,特朗普可能因此故意在后续会晤中排除马克龙,而法方则强调“椅子调整”是技术性安排,否认被刻意忽视。

3. 法国国内政治反应

反对党要求马克龙辞职:杜邦-艾尼昂称此事让法国“信誉扫地”,呼吁马克龙辞职并提前举行总统选举。

执政党反击:法国政府发言人回应称,反对党借题发挥,马克龙的外交重点在于“实质成果而非座位安排”。

4.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会谈内容

聚焦俄乌停火:据意大利安莎通讯社报道,特朗普与泽连斯基讨论了“无条件停火”的可能性。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称会谈“有建设性”,但未提及具体进展。

美方立场:白宫发言人强调,美国支持“可靠且持久的和平”,但未透露是否施压乌克兰让步。

5. 国际舆论与影响

法美关系再受考验:此次事件加剧了马克龙与特朗普之间的个人矛盾,反映出两国在乌克兰问题、北约角色等议题上的深层分歧。

欧洲政治博弈:极右翼政党借机炒作“法国屈从美国”,可能影响马克龙在国内的支持率,尤其是面对2027年大选前的政治压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