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去世后,我在她枕头下发现一封从未寄出的信,写满对孩子们的牵挂,父亲看完哽咽不语:她一直默默爱着我们
母亲去世后,我一直觉得生活像缺了一块重要的拼图。她的离开来得太突然,仿佛一场没有任何前兆的暴风雨,打得我措手不及。我和父亲在母亲的房间整理她的遗物,几乎每件东西都能勾起一段回忆——母亲最喜欢的毛衣,她的老花镜,还有她常用的那个枕头。那是一个朴素的老式枕头,棉花填得鼓鼓的,外面罩着母亲自己缝制的枕套。母亲睡觉时喜欢把头微微埋进枕头里,睡得像个孩子。那天,我鬼使神差地把枕头抱起来,想闻闻上面是否还留有她的气息。却不经意发现,枕头下似乎藏着什么东西——一个泛黄的信封。信封上的字迹是母亲的,歪歪斜斜,但非常熟悉。信封没有邮票,也没有地址,只写着简单的两个字:“孩子们”。我愣住了,心脏好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这个信封像是突然打破了某种宁静,带着沉甸甸的重量。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信纸有些发黄,上面满是母亲的字迹。我把信展开,眼泪不自觉地模糊了视线。“亲爱的孩子们,”母亲这样开始写道,“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会看到这封信,也许永远不会。妈妈只是想把一些话写下来,给你们,也给我自己。”我的手微微发抖,父亲站在一旁,看着我的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他伸手接过信,和我一起低头看了下去。信里,母亲写的都是一些日常的琐事——她担心我们工作太辛苦,嘱咐我和哥哥要多注意身体;她记得我小时候爱吃她做的糖醋排骨,说自己年纪大了,手脚不太灵便了,以后想再多做几次给我吃;她还写到父亲,担心他一个人生活太孤单,要我们兄妹多去陪陪他。“你们长大了,都有自己的生活了,妈妈不想成为你们的负担,可是我还是忍不住想你们,想知道你们是不是过得好。”母亲在信里这么写道。看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眼泪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我努力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但泪水却无声地滑落,滴在那张信纸上,模糊了母亲的字迹。父亲站在我旁边,嘴唇紧抿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的眼睛微微发红,双手轻轻地握着信纸,仿佛那是一个易碎的珍宝。过了很久,他才艰难地开口,声音低哑:“她一直默默爱着我们。”我点点头,喉咙像被堵住了一样,发不出任何声音。母亲的爱是那么平凡,那么细微,以至于在她活着的时候,我们习以为常,甚至忽略了她的存在。可是如今,她已经离开了,那些曾被忽视的爱,反而成了最让人无法承受的重量。父亲看完信后,把它小心地折好,重新放回信封里。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仿佛想把胸中的沉重呼出来,但那叹息声中,更多的是无奈和心酸。“你妈啊,总是这样,什么都不说,把所有的苦和思念都放在心里。”父亲的声音微微颤抖,他抬起头看向窗外,眼神里满是深深的遗憾。我知道,母亲和父亲之间,从来没有太多甜言蜜语。他们那一代人,感情总是藏得很深,习惯于默默地付出而不去表达。可这封信让我明白,母亲心里的爱,一直都在,从未减少过。整理完母亲的遗物后,我和父亲坐在客厅里,谁都没有说话。房间里静悄悄的,只剩下墙上的挂钟在滴答作响。我望着母亲常坐的那个位置,仿佛还能看到她坐在那里,手里拿着针线,一边缝补一边不时抬头看看我们。我忽然觉得,母亲并没有真的离开。她的爱,她的关怀,依然在这个房子里,在每一个角落。在她离开的日子里,她写下的那些字句,成了她最后的声音,一遍遍在我耳边回响。“你们一定要好好的,”这是母亲在信里的最后一句话,字迹有些凌乱,像是写的时候手微微发抖。我深吸了一口气,把泪水擦干,对父亲说:“爸,我们会好好照顾你,也会好好生活下去,不让妈担心。”父亲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他的眼眶红红的,仿佛有什么话卡在喉咙里,但最终他只是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膀。那个晚上,我和父亲坐在母亲曾经最爱的那个房间里,聊了很久,聊母亲做的那些好吃的饭菜,聊她年轻时的故事。我们彼此间说了很多从前从未开口的话,仿佛母亲的爱在无形中把我们又拉近了一些。母亲的一生,或许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爱着她的家人,从未有过抱怨,也不曾要求过什么。她的爱是无声的,但当她不在了,那份爱却如此响亮,回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我知道,今后的日子还很长,母亲的缺席是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空洞。但我也明白,只要我们心中带着她的爱,她就永远不会真正离开。在整理遗物的最后,我把那封信小心地收进了一个木盒里,那是母亲以前最喜欢用来装小物件的盒子。我对自己说,这封信不是遗物,而是母亲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里面有她对我们的所有牵挂和爱。母亲去了,但她留下的爱,依然在我们心中温暖着每一个寒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