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后,相比于印度人赖账,更令法国人担心的事发生了
最近印巴冲突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但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大型打脸现场。
在5月7日的空战爆发后,印度偷袭惨遭反杀,沦为了国际笑柄。
但更丢人的,反倒是一直看戏的法国,甚至可以说,印度虽然输了,但损失最大的却是法国,那是真的连自己裤衩都输出去了...
接下来,就让我们详细讲讲法国到底受到了多大伤害吧!

说实话,当那场惊心动魄的空战战报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般,被迅速送到各国领导人手中后,最坐立不安、心急如焚的估计不是印度总理莫迪,而是远在欧洲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了。
而之所以马克龙会如此着急,是因为他太了解印度人的行事风格了:
按照印度人的一贯作风,一旦在军事行动中失利,输了肯定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必定会将责任归咎于外部因素。
而首当其冲的,大概率就是所使用的武器装备质量不行,进而牵扯到武器的制造商——法国。

这种情况在过去的军贸交易中并非没有先例,印度总能找到各种理由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让合作方头疼不已。
如果是别的国家这么做,法国或许还能相对从容应对,毕竟在军贸交易中,飞机一旦交付,钱款基本落袋为安,即便出现问题,后续处理也相对简单。
可印度不一样,它在国际军贸市场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行事准则:
要知道,直到现在,印度连第一批 “阵风” 战机的尾款都还没有付清,这一情况让法国如鲠在喉,却又无计可施。

回溯到 2016 年,印度和法国之间达成了一笔令全球瞩目的军贸合同。
当时,印度以 2.2 亿美元的单价,总价高达 88 亿美元的金额,决定购买 36 架 “阵风” 战机,对于法国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大单子。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军贸市场上,能拿下如此巨额的订单实属不易,法国各大相关企业瞬间进入 “战时状态”,连忙加工加点,调配资源,全力投入到 “阵风” 战机的生产制造中。
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 2022 年将全部 36 架飞机按时交货。

可交货之后的情况却急转直下,印度在支付款项时,仅仅支付了 28 亿美元的首付,至于剩下的尾款,印度直接开始耍起了无赖:
印度提出的解决方案令人瞠目结舌,要么直接以没钱为理由拒绝支付拖着,要么试图用粮食代替现金支付。
但问题在于,法国本身就是粮食出口大国,国内粮食产量丰富,在国际粮食市场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根本不需要印度的粮食,这种支付方式对法国来说毫无意义。
就这样,围绕着尾款支付的问题,印法双方陷入了漫长的僵持阶段,从 2022 年一直坚持到现在,印度仍然没有付清剩下的那些尾款。

在这场僵持中,印度似乎也意识到了法国的不满和愤怒。
或许是为了安抚法国,避免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或许是想继续从法国身上薅羊毛,印度方面表示可以多购买几架 “阵风” 战机,并且承诺到时候有钱了会将之前的尾款和新订单的款项一起支付。
尽管印度在国际军贸交易中的信誉早已声名狼藉,但对于法国来说,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沉没成本实在太大。
之前投入的那么多钱总不能说不要就不要了吧?而且,法国还抱着一丝侥幸心理,想着印度怎么说也是一个大国,在国际社会上最基本的信誉还是应该有的,不至于做得太过分。

于是,在 2023 年,法国又以 3 亿美元的单价卖给了印度 26 架 “阵风” 战机。
本以为这笔新交易能够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为后续尾款支付和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
可谁能想到,在今年 4 月,两国刚刚再次达成新的交易合同没几天,印巴冲突就突然爆发,结果大家也都知道,印度惨败,阵风被歼-10击落。

这让马克龙立刻意识到,以印度在国际上出了名的 “赖账” 案例来看,这次空战失利以及印巴冲突,几乎是直接给了印度一个绝佳的赖账借口。
回顾 2021 年,包括英法德等国在内的 57 个国家曾联手向印度讨债,试图收回欠款,但最终都无功而返。
如今,在空战失利和冲突的双重影响下,法国想要收回欠款更是难上加难。
更重要的是,法国很快意识到这或许还只是一系列麻烦的开始..

事实上,在此次空战中印度铩羽而归,其根源更多在于印度自身实力不行,远不如巴基斯坦的空军体系,并非 “阵风” 战机本身存在问题。
但国际舆论的走向往往并不完全基于事实,其他国家尤其是购买了 “阵风” 战机或对其有采购意向的国家,对此事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以印度尼西亚为例,这个东南亚国家此前不惜通过贷款的方式,斥资 80 亿美元引进 “阵风” 战机,旨在提升本国的空中作战力量,增强国防实力。

当印度空战失利的消息传出后,印尼国内舆论瞬间 “爆炸”。
社交媒体上,民众纷纷发表评论怒喷法国,认为 “阵风” 战机根本没有宣传中的那般强大,质疑法国在军贸交易中存在夸大产品性能的嫌疑。
印尼政府对于是否继续履行与法国的军贸合同,态度也变得摇摆不定,退款的呼声在政府内部也逐渐高涨。

除了印尼,原本对 “阵风” 战机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众多国家,如阿联酋、希腊等,也纷纷陷入了犹豫之中。
在过去,“阵风” 战机凭借其先进的航电系统、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以及出色的机动性能,成为了中东、非洲、亚洲等地区军贸市场上的 “香饽饽”,众多国家争相与法国洽谈采购事宜。
法国达索公司更是凭借 “阵风” 战机的畅销,在国际军贸领域赚得盆满钵满。

但印度空战失利这一事件,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瞬间改变了 “阵风” 战机的市场口碑。
这些潜在买家开始重新审视 “阵风” 战机,担心其在实战中的表现不如预期,纷纷放缓了采购谈判的进程,有的甚至直接暂停了相关合作意向。
曾经炙手可热的 “稀罕货”,如今仿佛成了避之不及的 “万人嫌”。

对于法国而言,国内经济近年来一直面临着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等诸多问题,军贸出口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
法国原本将振兴经济的希望寄托在 “阵风” 战机的销售上,期望通过大量出口这款明星产品获取巨额外汇收入,缓解国内经济压力。
但如今,随着印度空战事件的发酵,“阵风” 战机的国际市场前景变得黯淡无光,几乎陷入了彻底卖不出去的困境。

面对如此局面,法国政府彻底陷入了慌乱之中,内心对印度的不满与愤怒可想而知。
在法国看来,印度不仅拖欠巨额战机款项,迟迟不付清尾款,如今还因为一场空战失利,将 “阵风” 战机的招牌砸得粉碎,严重损害了法国军贸产品的国际声誉。
可即便满心委屈,法国也无计可施,无奈之下,法国选择暂时禁止印度使用 “阵风” 战机出击,试图以此减少负面事件的进一步扩散。

但这种做法无异于掩耳盗铃,“阵风” 战机因印度空战失利而受损的口碑早已在国际上传播开来,该造成的影响已经无法挽回。
法国在这场军贸风波中,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只能默默承受着巨大的经济与声誉损失,真可谓欲哭无泪...
参考信源:红星新闻 法方确认印军“阵风”战机被击落,制造商股价大跌!巴总理透露空战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