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女童游乐园内遭设施夹伤致头皮撕裂 家长维权遭遇"态度恶劣"引争议
(杭州讯)3月初,杭州市民尹女士一家在拱墅区吾悦广场"妙贝星棒棒糖"儿童乐园经历了一场噩梦。这个以甜蜜糖果命名的游乐场所,却因一场意外让5岁女童的头顶留下13厘米的撕裂伤,更因后续维权过程中商家的处理态度,引发公众对儿童游乐场所安全管理的深切关注。
机械缝隙吞噬秀发
据尹女士描述,3月2日事发时,女儿正在体验一款电动滑块装置。监控画面显示,黄色滑块与墙体间的缝隙足以塞入成人手指,正是这个看似无害的间隙,在滑块移动时瞬间夹住女童的头发。"当时孩子尖叫着跑过来,满手是血,头皮直接被撕裂,头骨都露出来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尹女士仍心有余悸。经医院诊断,患儿头部需进行多层缝合,表层缝线达20针,深层组织还需进一步修复。
医疗记录显示,治疗费用已累计1.4万余元,更令人揪心的是孩子的心理创伤。"现在她不敢出门,整夜惊醒三四次,只要看不到家长就恐慌。"尹女士哽咽道,原本活泼的女儿如今出现严重应激反应,学业被迫中断,后续还需进行植发治疗。
医疗垫付后的拉锯战
虽然涉事商户分两次垫付了1.2万元医疗费,但据尹女士透露,实际治疗支出已达1.5万元,且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赔偿始终未达成共识。"金额可以协商,但对方态度极其恶劣,现在根本联系不上负责人。"她出示的沟通记录显示,自3月中旬起,商户负责人即处于失联状态。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涉事滑块设备已停运检修,缝隙处加装阻隔装置,墙面新增"小心夹手"警示标识。面对采访要求,门店店长仅简短表示"公司会负责"便匆匆离开。吾悦广场客服部王女士证实,商场已三次约谈商户,督促其妥善处理:"保险预估赔付与医疗费基本持平,但家长提出的其他补偿确实存在困难。"
防护缺失与管理漏洞
事件暴露出的安全隐患令人心惊。尹女士提供的现场视频显示,事发时多名工作人员在场却无人实施急救:"孩子满手是血跑过工作人员身边,他们只是站着观望,连基本急救物资都没有。"更令家长愤怒的是,涉事设备此前已存在明显风险——多位家长反映孩子曾在此处夹手,但始终未见有效整改。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民法典》1198条,经营场所经营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侵权责任。涉事设备缝隙达1厘米以上,已违反《儿童游乐设施安全规范》中"活动部件间隙不得大于5毫米"的强制标准。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已介入调查,若查实违规将依法处罚。
甜蜜招牌下的安全隐患
这起事件折射出儿童娱乐产业快速扩张背后的隐忧。数据显示,我国室内儿童乐园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但近三年相关伤害事件年增长率达18%。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商家为压缩成本,使用非标设备、缩减维保频次的情况并不鲜见。
中国消费者协会2022年发布的《儿童游乐场所安全调查报告》显示,78%的场所存在设备老化问题,62%的工作人员未经过专业急救培训。此次事件中暴露的急救箱物资不全、人员应急能力缺失,正是行业通病的具体体现。
多方介入推动解决
在舆论持续发酵下,拱墅区消保委已启动调解程序。工作人员透露,除医疗费用外,心理治疗、后续美容修复等合理诉求都应纳入赔偿范围。商场方面表示将建立"先行赔付"机制,避免消费者陷入维权僵局。
截至发稿,涉事企业仍未公开道歉。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各方压力下,商户负责人终于现身协商,承诺本周内给出具体解决方案。尹女士告诉记者,她现在最大的愿望不仅是合理赔偿,更希望推动行业整改:"每个游乐设施都可能坐着别人家的宝贝,安全不该是讨价还价的筹码。"
这起血淋淋的事故再次敲响警钟:当资本追逐"儿童经济"红利时,安全防线绝不能失守。毕竟,孩子们天真的笑声,承受不起任何以疏忽为代价的"甜蜜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