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经开区锚定“全国50强”,在全市响亮喊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首看经开区”

推荐 09-15 阅读:23 评论:0

9月14日,中共扬州八届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第六次扩大会议召开,动员全区上下争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排头兵,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园区新实践。扬州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张利代表党工委作工作报告,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胡春风主持会议。

大会会场

剑指全国国家级经开区50强,一组组数据提振信心催人奋进

张利说,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1亿元、增长6.1%;1-8月,完成工业开票销售862.9亿元、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213.5亿元、增长1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56亿元、增长9%。1-8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重大项目99个,其中设备投入5000万元以上项目23个;实际到账外资2.1亿美元。列省重大项目、省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列统投资完成率分别达113.1%、130%,49个列市项目全部开工;通过市认定“新开工”“新竣工”工业重大项目完成率分别达96%、92%。1-8月,新签约科技项目5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7个;有效申报省级以上各类人才88人,促成校企合作项目77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2.3%;技术合同成交额提前完成年度任务。

参加人员

“1-8月,49个市级重点城建项目开工率达93%,8个市级征迁项目签约率达98.5%;供应土地38宗1995亩,完成工业用地提质增效24宗1889亩;美德莱‘地上+地下+空中’立体化开发模式,先后入选省自然资源厅‘土地集约利用十大典型’和自然资源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并向全省、全国推广。1-8月,扬州港及远扬国际码头完成吞吐量2537.2万吨,集装箱51.2万标箱,箱量同比上升4.9%。”张利在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新要素的汇聚、新项目的支撑、新体系的保障。项目要从“招大引强”向“追新求质”转型。到2025年,力争形成多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其中,规模总量700亿元的产业链1个、200亿元的产业链3个以上;到2030年,培育建成1个扬州标志性未来产业。要锚定全国国家级经开区50强的奋进目标,在全市响亮地喊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首看经开区”。

加快推进国家“数字领航”企业在全市率先实现突破

大会提出,要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产业均衡发展,打造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全年力争创成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家、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1个、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加快推进国家“数字领航”企业在全市率先实现突破。全年力争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5家。确保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30个。力争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5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突破20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覆盖率80%以上。全年实现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70%,力争全年新增市级以上科创载体3家。

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篇文章

胡春风表示,要紧扣市委“实干争先年”,抢抓剩余可用时间,朝既定目标全速迈进。要统筹做好存量企业挖潜增效、重点项目列统增量等工作,加快在谈项目签约、已签项目落地,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围绕市“613”现代产业体系,谋划确定主导产业聚焦发展的主攻方向,一体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农业、科技、基金等各类项目招引,统筹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篇文章。要兜牢民生底线。扎实办好市民生“1号文件”明确的重点民生实事,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

大会采取“主会场+分会场”形式召开。会场+分会场”形式召开。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机关各部门、各产业园区副科级及以上干部;各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各区属国企领导班子成员;各驻区单位主要负责人;区内部分企业负责人、议政代表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镇(街道)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机关中层正职及村(社区)书记在各自分会场参加。国控集团、发展改革局、科技局、扬子津街道、中集通华5家部门、单位在会上交流发言。通讯员 经开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徐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