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青春事件引发对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的关注

推荐 03-26 阅读:5 评论:0

在近期全国两会期间,两高报告均着重提及了治理趋利性执法司法的问题,这一议题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最高检和最高法在工作报告中均强调了对此类问题的审查与监督,旨在严防以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维护司法公正。

在此背景下,瑞德青春(珠海)健康管理公司涉嫌诈骗案再次将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推向风口浪尖。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该案由河南某地警方异地侦办,涉案金额约13.6亿元,而被查封的集团资金高达20亿元,疑存在超额查封的情况。

受到企业资产超额查封的影响, 近日郑州分公司几家门店被迫关闭,大量员工因此失业。在门店工作了十几年的员工在网上发声,一位员工哭诉:“我在这家门店工作了十几年,最美好的时光、所有的精力都毫无保留地放在了这份工作上。可现在,我视为全部的事业土崩瓦解,赖以生存的饭碗被无情砸烂。家里失去了顶梁柱,收入来源戛然而止,生活一下坠入无尽的黑暗深渊。老人等着我赡养,孩子等着我抚养,我该如何支撑这个家?我像被社会抛弃的孤儿,茫然无助。”

另一位员工也悲愤地表示:“这几天,我的脑海里全是绝望。失眠的夜晚数不胜数,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十几年的努力拼搏、所有的付出,就这样被残忍地化为乌有,像我这样的底层人该怎们办?”

这些员工的遭遇绝不是孤立的个人悲剧,该企业被迫关店的遭遇也不是自己的悲哀,而是一个足以引发社会地震的重大事件。今天是郑州分公司,明天就有可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席卷全国,对整个社会的稳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寻求司法公正,还民营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该企业的遭遇不仅暴露出涉企违规异地执法的问题,更引发了公众对执法司法公正性的深刻思考。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主任李雪慧透露,去年初最高检在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专项行动中,收集到大量涉趋利性执法司法线索。其中,部分执法机关存在违规异地抓人、超权限、超时限、超范围、超数额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资产等行为,严重损害了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不光如此,据重庆商报消息得知,该案件辩护律师在审理中提出多项质疑,包括对检方未盖章被害人名单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存疑,指出名单错误及被告人被列为被害人;同时质疑公诉人未提供全案同步录音录像,并指出检察院移送卷宗中的矛盾,引发对证据隐匿的怀疑。

面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据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介绍,今年将重点加强对跨区域涉企刑事案件的监督和管理。他们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明确管辖权和“查扣冻”监督机制的具体要求,确保执法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综上所述,瑞德青春诈骗案不仅是一起企业涉嫌违法的案件,更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当前执法司法领域存在的问题。加强治理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维护企业和员工合法权益,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的呼声。来源:长城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