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大杀器,美军在战场上丢失数万把,成为我军反杀利器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印巴空战,让中国武器扬名世界,但对于国人来说,不应该稀奇。
因为,中国在武器使用上一向是手拿把掐,没武器都能找出武器,这可不是说假话,75年前的朝鲜战争,手握飞机、坦克、航母的美军,输给了用“万国造”的杂牌步枪和手榴弹的志愿军战士。

除了志愿军的强大意志是获胜关键,美军的一个“宝贝”意外成为志愿军的反杀利器。
这个“宝贝”究竟是什么?又是如何落入解放军手中?对朝鲜战局又造成了哪些影响?
美军的王牌步枪1950年的朝鲜战争,解放军迎难而上,在恶劣的环境下硬生生击溃敌军,死伤无数,无数烈士死在敌军的武器之下。
其中一个武器更被称为美军的王牌武器,它就是M1加兰德步枪。

1936年,美国的春田兵工厂设计8年,改装7年,用将近16年的时间通过反复打磨,制造出了半自动步枪M1加兰德步枪,弹舱可以装下8枚子弹,不论是在射程还是精准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当时的栓动步枪。

甚至毫不夸张地说,这把步枪的诞生,堪称枪械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在二战时期,美军凭借这把步枪,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不管是日军还是德军,听到M1加兰德步枪,都闻风丧胆,更是被巴顿将军称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战斗武器”。

朝鲜战争爆发,美军为了增强韩军的战斗力,豪掷30万支M1加兰德步枪以助韩军获胜,但美军“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着实骨感”。
美国完全忽略了韩军士兵的体格瘦弱,对于韩军来说,驾驭这款专为欧美体型设计的武器,就像小孩穿大人衣服一般,滑稽之至。

更让美国想不到的是,韩军战斗力不仅拉夸,M1加兰德步枪竟阴差阳错的成了解放军的“嫁衣”,连杜鲁门都愤怒到称“韩军不是在打仗,而是在给中国送武器”。
韩军的“免费快递”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战斗装备与美国和韩国的先进武器比起来,属实有些寒酸,甚至260万志愿军战士们奔赴朝鲜战场时,用的基本上都是老旧的莫辛纳甘骑步枪或者是射速非常慢的栓动枪械。

这些武器在美韩军的武器下,说句“送人头”都不为过,但随着韩军的“慷慨馈赠”,不仅让解放军有机会用起了美军的王牌武器“八大粒”M1加兰德步枪,还扭转了战局。
当时韩军虽然拥有精良的装备,但是士兵却太“拉胯”,面对志愿军的打击,跑的比兔子还快,而彼时的M1加兰德步枪因为笨重直接被韩军随手丢弃。

韩军还曾被调侃“冲锋靠勇气,撤退靠体力,丢枪靠专业”。
据资料显示,志愿军光从韩军手中就就缴获了3万余支“八大粒”,这个数量足以装备整个师。

美国原本是想用“王牌步枪”武装韩军去当炮灰,坐收渔翁之利,但是这个“猪队友”却主动给志愿军送武器。
一些志愿军们直言“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不出美国所料,凭借韩军的“免费武器”,解放军在朝鲜战场上打的那叫一个痛快。
朝鲜战争拉锯战的第三年,志愿军发起了“冷枪冷炮运动。

而M1加兰德步枪彻底成为了志愿军手中的“大杀器”,尤其是对于上甘岭的“狙神”张桃芳而言,M1加兰德步枪成了他的“好兄弟”。
张桃芳刚上战场时,用的是莫辛纳甘步枪,瞄准率低,因为总打不准还被连长骂是“吃烧饼的”,为了“一雪前耻”,张桃芳挂沙袋练习臂力,对着油灯练瞄准。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桃芳练就了“千米穿杨”的本领,而有了M1加兰德步枪后更不一样了,好枪配好手,在近600米的高地,他创下了32天用436枚子弹击毙214名美军的记录。
不止是张桃芳,志愿军凭借韩军“快递”战力整体飙升,甚至M1加兰德步枪独特的“叮”声更成为了志愿军洞悉美军换弹的必杀器。

只要听到美军换子弹,志愿军就立即探头反击,还总结出了“打头阵,封退路,掐增员”的战术,美军士兵甚至就连上厕所都得提防志愿军的子弹。
俗话说,神对手也熬不过猪队友。

美国原本是想用“王牌步枪”武装韩军去当炮灰,坐收渔翁之利,但韩国这个“猪队友”却办事不利,让研发近16年的“必杀器”,最终“折”在了朝鲜战场上。

在目前国际舞台上,拳头确实能代表话语权,但是,随着全球化局势的加深,只有怀抱尊重、和平与发展的大国,才能站稳脚跟,得到更多真诚的朋友!
参考资料:
中工网:2023-07-28:抗美援朝战场上,每一件兵器都承载着“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 事务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不朽丰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