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累了我不想学了"请把这4幅图送给孩子,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教育 03-16 阅读:10 评论:0

昨天,一位妈妈在后台留言寻求帮助:

是关于在读初二的儿子。

最近本应是他集中精力备考的时期,却接到班主任电话反映他课堂状态不佳——精神不振、频繁犯困、回答问题迟缓且常常答非所问。

调查后我发现,他放学后谎称去同学家学习,实际上是和朋友们在路边集体打游戏。夜深人静后,他还会躲在被窝里玩手机。

考试结果毫无意外地不理想,成绩滑落至班级中下水平。

当我质问他时,他坦言自己感到疲惫,学习太痛苦,而班上同学们都在玩游戏。他表示只有在游戏世界里才能体验到轻松和快乐。

看着儿子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被网络游戏吸引,我尝试跟他讲道理,但处于叛逆期的他根本听不进去。我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心理治疗专家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指出:

“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4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聪颖的孩子懂得分辨轻重缓急,把学习放在首位;

而不明事理的孩子却在黄金年华虚度光阴,沉迷玩乐而失去志向。

良田若不耕耘,即使土地肥沃也结不出硕果;

人若不求学问,即使天资聪颖也难以积累知识。

当孩子说"我太累了,不想学习了"时,不妨把这四张图片分享给他们,这比任何说教都更有效果!

01

你所沉迷的网络游戏,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曾有一份《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现象调研报告》显示,沉迷手机游戏对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带来的伤害触目惊心:

约有65%的孩子每天打游戏超过10小时,已知连续玩游戏时间最长的是38小时;

沉迷游戏后的孩子变得暴躁易怒,他们对虚拟世界有多依赖,现实生活中就有多焦虑,长此以往还会出现厌学、抑郁等不良情绪;

面对家长的管控和限制,有的孩子毕业即失业,甚至以啃老、网络贷款度日;严重者会用自己的生命威胁父母。

真是“游戏如狼噬少年,消磨志气让人缠”!毁掉一个孩子,只需给他一部手机,然后看着他身陷网络游戏的泥潭,亲手埋葬自己的未来。手机吞噬了孩子的宝贵时间,原本用来学习的时间,都被挥霍在无聊的视频和游戏中。手机侵蚀了孩子的专注力,凡事三分钟热度,浅尝辄止的思维方式,导致他们学习下滑严重,自信心受挫。手机剥夺了孩子的深度思考能力,迷失在大量碎片化信息中的孩子,长时间缺乏深度阅读的“喂养”,遇到问题便无法分辨是非,难以分析事件,做出理智的决策。

歌德有一句话说的很对:“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每一个阶段都是现场直播,错过就无法重来。

孩子在成为自己人生主宰者之前,父母要先做好引领者,以免孩子走上歪路。

防止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每位家长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孩子相处时,要做到这两点:

1. 用心陪伴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和网络游戏之间的一堵墙。

家长只有平时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生活,才能防患于未然。

饭桌上,和孩子聊聊学校最近发生的事,增强亲子信任;节假日,带孩子去户外,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

2. 躬亲示范

爱玩手机的父母养出手机上瘾的孩子。

不想孩子沉迷手机,父母就要以身作则,和孩子在一起时,尽可能做一些自我提升的事情。

比如每天坚持运动、经营好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家工作时也要保持专注。

02

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困难越大,收获越多

罗曼·罗兰说过:

“生活是一场艰苦的斗争,永远不能休息一下,要不然,你一寸一尺苦苦挣来的,就可能在一刹那间前功尽弃。”

学习亦是如此。

一分播种,一分收成;没有辛苦,何来成功;不经磨难,难以成长;困难越大,收获越多。

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故事,感触颇深:

讲述者小哈从小各科优秀,唯独不擅长英语,别人轻松记住的单词,他要耗费两倍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学会。

后来在妈妈的鼓励和帮助下,他严格按照“艾宾浩森记忆曲线”规律背单词,在一遍遍的强化记忆下,他克服了单词难关。

小哈在积累到足够的词汇量后,开始将学习重点转移到语法知识。

并且在高中延续了自己独特的英语学习方法,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扎实的知识,让他在高考英语中取得了128分的好成绩。

进入大学后,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放弃了英语学习,但是小哈依然把每天两小时读物+听读写融入到日常生活。

考研时,他报考的是武汉大学,英语优势帮他刷掉了比他专业分高的另外一个男生,成功圆梦武大。

他用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告诉学弟学妹们: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困难总会挡道,跨过去便是“柳暗花明”。

困难打败弱者的同时也造就了强者。

只因强者善于从逆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因害怕而固步自封,不因失败而一蹶不振,如此才能靠近目标,不至于跌倒在半道。

困难面前,逆商越高的孩子,心理韧性越强。

父母提高孩子逆商,不妨从以下两点做起:

1.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遇到问题时,家长可以用“逆商之父”斯托茨提出的LEAD工具,帮助孩子在逆境中梳理思维、调整心态、寻求突破。

L指的是Listen倾听,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见;

E指的是Explore探查,学会正确提问能有效探究孩子内心真实想法;

A指的是Analyze分析,引导孩子一步步挖掘事情真相;

D指的是Do行动,在经过了解和分析后,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树立正确的成败观。

家长过度给孩子传输唯成绩论的单一价值观,并不会让孩子成绩提高,反而会加重孩子心理负担,让他们畏惧面对成长中的挑战。

教育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学会赞赏孩子的勇敢、毅力、努力等品质,告诉他们失败是这次的结果,但不代表下一次的结局。

03

贪图一时的享乐将会在未来成为你陷入窘境的幕后推手

俗话说:平静的湖水,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卓越的人才。人生路上充满了各种诱惑,它们如同细菌一般无孔不入,人一旦被诱惑腐蚀后,当下有多快乐,未来就有多悲惨。初中时,有人课上认真听讲、课下专注学习,也有人偷看漫画书和言情小说;高中时,有人每天早起晨读,疯狂刷题,也有人沉迷追星、只顾和同学攀比吃穿用度;大学时,有人参加各种比赛、泡图书馆充实自我;也有人逃课睡懒觉、逛街、打卡各种网红餐厅。于是,中考分流刷掉了贪玩的孩子,高考分数线卡掉了敷衍学习的孩子;入职录取offer过滤了自甘堕落的孩子。本该奋斗的年纪,玩心越重的孩子,长大后越是毫无竞争力,残酷的现实迟早会给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少不了父母规矩的约束,离不开自身克制任性和抵制诱惑的能力。

否则便会成为这段话的“当事人”:

贪玩的20岁,造就了无奈的30岁;

无奈的30岁,导致了无力的40岁;

无力的40岁,奠定了失败的50岁。

高尔基曾经说过:

“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学习自律和行为自控是绝大多数孩子抵御未知风险的盾牌,培养孩子自制力,父母要从这两方面抓起:

1. 正确管教。

贪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学习路上避免不了“间歇性打盹”。

这时就要求父母从小为孩子树立规则意识,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家长不能过分干预和包办,让他们在一次次的喜悦和难过中强化为自己选择付出代价的感受。

比如,孩子因为贪玩未完成作业,家长要做的就是提醒孩子作业还未完成,至于他们是急迫的补作业,还是在学校受到处罚,事后和孩子讨论这件事才能吃一堑,长一智。

2. 严格监督。

教育路上,对孩子负责的父母难免狠心。

当孩子决定做一件事时,家长要做好“监工”角色,不允许孩子轻易放弃,家长也不能心软妥协。

04

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孤独地翻山越岭

你见过鸭子凫水时的真实模样吗?人们以为鸭子是在水面上悠闲安逸地游动,殊不知,水下的鸭蹼一直在拼命地划动着,一刻也不曾停歇。正应了那句话:你必须拼尽全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年少时不用功读书,经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稀里糊涂混日子。他在二十七岁那年才发现,每天如此混日子真是太没意思了。于是开始发奋学习,一年后觉得自己学的差不多了,便去考取进士,结果以失败收场。这次打击让他意识到:学习并非易事,功夫不到位难以取得成功。此后,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持续发愤攻读5-6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一如泰戈尔所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绝唱。”学习就像一场攀登,畏惧困难、停止努力的孩子只能在山下徘徊,停滞在谷底;迎难而上、持续努力的孩子才能一路向前,站上顶峰。下坡路好走,上坡路难行。所以下坡路拥挤,越往上,同行者越少。同一个班级中,你只看到了邻桌试卷上的高分,却不曾看见他每天放学回家后学习到深夜的背影。你只看到了别人引经据典、内容深刻的满分作文,却不曾看见他博览群书、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这世上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更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的路是由荆棘和汗水铺成的,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孤独地翻山越岭。

从小管住孩子这两点,孩子想不成才都难:1. 管住习惯。学习上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坚持阅读、上课专心、作业认真、按时预习、及时复习、善于思考和提问的习惯;生活上要从小培养孩子尊敬师长、遵纪守时、热爱运动、整理房间的习惯。2. 管住自律。一味指望孩子自觉学习只能耽误孩子,毕竟自觉学习的孩子凤毛麟角,大多数孩子都需要父母的鞭策。前期要注重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戒掉拖拉磨蹭的学习状态,提高孩子学习效率;后期家长要懂得抓大放小,允许孩子自主决策,锻炼成长型思维能力,这样养出来的孩子学习后劲儿足,未来才能走得更远。

立即转发,给更多家长!点击"👍🏻""❤️",让教育回归应有的模样!

网友评论

海豚学伴

依托测评系统帮助孩子获得底层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