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黄精九蒸九晒全过程,真正好黄精原来这么来的,怪不得效果这么好!不要选错了!
服九蒸九曝食之,驻颜断谷。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
——《本草纲目》
九蒸九晒,古书中又称九蒸九曝或九制,始创于中国古代,发扬于近现代,常用于黄精、黑芝麻等中药材的炮制。
其炮制工艺历经生用→单蒸→重蒸→九蒸九晒的演变,可达到降低毒性、增强疗效、改变归经、利于贮存、消灭病菌等目的。黄精经九蒸九晒炮制后化学成分和药性药效均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广泛应用于医药品、保健品、食品等领域。
药物皆有偏性,而炮制能改变药物的升降沉浮趋向,一般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之说。黄精必须通过炮制除去其刺激性等不良反应,才能单服。从古至今,黄精的炮制方法有很多,如清蒸酒蒸、九蒸九晒、黑豆制等,其中以“九蒸九晒”这一反复蒸晒的炮制方法,使用最为广泛、历史最为悠久。
黄精的炮制始于南朝刘宋时期,在《雷公炮炙论》中云:“凡采得,以溪水洗净后蒸,从巳至子,刀切薄片暴干用”;《食疗本草》在分析前人炮制方法的基础上,首次提出黄精九蒸九曝(晒)法,其书云:“饵黄精……其法:可取瓮子,去底,釜上安置,令得所盛黄精,令满,密盖,蒸之,令汽溜,即曝之第一遍,蒸之亦如此,九蒸九曝,蒸之。”由此,黄精的九蒸九晒炮制工艺初步形成。
生黄精具有刺激咽喉等不良反应,《食疗本草》有载:“若生则刺人咽喉,曝使干,不尔朽坏”。《本草图经》则对蒸制程度进行了描述:“汁尽色黑,当光黑如漆,味甘如饴糖”。由此可见,古人认为黄精九蒸可以达到汁尽色黑,转苦为甘,寒性变平的效果,使其不会像生品那样刺激喉咙;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保存,防止其霉烂变质。
现代研究表明,九蒸九晒的作用机制包括减毒和增效两个方面。生黄精中含有较多的黏液质,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咽喉,通过反复的蒸晒,黏液质会发生分解,消除生黄精的刺激性和不良反应,达到减毒目的。这印证了传统医学认为黄精需要炮制才能入药的道理。
另一方面,黄精九蒸九晒后,药性会发生改变,有效成分累积,可补脾润肺、温补肾阳,增强黄精的药效。如有研究发现九晒早期会启动黄精的抗干旱胁迫机制,促进其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类、苷类等)的合成,提高其有效物质的含量,多糖逐渐分解成人体易于吸收的小分子糖类,达到增效目的。
黄精作为临床常用的中药材之一,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炮制后其成分有一定的变化,并伴有新物质产生。
2.1:5-羟甲基糠醛
5-羟甲基糠醛普遍存在大多数中药(黄精、地黄、当归、玄参等)及其炮制品,可将其作为黄精质量的专属性控制指标。黄精九蒸九晒炮制过程中,随着蒸晒次数的增加,5-羟甲基糠醛含量会逐渐升高。对黄精炮制前后5-羟甲基糠醛含量变化进行实验分析,发现5-羟甲基糠醛经炮制后其含量显著增加,且推测,九制黄精能增强免疫,或与5-羟甲基糠醛含量变化相关。
2.2 : 皂苷类
黄精中含有80多种皂苷类化合物,主要以薯蓣皂苷元为主。研究表明,炮制后黄精中,薯蓣皂苷元含量一般会增加。薯蓣皂苷经炮制后会转化成延龄草苷和薯蓣皂苷元,导致薯蓣皂苷元含量增加,不同炮制方法所得薯蓣皂苷元含量不同。
九蒸九晒黄精的应用前景九蒸九晒黄精的药性、色泽、风味、口感等方面均有变化,基于其气香味甘、口感宜人、药性平和、天然无毒、多功效性等特点,可开发的产品类型多样。如:九蒸九晒黄精茶、黄精丸、黄精果脯等。其受众人群极广(除特殊体质者均可作为保健食品长期服用)。
另外,黄精含有的多糖、黄酮、皂苷、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也是天然的美容活性成分,可将其提纯后开发具有抗衰老、防辐射、生发等美容功能的纯天然中草药保健品。因此,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利用九蒸九晒黄精,前景十分广阔。
数十年来致力于对黄精炮制工艺的研究,从九蒸九晒黄精炮制工艺的历史沿革、炮制机制、成分变化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着手,为优化和建立九蒸九晒黄精的质量标准控制体系奠定基础。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让我们有了一套成熟科学且标准化的九蒸九晒制作工艺。为了做好九蒸九晒,大到产区选址,小到蒸制柴火的选择,都有我们的考量。
前期准备 · 选址都坐落于群山之间,周围方圆100公里无任何化工污染,生态环境良好,水质极佳,适合黄精的加工、制作,保证了产品的原生态绿色无污染。
前期准备 · 初加工对黄精的第一次加工,有着一道口诀:
“一挑二摩三晒四洗”
一挑:
挑选优质8年以上九华黄精为原材料以备加工,目的是“集萃”。
二摩:
将黄精初步清洗后,手工去须,同时,必须将黄精表皮进行搓摩,使黄精表皮光滑,果质富有弹性,将黄精多糖成分更好地凝结。
三晒:
这一次晒制并不是九蒸九晒里的九晒之一,在九蒸九晒前,额外添加的这道晒制工序,可以让黄精更好地糖化,天气晴好晒20天左右,反之则要晒制30到40天,直至黄精整根呈八分干表皮不皱,最大程度保留黄精多糖。
四洗:
如果说给刚才给黄精做按摩的时候,是清洗,那么这一次则是精洗。黄精是生长在土里的本草根茎,结节处和纹理里面易藏污纳垢,需按纹路剪开顺着纹路仔细精心冲洗,确保黄精无泥。
蒸,通常指隔水用蒸汽蒸煮药材。使用纯净的山泉水蒸煮,以采阴气。
而晒,则是将已经蒸透的药材取出摊晒,利用阳光以采阳气。《本草纲目》记载:“凡修事以水淘去浮者,晒干。”
经九蒸九晒循环处理制得的药材,往往因结合了阴阳二气,其药性和功效都要比生药材更甚,药性也会被纠偏,变得更加温和,易被人体接受。
柴火:就地取材,力求环保
柴火选择:蒸制时为了更好地还原古法,激发黄精的药性,在柴火选择上我们就地取材,捡山上的枯木枝作为原料,考虑到普通柴火燃烧会产生烟雾污染环境,我们将枯木粉碎、高压压缩成生物料,再进行燃烧,这样既保护了环境,也最大程度还原古法。
山泉水:采集阴气、天然无污染
选址的时候就考虑到要引用天然水,产业园周围生态良好,有从山上自流而下的山泉水,黄精从清洗到九蒸,一直采用山泉水,确保了产品的绿色无污染。
木质蒸箱:坚持古法、秉承初心
用高压锅高压蒸制还是回归古法恒温蒸制,选择后者。高压锅蒸制虽快速方便,但持续高压蒸制的环境会导致营养成分的流失,蒸制出来的黄精没油性且会出现空心。
用木箱虽费时费力,但木箱里水汽可流通,能使内部环境一直保持恒温恒压状态,这样的制法温和,可以让黄精的药性成分慢慢转化,锁住黄精的营养成分,不造成流失。
数十年练就一颗匠心
蒸制,对时间和火候要求极高。火小了黄精蒸不熟,火大了养分会流失,而蒸晒的时长则决定着黄精最后的品质。
蒸4-5次,黄精现红铜色,味甜,食之滋腻,多糖成分没有完全转化;
蒸到第9次,黄精有焦糖味,味酸甜,此时黄精的糖分都转化成了多糖,易于人体吸收,方才有补肾、降血压、促进胰岛素活性等功效。
将九蒸九晒后的黄精根据品相进行再挑选,选择果肉饱满的黄精,进行去边角处理,用来做黄精果脯,口感较好。果质较老道扎实的,则用来做黄精茶,耐冲泡 …… 这种因材制宜的再挑选,确保最后成型的产品在各方面达到最优。
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关于中医精气神的知识和疗愈方法,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