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25 春晚看文化传承与创新:热点争议中的艺术探索

社会 02-02 阅读:23 评论:0

当除夕的钟声悠悠敲响,2025 年春晚在全国观众的瞩目下缓缓落下帷幕。作为每年阖家团圆之际不可或缺的视听盛宴,春晚的每一个节目、每一次表演都宛如投入舆论之湖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今年春晚同样不例外,节目精彩纷呈,热点话题不断,与此同时,争议与吐槽之声也接踵而至,亮点与槽点交织碰撞,共同构成了这场全民关注的文化盛事独特的讨论景观。

科技赋能舞台,传统与现代碰撞

今年春晚的舞台设计无疑是一场视觉艺术的大胆革新,科技与传统元素在舞台上实现了深度融合,为观众营造出一个如梦似幻、美轮美奂的奇妙世界。就拿《白蛇传》这一节目来说,AR 技术的巧妙运用堪称神来之笔。节目伊始,舞台瞬间被转化为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青山绿水、云雾缭绕,仿佛将观众带回了那个烟雨朦胧的江南,见证许仙与白娘子那段缠绵悱恻的千年爱恋。陈丽君、叶童、赵雅芝三位不同版本的 “白娘子” 首次同台,更是引发了一场全民的回忆热潮,无数观众为之动容,直呼 “爷青回”。

然而,这一备受瞩目的节目也并非毫无瑕疵。部分观众认为,三位演员尽管在各自的演绎领域都堪称经典,但由于表演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存在较大差异,在同台表演时未能达到预期的默契,整体呈现出一种略显割裂的状态,让人感觉有些格格不入。此外,“千年等一回” 这首经典旋律虽然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但在此次节目中再度响起,难免让一些观众觉得缺乏新意,陷入了炒冷饭的窠臼。更令人遗憾的是,在节目快结束时,导播出现了明显的切换失误,镜头衔接不流畅,严重影响了节目的整体观感,也让不少观众感到十分扫兴。

创意融合舞蹈《秧 BOT》同样是科技与艺术跨界融合的大胆尝试。舞台上,一群人形机器人整齐划一地跳起传统秧歌舞,刚劲有力的动作、明快活泼的节奏,将古老的民俗文化与前沿的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眼前一亮。但也有不少观众对此节目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该节目过于侧重科技元素的展示,而在舞蹈艺术本身的表达上显得较为薄弱,形式大于内容,更像是一场科技成果展示秀,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舞蹈表演。尽管机器人的动作精准无误、整齐划一,但它们毕竟缺乏人类舞者所独有的情感与生命力,在举手投足间少了那份灵动与韵味,难以真正展现出秧歌舞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

语言类节目:笑点与尴尬并存

语言类节目向来是春晚的核心看点和重头戏,今年岳云鹏、孙越的相声以及沈腾、马丽的小品,从节目单公布之初就备受期待,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岳云鹏延续了他一贯轻松诙谐、接地气的幽默风格,在表演过程中巧妙地抖出一个个包袱,引得现场观众笑声不断,掌声连连。他与孙越之间默契十足的配合,以及岳云鹏丰富的表情和生动的肢体语言,都为节目增色不少。

然而,有部分网友却认为,岳云鹏此次的相声作品中互动环节过多,虽然增强了与现场观众的互动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节目的整体节奏,使得表演显得有些拖沓。而且,部分包袱的设计不够新颖独特,缺乏深度和代入感,未能给观众带来足够的惊喜和新鲜感,让人感觉有些意犹未尽。

沈腾、马丽这对春晚舞台上的黄金搭档,此次带来的小品依旧围绕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展开,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反映当下社会现象,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小品中,沈腾和马丽凭借着扎实的表演功底和默契的配合,将角色刻画得栩栩如生,为观众带来了不少欢乐时刻。

但不可否认的是,该小品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笑点的设置较为小众,局限于特定的生活场景和文化背景,难以引起广大观众的普遍共鸣。而在小品后半段,为了升华主题而强行煽情的部分,也让不少观众觉得有些生硬和尴尬,剧情转折不够自然流畅,仿佛是被硬生生地塞进了一个既定的主题框架,让观众在观看时产生了一种被迫接受教育的不适感。

歌曲节目:经典与流行交织

在今年春晚的歌曲节目中,既有王菲这样的歌坛天后带来的全新力作,也有刘涛、萧敬腾、王一博等实力歌手和人气偶像的精彩演绎,经典与流行相互交织,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听觉的饕餮盛宴。王菲的一曲《世界赠予我的》,旋律悠扬舒缓,温暖治愈,天后一开口,那空灵纯净的嗓音瞬间抓住了观众的心,让无数人沉浸其中,感叹 “岁月不败美人”,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和对歌曲情感的细腻诠释,再次展现了她在华语乐坛无可替代的地位。

刘涛的《格桑花》则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她用甜美的嗓音将这首描绘藏地风光与美好情感的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为春晚舞台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亮色。而萧敬腾、王一博两位人气歌手合作演唱的《我可以》,则凭借青春活力的舞台表现和超强的粉丝号召力,成功点燃了现场气氛,引发了台下观众的阵阵尖叫和欢呼。

凤凰传奇的《栋梁》更是好评如潮,深情豪迈的旋律搭配上飞越北京中轴线的震撼视觉效果,通过巧妙的舞台设计和多媒体技术,将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与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完美融合,为观众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视听体验,让大家仿佛亲身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和城市的发展变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

然而,也有部分观众对一些歌舞节目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部分歌舞节目在追求华丽舞台效果和视觉冲击的同时,却忽视了歌曲本身的演唱质量和情感表达。一些歌手在现场演唱时出现了气息不稳、高音部分吃力等问题,与录音室版本相比,差距较为明显,这让不少观众感到失望,认为现场表演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准,影响了整体的观看体验。

广告植入引争议

除了节目内容本身,今年春晚的广告植入问题也成为网友们吐槽的焦点。在春晚的直播过程中,主持人隔三差五就要念一段广告,各种硬广频繁出现,严重打断了节目的连贯性和观众的观看节奏,让不少观众觉得春晚的商业气息过于浓厚,破坏了原本温馨、欢乐的节日氛围。

更让观众难以接受的是,在一些节目表演过程中,也频繁出现广告特写镜头,演员们生硬的广告植入台词和突兀的镜头切换,不仅打断了观众的沉浸感,也让大家觉得春晚不再是一场纯粹的艺术盛宴,而是逐渐沦为了商业广告的展示平台,充满了浓浓的商业味道,这无疑与观众对春晚的期待产生了较大的落差。

2025 年春晚在创新与传承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既有让人眼前一亮、拍案叫绝的精彩瞬间,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对于春晚这个承载着无数人情感和记忆的舞台,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期待和看法。那么,你觉得今年春晚哪些节目让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又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不够满意、有待提升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探讨这场全民文化盛宴背后的点点滴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