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销量破20万背后的服务焦虑:用户吐槽修车难,雷军用什么破局?

科技 03-29 阅读:136 评论:0

一、卖得越好越尴尬:4S店比奶茶店还少?

小米汽车宣布SU7系列交付超20万辆时,湖北车主张先生却在朋友圈吐槽:"补个漆要跑700公里去武汉,这哪是买智能汽车,简直是买了个祖宗!“

数据带来的反差反而更扎心:小米2024年计划在46城开219家销售门店,而售后网点仅有33家,全部集中在北上广深等9个城市。一家上海的服务中心给出了一组数据,平均需要等待15天,才能够进行钣喷维修,而代步车的服务也仅限SU7 Ultra的车主。

二、为什么售后网络建得比蜗牛还慢?

小米汽车的负责人曾透露:"我们用手机行业的速度去做汽车,但是服务网络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 据悉,小米在2024年计划建立80家服务中心,但实际上的完成率仅为41%,连一半都没有达到,很多维修店铺因为没有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维修经验而被挡在门外。这也是小米汽车维修点增加的速度赶不上销售速度的一个原因。

一位汽车经销商表示:"审核的要求堪比皇帝选妃,不仅要有符合要求的设备,还要有符合要求的技术人员。因此等了半年仍在排队“。这对消费者来讲,是一个更有保障的要求。

但是,这种情况,也迫使很多小米汽车的车主,到直营店去进行维修,从而造成某家直营店在一天内的接待量超过满载的3倍。

小米汽车的售价,也给维修带来了挑战。

修理 SU7 Ultra的激光雷达需要专用设备,而基础型的汽车,连免费的代步车都无法提供。维修人员也感到很难做,表示"高端车型服务标准对标的是高端的特斯拉,但是钱却按经济车型的汽车收费”。

这也表明,除了小米对维修点有高要求以外,维修费用也是维修中心考量的一个因素。

三、口碑"埋雷":修车难正在拖垮销量神话

根据投诉平台的数据显示,小米汽车服务类投诉占到全部投诉的47%,其中超过60%的投诉都是网点不足,响应慢等。

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个问题,超过一半的SU7车主为女性,修车体验差,也会影响她们的推荐。

在海外,小米也有类似的问题,虽然SU7 Ultra在欧洲的订单突破1万,但是没有一家服务中心,相比于特斯拉的169家服务中心,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四、破局之道:抄作业还是另辟蹊径?

要想短时间内,增加维修中心的数量,只能降低三、四线城市授权的门槛,优先招募有小米手机渠道的商家。或者增加移动服务车去解决维修点少的问题。

或者尝试小米之家提供销售和服务一体化的服务,用户在销售汽车保养时,可以体验小米的产品。

可以改进用户的体验例如每年赠送3次免费代步车的服务,开发AR维修可视化系统,让用户用手机实时观看修车的过程。

五、未来之战:服务才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战场

"售后服务正在成为新能源车的'第二产品力。" 有行业分析师指出,蔚来通过"服务无忧"体系,增加了35%的复购率,而理想依靠"移动服务车",降低了40%的进店率。小米的选择将会直接影响其高端化的进程。

SU7 Ultra在欧洲的定价超5万欧元,如果没有服务网络支撑,将会是空中楼阁。

而在抖音等社交平台上面,"小米修车难"的相关话题,播放量已超2亿,这都会影响到小米的品牌形象。

雷军在SU7 Ultra发布会上,喊出"重新定义高端"时,台下一位车主小声嘀咕:"先重新定义服务吧。”

对于小米而言,这不是简单的网点扩张的问题,而是如何在"互联网速度"和"汽车重服务"之间找到平衡点。

毕竟,用户可以容忍抢购手机时的饥饿营销,但是绝不能接受,修车汽车时的"饥饿服务"。

这场服务攻坚战的胜负,或将决定小米汽车是流星还是恒星。

你认为小米汽车的服务短板会影响你的购车选择吗?评论区聊聊你的"修车血泪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