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再次调转“枪口”,弱点却暴露无遗

国际 04-23 阅读:24 评论:0

近期,据环球网报道,美海军陆战队在巴士海峡部署反舰导弹系统,美媒直言此举针对中国。美军动作频频,将目标再次对准中国,背后又有何深意?

南海(资料图)

近年来,美军在多方面构建对华包围圈。在军事基地布局上,与菲律宾达成协议,新增多个军事基地使用权。这些基地地理位置关键,能让美军更便捷地在南海及周边海域开展军事活动,加强对中国周边海空域的监视与控制。在联合军演方面,美军频繁与周边国家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参演兵力众多、科目繁杂,涉及海空作战、两栖登陆等多种类型。如与日本、韩国的军演,模拟针对中国的作战场景,意图强化军事同盟关系,对中国形成威慑态势。在武器装备部署上,在亚太地区部署先进武器,像F-35战机等高精尖装备,提升美军在该地区的空中作战优势,增强军事威胁力。

在台海问题上,美军干涉行径不断。对台军售方面,持续向台湾地区出售大量先进武器,从防空导弹到作战舰艇,金额巨大、种类繁多,妄图提升台军战斗力,以武拒统。派遣军舰穿越台海已成常态,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美军舰只打着“自由航行”旗号,强行穿越台湾海峡,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严重破坏台海地区和平稳定。还与台湾地区进行多方面军事勾连,包括军事人员交流、情报共享等,企图将台湾地区绑上其反华战车。

南海(资料图)

经济领域,美国也对中国施压。加征关税手段频繁使用,不断提高中国输美商品关税税率,涉及众多行业,从传统制造业到高科技产品,试图通过关税壁垒削弱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竞争力,影响中国相关产业发展。设置贸易壁垒方面,以“国家安全”等借口,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阻止中国高科技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对中国企业赴美开展正常商业活动设置重重障碍。拉拢盟友围堵上,鼓动部分盟友对中国采取相似贸易限制措施,试图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孤立中国,破坏中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

然而,美军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战略调整与军事行动,弱点逐渐暴露。兵力分散问题突出,在全球多地维持军事存在与军事行动,使得投入亚太地区针对中国的兵力相对不足。在中东、东欧等地的军事牵制,让美军难以在亚太集结足够优势兵力。后勤补给困难,亚太地区距离美国本土遥远,漫长补给线使得物资运输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与时间成本。一旦发生大规模冲突,物资供应及时性难以保障。国内政治分歧也对军事行动产生负面影响,不同政治派别在军事战略、军费开支等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影响军事决策效率与军事资源合理分配。

南海(资料图)

面对美军挑衅,中国立场坚定。在外交上,多次严正声明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通过外交渠道向美国及国际社会阐明立场,对美军不当行为进行抗议与谴责。军事上,不断提升自身军事实力,发展先进武器装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防御体系,具备强大反制能力。在国际合作中,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友好交流与合作,推动多边主义发展,打破美国孤立中国企图,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美军针对中国的战略调整,也影响国际政治格局与多边关系。部分国家在美国压力下,在对华关系上态度摇摆;也有国家认清形势,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加强与中国合作。地区局势因美军行动变得更加复杂,增加军事冲突潜在风险,促使周边国家重新审视安全策略。全球经济格局方面,中美经济关系紧张,影响全球贸易与产业链稳定,引发其他国家对自身经济发展前景担忧。

美军虽气势汹汹将目标对准中国,但自身弱点限制其行动能力。中国有决心、有能力捍卫自身权益,国际社会也在密切关注局势发展,未来国际关系走向,需各方共同努力塑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