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优化了,N+1如何呢?
2025年刚开年就已经开始优化员工了,给个N+1,35+老员工拿个20W多,如何呢?
计算方式:按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足6个月按半年计算(支付半个月工资),超过6个月但不足1年按1年计算(支付1个月工资)。
工资基数:以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标准,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若员工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则按3倍标准计算,且补偿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2. +1(代通知金)
适用条件:用人单位未提前30日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需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此情形主要适用于以下三种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调岗后仍无法胜任;
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后仍无法胜任;
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且双方协商未达成一致。
二、特殊情况说明1.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若公司无合法理由解除合同(如未按法定程序、未举证员工过错),需支付2N(双倍经济补偿金)而非N+1。
2.无需支付N+1的情形员工存在严重违纪、失职、被追究刑事责任等过错时,公司可单方解除合同且无需补偿。
3.特殊群体保护对孕期、产期、哺乳期(“三期”)员工,公司不得随意解除合同。若需解除,需支付全额补偿并妥善安置,如保留岗位至特殊情形结束或协商额外补偿。
三、实务案例参考以极越汽车裁员事件为例:
补偿方案:N按司龄计算至2024年12月20日,+1为离职前一个月的基础月薪及津贴;
支付方式:工资和社保结算至离职日,未休年假及调休按日折算补偿;
保障措施:股东设立政府监管的共管账户,确保2025年1月20日前完成支付。
四、操作建议1.协商与证据保留优先与公司协商补偿细节,并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辞退通知等证据;
2.争议处理若公司未履行补偿义务,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建议进一步结合具体劳动合同条款及当地政策(如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核算补偿金额,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