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考古学学术带头人、“大国工匠”王亚蓉逝世,曾长期担任沈从文助手
9月17日深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布讣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著名纺织考古学家王亚蓉女士因病医治无效,于9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王亚蓉1942年生于北京。1961年至1963年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1978年起先后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工作,累任至高级工程师。2016年,王亚蓉先生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大国工匠”荣誉称号,并被中国文化促进会评为“2016中华文化年度人物”。
王亚蓉在丝织品复织领域方面的成就离不开恩师沈从文的指导。1967年时王亚蓉还是北京玩具公司的一名设计师,在朋友的介绍下机缘巧合与当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古代服饰研究的沈从文相识,当时沈从文正在编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本书对于图文设计要求很高,图片整理、绘制,相关内容的编写工作量巨大,沈从文需要一个助手来负责绘图等方面的工作,王亚蓉因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过,所以成为了沈从文的助手,就此开启了与古代丝织文物的不解之缘。

王亚蓉擅长文物丝织品的复织工作,堪称中国织绣领域研究的“第一人”,她曾先后参与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湖南沅陵元墓、陕西法门寺唐塔地宫等遗址出土丝织品的现场提取、保护;主持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古墓、北京老山汉墓、江西靖安东周墓、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等遗址出土纺织品的发掘与保护工作;参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河北满城汉墓、北京大葆台汉墓、辽宁叶茂台辽墓等遗址出土纺织品的保护、研究工作,主持完成江西赣州慈云寺塔出土北宋文物的修复工作,为完善我国纺织服饰历史的关键实物证据链条做出了卓越贡献。王亚蓉所参与的考古发掘现场几乎可以串起一部完整的中国纺织考古史。王亚蓉及其团队通过对文物的保护、修复,让历代服饰文物的实物链日趋完整,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2016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纺织考古科研基地正式落户苏州。研究所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复织已经失传的丝织珍品,这个基地里有五台木质大织机,都是王亚蓉和她的团队参照古代织机设计制造的。
王亚蓉主持编写《中国刺绣》《洞藏锦绣六百年——河北隆化鸽子洞洞藏元代文物》《慈云祥光——赣州慈云寺塔发现北宋遗物》《章服之实——从沈从文先生晚年说起》等著作。2023年7月,她的新作《大国霓裳:沈从文和我们的纺织考古之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