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观察:丁琦被开除党籍,他这个基层干部的人生末路

教育 04-28 阅读:1 评论:0

西宁纪委4月27日消息,市教育局原副局长丁琦被开除党籍。

丁琦,这位西宁教育的闯将最终被定性为“理想信念丧失,纪法意识淡薄”而开除。

其实,这一切还是有迹可循的,在2024年,他被调任一级调研员。

有人认为,这是他退休之前的闲职,也有人认为这是他被查的前兆。

他的通报里写的很清楚,说他对抗组织审查,而他又是主动投案的,这一对比有媒体解读成断尾求生。

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只会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

教育腐败是一个老话题了,在中纪委发布的数据中也占有不小的比例。

下面就来谈一下这个话题。

通过梳理不难发现它们的共性。

这里的某人就是某人,不要多想。写这些只是警示后来者不要伸手,伸手就是这个样子。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这话一点也不假。

大家都知道大数据吧,某人的手法非常巧妙,但大数据还是穿透了他,巡视组正是通过大数据对比近年来的招投标数据,发现了异常。

千万不要以为做的事情都很神秘,都大数据时代了,基本上也都透明了,还有啥事能算得上神秘呢。

这里面最为惯用的手法就是工程寻租隐蔽包装了。

让某些人自己去干是不可能的,也干不了。

于是就找一个能干的,问题是现在都得招标,于是某人的骚操作也就来了。

就比如说某人某地要建一所小学,为了让特定的企业中标,某人就规定了抗震多少级,这一个条件就排除掉了大多数,再加一个必须要用啥啥技术,就差没点特定企业的名字了。

为啥要提抗震要求,这个人家可不是考虑安全问题,这里的好处是一是能让特定企业中标,二是能多套点资金,三是显得负责任。

事实上,那个地方根本就不是地震带,也从来就没发生过。

但这个要求是不能反对的,反对了就是不负责任。

这一个要求就套来了近900万,要是真的能用到正地方也行,最终这些钱多是进了个人的腰包。

还有某人的操作就更是绝,居然打教材的主意。

尽管对于学生来说义务教育是不要课本费的,但这些钱最终还是要有人拿的。

某人就把所有的课本都集中到一家文化公司,然后再从这家公司买,某人再一鱼两吃,既要求出版社拿渠道费还要拿文化公司的回扣,人家的回扣玩得更绝,得从境外公司打过来。

虽然是机关算尽,但还是没用,大数据早就监测到了资金的异常,锁定之后再通过国际合作拿来国外的流水。

这样一来,到底是咋回事也就清楚了。

某人连自己退休都安排好了,某人的案子中他和一家企业约定好了,退了休聘某人去当顾问。

当然,某人也就会照顾这家企业了。

某人的案子中也玩白手套,某人让侄女成立一家教育咨询公司,功能呢就是开发票公家的钱也就洗白了。

某些人真的是很聪明,但最终也是镜花水月,千载骂名。

药早就有了,不要犹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