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劣迹明星”复出捞金,李易峰国外开演唱会,张嘉倪C位抢镜

推荐 04-15 阅读:7856 评论:20

资本的力量到底有多恐怖,他们甚至有能力,

让曾经劣迹斑斑、人人喊打的明星都再次复出,

可以说是为了钱,直接把公众和受害人的尊严,彻底踩在脚底。

就在2025年,有这四位劣迹艺人,

就在资本的运作下,再次复苏,开始走自己的复出之路,

他们一旦成功,那必将会赚的盆满钵满。

先说宋祖儿,她可能是这波复出中最“顺风顺水”的一个。

她因涉嫌税务问题被全网热议,风波闹得沸沸扬扬,事业一度跌入谷底。

谁能想到,2025年4月,她主演的电视剧突然上线,没预告、没铺垫,

首日播放量就破8000万,直接霸榜热搜。

这操作,简直像凭空变出一部爆款剧,精准得让人咋舌。

但更让人侧目的是,这部剧压了三年才播,显然不是简单的时间差。

宋祖儿团队的公关能力不得不让人佩服——从销声匿迹到一鸣惊人,

中间的舆论管理堪称教科书级别。

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2025年,她参演的电影也迎来了重映,

票房非常可观,像是提前试探了观众的接受度。

但这“幸运”背后,藏着多少资本的影子?

宋祖儿能带着高成本剧集强势回归,

显然是制作方和平台愿意为她投入资金,

说明她的市场价值依然被看好。

可问题在于,这种复出逻辑是不是太功利了?

一部爆款剧,就能让公众对税务争议视而不见?

宋祖儿如今还活跃在社交媒体,

频繁晒生活日常,试图重塑清新形象。

但在我看来,这种“洗白”方式过于简单粗暴,

观众的宽容不该成为明星规避责任的通行证。

她的复出或许短期成功,但长期来看,缺乏真诚的交代,终究难以服众。

相比上面这一位,张嘉倪的复出则更是简单粗暴。

就在4月份的时候,她现身某品牌活动,

她一个劣迹斑斑的人 ,迥然力压一众新生代,站到了标准的C位。

而她的团队也没闲着,趁着这一波热度,直接开始给她造势,

这样的表现,一看就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就是为了她复出做准备的,

张嘉倪的复出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因为她颜值在线,更因为她的“无声铺垫”。

她之前因为臭名昭著的疯马秀,导致名声一落千丈。

但她的团队非常高明,他们没有狡辩,

而是通过社交媒体晒美照、分享生活,慢慢淡化争议。

这次活动前,她几乎没任何动静,

却能以C位之姿惊艳亮相,背后显然有强大资源支持。

主办方敢让她压轴,说明她的商业价值依然被看好。

但这她的做法真的就光彩吗?我看未必。

张嘉倪的复出,靠的是颜值和资本的双重加持,

却鲜见对过往争议的真诚回应。

她的“仙女”形象确实抓人眼球,

可这种“美貌即正义”的逻辑,未免太肤浅。

娱乐圈从不缺漂亮脸蛋,

观众真正需要的,是有态度、有担当的艺人。

张嘉倪或许能靠这次活动翻红,

但如果后续没有扎实作品支撑,C位的光环迟早会黯淡。

除了还想在国内发展的,自然少不了已经跑到国外,

在国内彻底翻身无望的,这其中就少不了李易峰,

他的复出堪称一场高风险的豪赌。

2022年,“招嫖”丑闻让他从顶流宝座跌入深渊,

全网喊打,作品下架,代言解约,事业几乎归零。

谁能想到,他即便已经跑到了泰国,依旧可以进行资本的收割,

而他能活的如此滋润,就离不开他那些失去理智的粉丝。

这场演唱会,他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

他穿上以前的戏服,唱自己的歌曲,还假惺惺的感谢粉丝。

可这背后,真的只有感动吗?

双膝下跪看似真诚,却更像精心设计的“道德绑架”,

用煽情掩盖过去的污点。

选择泰国开演唱会,也明显是规避国内高压舆论的无奈之举,

毕竟在内地,他至今仍是敏感话题。

更值得玩味的是,他的复出早有铺垫。

塌房后,他没彻底消失,而是通过一系列方式,保持低调曝光。

这一系列操作,显示出他和团队的野心:

即便国内翻身无望,也要在海外市场捞一笔。

可问题来了,这种复出真有意义吗?

他的丑闻不是小错,而是触碰了公众人物的道德底线。

粉丝的狂热或许能给他一时热度,但普通观众的记忆没那么短。

他的“情怀杀”看似成功,却难掩投机本质。

娱乐圈不缺才华横溢的新人,何必给劣迹艺人这么多宽容?

李易峰的案例让人失望:

塌房的代价如此低廉,明星还有什么动力约束自己?

除了这三位,还有一位曾经全国知名,

甚至火到国际的大牌——范冰冰,

她因偷税漏税被内娱封杀后,果断转向海外市场。

就在2025年以后,她开始频频亮相国际舞台,在不少场合都刷了脸。

她不断在国外露脸;为了 利益,已经开始唱歌讨好权贵。

这些画面,与她当年的顶流风光形成鲜明对比。

她的海外尝试,表面看是“曲线救国”,实则充满无奈。

她在内娱的资源几近枯竭,只能靠国际曝光维持热度。

可这种“自降身份”的操作,真能重塑事业吗?

她在海外的角色更多是“装饰品”,远不如国内时的影响力。

她的美妆品牌虽有起色,但弟弟范丞丞的发展显然更被看好。

这波复出潮,表面看是明星的个人胜利,实则是娱乐圈规则的扭曲。

他们的操作各有千秋,却都指向一个现实:

塌房的成本太低,观众的底线太软,在我看来,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首先,明星的复出逻辑过于功利。

许多人的复出,都更像精心算计,而非真诚改过。

他们的回归,靠的是资本的助推和粉丝的狂热,唯独缺了对公众的尊重。

其次,观众的宽容被滥用了,

这种“塌房无代价”的风气,只会让更多艺人肆无忌惮。

更深一层,这场“复活赛”暴露了娱乐圈的畸形生态。

资本只看流量,不问是非;粉丝只追偶像,不管对错。

结果,德艺双馨成了空话,劣迹艺人反而更有话题度。

试问,如果连公众人物的底线都能随意突破,

这个行业的公信力还剩多少?

这场娱乐圈的“复活赛”,热闹归热闹,

却让人心寒,这些人活跃提醒我们:

娱乐圈从不缺翻身的机会,缺的是对底线的坚守。

作为观众,我们或许无法改变规则,

但至少可以更清醒地选择——给谁掌声,给谁冷眼。

明星的光环可以掩盖一时污点,却掩不住公众的记忆,

别总想着靠算计和情怀蒙混过关。

娱乐圈的下一幕会怎么演,

咱们搬好小板凳,冷眼看着吧!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4-16 12:00:10

    谁规定不允许问问?你有能力?有能力管好自己!广东你没能力管!

  • 2025-04-16 07:25:44

    把成本,广告费,关系费拿去雇水军。一条0.5-1元,而且还是团队,乌泱泱的一大片

  • 2025-04-16 10:34:11

    行了吧,谁不知道咋回事儿啊,无非就是她们身后的人或者身上的人弄的呗[得瑟][得瑟]

  • 2025-04-16 10:29:13

    要这样,美国娱乐圈,体育圈可以关门了,也没见美国实力受到什么损失。有的人是心理阴暗我觉得能理解,还是穷嘛。有的人是真以为自己是卫道士,智商没了已经

  • 2025-04-15 23:19:07

    张嘉倪倒也算不上劣迹艺人吧,就是看了个疯马秀

  • 2025-04-15 17:14:53

    是非个毛,互联网都记忆了啥?都闲成啥样了,高喊正义口号背后是啥阴暗心理,自己心里没数吗?观众觉得不尊重都不去看不就行了,这一天天的

  • 2025-04-16 09:15:07

    因为问了谁同意的?这种嫖、偷税、看不该看的明星被喷!是他她粉丝的就别现眼了!三观不正的同理!

  • 2025-04-15 18:10:44

    [笑着哭]自媒体不说他们可能还不好搞

  • 2025-04-16 06:48:43

    什么叫劣迹明星,也得分什么情况什么时间,轻重,还是得宽容一些,有个改正的机会!不要太仇视,有些时候并不是我们看到的!吃吃瓜可以了,抵制也得看情况吧!

  • 2025-04-16 03:17:15

    镶钻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