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逼着补课的家长和今天逼着相亲的家长是同一批
1
每到过年,就总逃不过一个话题——相亲。
在这个什么都可以娱乐的时代,同时也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不止能看到00后整顿职场,也能看到00后整顿相亲界。
前两天还刷到一个聊天记录,博主说现在他妈妈已经不催他相亲了,因为他反过来催他妈妈了,“上一个不行,你快给我再找一个”,属于是“走敌人的路,让敌人无路可走”。
网络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完全颠覆了所谓“少数服从多数”的社会规则,它让少数人发声,然后扩大,掩盖了沉默的大多数。
所以当人们把目光从网络移到现实中时,就会产生一种割裂感:怎么我遇到的男生还挺尊重女性的?怎么我身边的女生不那么强调所谓“女权”?怎么我身边的00后没有整顿职场?怎么我身边的人没能向相亲和催婚发起反攻?
大多数年轻人对于相亲和催婚总是痛苦但无奈的,就好像十年前我们面对成绩单和补课要求时无能为力一样。
2
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就有家长联系到我初中的班主任希望我可以给他家的孩子补课。
我当时心想老子累死累活三年当然要躺着休息了,补个蛋的课——那个时候还对钱没什么概念,现在已经老实了。
我高中老师校外补课都是两三百一个小时,初中老师补课一天也有一百。
我读书十几年是没补过课的,竞赛课除外。
我一直觉得补课用处不大,特别是初中及以下,该会的早会了,不会的自己努力学学也就会了。
现在有小学一二年级就给孩子补课的,恕我直言,如果孩子是因为确实学不会一二年级的知识而需要补课的话,那么你也别指望孩子能走学习这条路了,趁早发展点别的特长才是正事;如果孩子是因为贪玩不爱学而需要补课的话,那也可以歇歇了,以后有的是时间努力学,童年的快乐可是过去了就永远过去了,一辈子都补不回来,而且一二年级不及格不会影响他/她考初中,更不会影响他/她考高中。
3
补课大多数时候补的不是孩子的知识量,而是补的家长的情绪价值。
孩子如果成绩没提高,家长可以说:我花那么多钱,结果你这么不争气,我那么辛苦是为了谁啊?先贬低孩子,然后进行一番自我感动,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认可需求。
孩子如果成绩提高了,家长又可以说:这个学期成绩是不错,我花了好多钱呢!那会儿他/她还说不补呢,还不是我逼着去的。自己的钱于是就有了回报,这个回报就让家长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教育投资的回报就是这么神奇,只需要卷面上那几个数字的变动就足以显示盈亏。
今天逼着子女去相亲的家长也是一样,逼着孩子相亲这件事,不管成不成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情绪满足,不成可以自我感动,成了可以自我夸耀。
至于孩子怎么想,孩子为什么不结婚,孩子为什么不生孩子,孩子的孩子教育压力有多大,他们或许也关心,但是总之得先让他们自己满足了再说。
4
我为什么说今天逼着相亲的家长和十年前逼着孩子去补课的家长是同一批呢?因为他们从孩子身上找自己的存在价值的本质没有变。
很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你问父母为什么要我去相亲,为什么要我生孩子,大概只会听到这样的回答:
那谁谁谁家的孩子早就结婚了;你二叔都抱孙子;大家都结婚啊……
因为大家都这样,所以你也要这样。
5
有一种动物叫火鸡,没错,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死之前隔着玻璃窗户看到的那个火鸡。
火鸡非常勇敢,能孤身拦截汽车,我也不知道它知不知道汽车一轮胎过去它会变成火鸡肉饼。
火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从众,三只火鸡就能绕着墓碑转一天,因为他们只知道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走。
有人说什么从众,这就是愚蠢!
谁说的呢?反正不是我说的。
本文又名:《勇敢且愚蠢的火鸡》
我是橙子,关注我,带给你更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