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逆行者:凡人的勇气

推荐 04-24 阅读:0 评论:0

云南大理,一个被苍山洱海环抱的“风花雪月”之地,向来以宁静悠远的姿态吸引着无数游人。然而,2025年4月24日零点零八分,一场突如其来的4.8级地震打破了这片土地的安宁。震中位于洱源县,震源深度仅10千米,强烈的震感让睡梦中的人们惊醒,房屋摇晃,物品倾倒,恐慌在夜色中蔓延。老话说得好:“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面对大自然的无常,人们既担忧又无奈——震后的家园是否安好?救援能否跑赢时间?

地震发生后的十分钟内,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队的警报声划破夜空。洱源县消防救援大队的地震救援分队迅速集结,队员们连外套都来不及扣整齐,就跳上了消防车。车灯刺破黑暗,引擎的轰鸣声中,没人说话,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时候,快一秒,可能就多救一个人。

通往震中的山路并不好走,余震偶尔让车身颠簸,手机信号时断时续。带队的队长老陈捏着对讲机,眉头拧成了疙瘩。他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知道这种浅源地震的破坏力——房子可能看着没事,但内部结构早已千疮百孔。车里的年轻队员小张是第一次出地震任务,手心全是汗,却硬撑着开玩笑:“陈队,咱这次要是立功了,回去能加鸡腿不?”老陈没接话,只是拍了拍他的肩。

赶到震中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没有预想中的房屋倒塌,街道上零星站着惊魂未定的村民,有人裹着被子,有人抱着孩子,但大多只是受了惊吓。通讯很快恢复,好消息传来:暂无人员伤亡报告。可消防队员们没敢松懈,老陈扯着嗓子喊:“分组!挨家挨户查裂缝,别放过任何死角!”

那一夜,手电筒的光束像萤火虫一样在村落间流动。队员们踩着碎砖瓦砾,弯腰钻过半塌的院墙,连狗吠声都显得格外紧张。村东头的李阿婆家土墙裂了道巴掌宽的缝,老人缩在院子里直哆嗦,嘴里念叨着“祖宗保佑”。队员们二话不说,先把她扶到安全地带,又折返回去抢出存折和几件厚衣裳。李阿婆攥着消防员的手不肯放,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我这破屋子不值钱,可里头还有老头子的照片啊……”小张鼻子一酸,扭头假装整理装备。

天亮时分,排查终于结束。统计显示,十七户房屋受损,但无一家需要紧急撤离。消防队员们瘫坐在村委会门口,就着矿泉水啃干粮。老陈摸出半包皱巴巴的烟,刚点上,就被赶来道谢的村长塞了一兜热乎的煮鸡蛋。远处,太阳从苍山背后爬上来,洱海的水面泛着金光,仿佛昨夜的地震只是一场梦。

这场虚惊一场的地震,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太多东西。它照见了大自然的喜怒无常——前一刻还温柔如画的山水,转眼就能让人心惊胆战;也照见了人间最朴素的真情——消防员磨破的靴底、村民塞进他们口袋的鸡蛋、李阿婆那句“你们比亲儿子还顶用”。

灾难从来不是衡量一个地方强弱的标尺,应对灾难的态度才是。大理的幸运,不在于地震有多“温和”,而在于从预警到救援的那条“生命线”始终紧绷着。那些在深夜里奔跑的身影,那些被汗水浸透的制服,那些明明怕得要死却依然往前冲的年轻人,拼成了“平安”二字的底色

或许明天,游客们又会挤满古城的石板路,拍着樱花感叹岁月静好。但请记得,所有的静好背后,都站着一群枕戈待旦的人。他们像苍山上的雪,沉默却坚定;像洱海里的浪,温柔又有力。天灾难免,但人心可筑长城——这才是这片土地真正“风花雪月”的底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