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和薛绍结婚前武则天因瞧不上薛绍的两个嫂子曾想让其休妻

历史 02-23 阅读:34 评论:0

唐仪凤年间,吐蕃使者前来大唐求婚,指名要娶走太平公主,当时的太平公主尚未及笄,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自然不舍得让女儿远嫁,况且,即便太平公主及笄了,武则天也舍不得。

太平公主不是武则天唯一的女儿但胜似唯一的女儿,毕竟武则天的长女安定思公主刚出生不久就薨逝了,至于死因则不明,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薨逝为武则天扳倒王皇后登上后位立下了相当大的功劳,所以武则天对这个薨逝了的女儿是愧疚的。

这种愧疚使得武则天将更多的宠爱放在最幼女太平公主身上,说太平公主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毫不为过,真正是千娇万宠长大的,武则天对她倾注的心血远大于另外的四个儿子,对她的宠爱也远多于四个儿子。所以当吐蕃求娶的时候,武则天自然不可能答应,但不答应也有不答应的说法,不可能直接拒绝,于是武则天就在太平公主的身份上做文章。

太平公主8岁的时候就以替已经去世的外婆荣国夫人杨氏祈福为名出家为道士,太平就是她的道号,但她虽然是道士,却一直住在宫中,并未住进道观。“太平公主,则天皇后所生,后爱之倾诸女。荣国夫人死,后丐主为道士,以幸冥福。仪凤中,吐蕃请主下嫁,后不欲弃之夷,乃真筑宫,如方士薰戒,以拒和亲事。”当然这也只是武则天拒绝和亲的一种手段,不可能真的让太平公主永远不出嫁。

“久之,主衣紫袍玉带,折上巾,具纷砺,歌舞帝前。帝及后大笑曰:‘儿不为武官,何遽尔?’主曰:‘以赐驸马可乎?’帝识其意,择薛绍尚之。假万年县为婚馆,门隘不能容翟车,有司毁垣以入,自兴安门设燎相属,道樾为枯。”

薛绍

薛绍是河东公薛瓘和城阳公主的幼子,而城阳公主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女儿,是李治一母同胞的妹妹,所以薛绍和太平公主这对表兄妹真正是门当户对。

但就在太平公主和薛绍婚前,其实不管是武则天这边,还是薛家那边,对两人的婚姻都有一些担忧,都觉得并不那么完美。

都说长兄为父,城阳公主和薛瓘都已经去世,他们的长子薛顗自然对薛绍这个弟弟的婚事比较关心,他就觉得太平公主宠盛,可能会给薛家带来灾难。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不说别的,就说他们的母亲城阳公主吧。城阳公主深得父亲李世民和哥哥李治的宠爱,二婚嫁给薛瓘后生下三个儿子,分别是:薛顗、薛绪和薛绍。麟德初年,城阳公主牵扯进巫蛊案中,李治知道后并没有处死这个妹妹,反而因为对她的疼爱只是将薛瓘贬为房州刺史。城阳公主和薛瓘感情很好,再加上这件事本就是城阳公主的错,所以城阳公主执意跟随薛瓘一起到了房州,咸亨二年(671年),城阳公主和薛瓘相继在房州去世。

就这件事来说,娶公主真的是有风险的,也难怪薛顗担忧,他将自己的担忧告知了族中的一个叔叔薛克构,薛克构就提到了那句著名的谚语:娶妇得公主,平地买官府。他还拿出汉朝的平阳公主和鄂邑长公主,以及唐朝的新城公主和晋安公主当例子,然后说:“帷薄彰露有如此者,非夫天资淑德,以配君子,欲求无患者难矣哉!”

薛顗听了更加担忧,甚至恐惧,不过,说到底,他虽是家中长子,父母又都已经过世,但他也无权干涉这桩婚事,毕竟是帝后的意思,他纵然担忧也无济于事。

武曌

如果说薛顗对薛绍尚太平公主是持担忧的态度,那么武则天对薛家就有些看不上,这种看不上倒不是针对薛家,毕竟唐太宗李世民都能将嫡女嫁去薛家,自然就说明薛家身份上完全配得上公主。

实际上,武则天真正看不上的是薛绍的两个嫂子,《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天后以顗妻萧氏及顗弟绪妻成氏非贵族,欲出之,曰:‘我女岂可使与田舍女为妯娌邪!’或曰:‘萧氏,瑀之侄孙,国家旧姻。’乃止。”

萧氏和成氏自然不可能真的是农家女,尽管城阳公主和薛瓘在麟德年间就被外放到了房州,但作为李治的亲外甥,薛顗、薛绪娶的妻子自然不可能身份太低,成氏不说,单就薛绍的大嫂萧氏就出自兰陵萧氏。

兰陵萧氏虽然不在唐初“五姓七望”之列,但属于关陇八大家之一,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中写道:“唐之世家,自以荥阳郑氏、河东裴氏、京兆韦氏、赵郡李氏、兰陵萧氏、博陵崔氏六族为最。”可见兰陵萧氏绝对是唐初的世家大族,而薛绍大嫂萧氏又是唐初宰相萧瑀的侄孙。萧瑀本是南梁和西梁皇族之后,其父为梁明帝萧岿,其姐为隋炀帝的正妻萧皇后,其妻是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而李渊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所以在隋朝的时候,萧瑀和李渊的关系就不错。后来唐朝建立,萧瑀顺理成章归唐,在唐初曾六次拜相,还入了凌烟阁,长子娶的正是李世民的长女襄城公主。

从这里来说,作为萧瑀的侄孙,薛顗的妻子萧氏出身已经是非常高了,做太平公主的大嫂是完全可以的,有人说出薛绍大嫂的身份后,武则天也就打消了让薛家兄弟休妻的念头。

太平公主

于是开耀元年(681年),太平公主和薛绍在万年县馆举行婚礼,当时的婚礼现场异常豪华,两人婚后也很恩爱,生有二子二女,但他们的婚姻并没有持续太久。

垂拱四年(688年),唐朝宗室李冲和李贞起兵反对武则天,薛顗参与其中,薛绍因此被牵连入狱,载初元年(689年)的十一月,薛绍被“杖一百,饿死于狱。”

薛绍死后,武则天就开始给太平公主物色新的驸马,她选中的是侄子武攸暨,但当时武攸暨是有妻子的,为了让太平公主嫁给武攸暨,武则天直接赐死了武攸暨的妻子,太平公主嫁给武攸暨以后也生了二子二女。

但薛绍和武攸暨到底不同,太平公主对他们的态度也完全不同,做薛绍妻子的时候,太平公主安安心心相夫教子,做武攸暨妻子的时候,太平公主野心勃勃参与朝政,这或许就是爱与不爱的区别吧。

网友评论

史海撷英

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