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五步十法!--- 劳动科学教育的实践方法论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发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要求大中小学开设劳动必修课。202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将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纲要》在“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方面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2021年在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指导下,教育部等四部委颁布《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简称1+X试点方案)批准了“1+X青少年劳动教育项目开发与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证书的培训评价组织联合了国内著名高校(北京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山东大学)及双高双优职业院校、知名中学如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等单位共同起草了1+X证书标准。证书评价组织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合著了证书的配套教材《劳动教育与职业发展》《劳动教育与能力评价》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
(请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官方店购买正版图书)
1+X劳动教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核心知识体系是“五步十法”,即培养具有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思维的劳动课程老师,对于劳动教育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从五个步骤,十个方法角度来训练并考核,简称“劳动教育、五步十法”,从劳动课程立项阶段的“资源整理、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现场管理、收尾与评价”这五个步骤,用十个管理工具来完成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些简单的管理工具例如思维导图、工作分解结构、团队建设、时间里程碑、鱼刺图、评价表等方法。用这样可视化、可行性的教学过程来实践一个劳动课程,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是通过“资源整理、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现场控制、收尾评价”五步,以“项目Project、问题Problem、人People”为核心的PPP实践教学方法,如下是五个步骤与十个工具组成的流程图来生动表达“劳动教育、五步十法”的知识体系。
步骤一:资源整理
"资源整理"是劳动实践教育"五步十法"中的首个步骤,在开展活动前,对所需的物质工具、场地环境、信息资料、人员分工等要素进行系统梳理、归类配置。培养学生统筹规划能力和责任意识。可使用的工具方法有思维导图、目标管理SMART等。例如“双创”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多机会。头脑风暴过后,几位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就创业项目的资源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梳理。如下思维导图所示:
步骤二: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劳动实践教育"五步十法"的第二个步骤,在资源整理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化的课程开发设计,将劳动活动转化为教育载体。可使用的工具包括活动的项目描述、工作范围分解、团队分工树状图、人员责任矩阵等。
例如学校要组织校园义卖活动,用5W2H思路详细描述后,针对课程任务进行工作分解,再给团队成员每人分配责任,不同任务人员的责任不同。分工到位、责任到人。例如用工作分解结构WBS将活动的工作范围表达如下:
步骤三: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劳动实践教育"五步十法"的第三个步骤,在确立劳动实践主题后,在实施中做好时间计划、人员分工、进度控制。可使用的工具有时间里程碑、横道图、流程图等。
尤其是活动实施思维每个时间点,工作是否按时完成?是否有人负责?精准的管理才能保障活动有效实施,才能够执行项目的开发计划,践行“知行合一”中“行”的部分。如下用华罗庚先生著名的“十分钟泡茶”横道图来表达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步骤四: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劳动实践教育"五步十法"的第四个步骤,在对活动现场的秩序、安全、效率实现高效控制,保障现场的实践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同时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可用现场人员责任矩阵、风险矩阵等工具。
例如学校的新年晚会现场气氛不佳、团队人员互相推诿,什么因素造成的?哪些因素的风险比较高?用风险矩阵来一目了然的表达。同时在大中小学的校内外活动中,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现场管理还要从十种紧急情况来普及应急处理常识,即“水火电气毒、行伤疏散急”构成“劳动安全、十险十策。
步骤五:收尾评价
"收尾评价"是劳动实践教育"五步十法"中第五个步骤,指在实践活动完成后,要进行成果整理、总结反思和多元评价。可使用工作范围核实WBS、质量控制鱼刺图、自评互评师评等工具。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需要对于劳动实践进行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价。例如学校举办了五一劳动表彰联欢会,现场反馈不佳,需要对观众抱怨的原因进行分析,用质量控制的鱼刺图来表达和反省。
2021年以来,1+X劳动教育证书评价组织完成100多期1+X证书师资培训班;有近5000名师资参训持有考评员证书,师资来自国内400多所高校和职业院校,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及新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诸多“双一流”重点院校,有国内“双高”“双优”职业院校;1+X劳动教育证书目前有超过10000名持证者,来自高校大学生、中小学教师及劳动实践基地教师,很多地方省市教委安排了中小学教师学习并持证上岗。
几年来,1+X劳动教育证书评价组织与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北京城市学院,以及云南、山西、新疆等省教育厅、地方高校和职业院校等合作,举办了“劳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劳动教育实践与战略发展”、“职业教育劳动实践”等多主题的系列研讨会。2025年引领“创新性劳动科学”主题,将劳动与科学教育置入高站位、跨领域的交流平台,迈向劳动教育战略化、专业化的科学发展阶段。
2025年,1+X证书评价组织把创新性劳动教育作为发展重点,致力于推动劳动科学及发明创造的教学体系,劳动科学不仅是AI时代发展的主题,也是科学教育、劳动教育的主题。“1+X青少年劳动教育项目开发与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2.0版本“五步十法”倡导“规范性劳动教育”,接下来证书升级3.0版本“创新性劳动科学教育”,倡导创新创造,通过劳动实践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技法及创造发明方法论,培养少年发明家。未来优秀的劳动者将以文化自信为魂、科技掌控为翼、创新创造为矛,引领时代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