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多人侵犯,女生称“自愿”,不予立案?
推荐
04-26
阅读:0
评论:0
2022年隆冬,安徽泗县医院的消毒水味裹挟着血色秘密——14岁女孩杜雨躺在手术台上,因引产大出血被迫摘除子宫。彼时无人知晓,这场惨烈手术竟撕开了更骇人的创口:胚胎DNA指向的施暴者,至今未被法律镣铐束缚。
杜雨破碎的手机里,仍存留着“男友”谭某星发送的奶茶红包记录。这个比她年长八岁的男子,用“带你见世面”的承诺刺破了少女最后的保护壳。2022年1月15日,当验孕棒显出两道红杠时,真正的噩梦才刚开始——随后的DNA检测揭穿谎言:此前五名未成年人轮奸案中施暴者的血缘,竟与胚胎毫无关联。
司法迷途:一句“自愿”背后的黑洞“他们说孩子是自愿的,说那个男人不知道她未成年。”母亲杜素媛攥着女儿被切除子宫的医疗证明,指甲在纸面刻出凹痕。更荒诞的对照发生在法庭:五名未成年施暴者获刑4-8年,而让杜雨终生丧失生育能力的“生物学父亲”,却因警方“证据不足”始终逍遥法外。
三年零七个月,杜素媛背着二十斤重的申诉材料,在司法机构的台阶上磨平了三双鞋跟。今年3月,当泗县检察院终于受理立案监督申请时,她把通知书紧紧贴在胸口,如同护住女儿残缺的人生。如今杜雨双侧卵巢萎缩、身负三级伤残,却仍在书桌前贴着政法大学照片——那是母女俩最后的倔强。
“摘掉子宫那天,小雨问我以后能不能当妈妈。”杜素媛望向信访大厅外的梧桐树,枝桠间漏下的光斑在她眼中碎裂,“如果司法不能给答案,就让我做她永不坠落的星星。”此刻,全国37个妇女儿童法律援助组织的电话同时响起,这场关于“明知年龄”的认定之争,正在撕扯整个社会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