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手李嘉诚43个港口的贝莱德,其实是中国多家龙头企业的大股东

娱乐 03-22 阅读:22305 评论:29

李嘉诚拟将43座港口卖给美国公司,并且其中还包含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在近日引起热议。

而这件事之所以会闹得如此的沸沸扬扬,还是因为港口买家的“身份”。

深扒之下才发现,这家美国公司竟还是中国多家龙头企业的大股东!

那么这个“买家”为何能一口“吃下”43座港口?他的底气是什么?

卖港口为何会引起众议

在3月初的时候,李嘉诚卖港口的消息引起了大众的讨论,毕竟种种迹象表明这次的交易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这43个港口分布于23个国家,可以说是长和这么多年兢兢业业布局的成果,但却最终以228亿美元的价格全盘兜售出去。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交易资产涵盖了巴拿马运河两端的两个港口,这两个港口对于中美两方来讲都意义重大。

巴拿马运河是全球海运网络的核心控制点,而这两个港口,就嵌在这条“大动脉”两端,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自1997年起,这两个港口的控制权便归属于长和旗下企业,多年以来,长和为巴拿马的经济贡献了不少的力量。

如今,一旦这笔交易成功,贝莱德集团将会掌握这两处“命脉”,那么全球港口控制权也会迎来一次大洗牌。

毕竟在川普再次登台之后,对这块“肥肉”那可以说是整日惦记,还企图想往中国身上泼脏水,只为了抢回来巴拿马运河,最终图穷匕见,表示为达目的不惜动用武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次交易难免引发外界对美国政治意图的猜测,美国是否试图通过贝莱德掌控这些关键港口,进而强化其在全球海运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中国作为巴拿马运河的重要使用国,一旦美国通过贝莱德掌控这些港口,中国的远洋运输和贸易安全可能面临严峻挑战。

除了巴拿马运河的港口,其他分布在亚欧美洲的港口也各自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们是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承担着大量货物的装卸与转运工作,对全球航运业的稳定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消息传出后,长和股价高开高走,市值迅速攀升,但公众和各界却对此事议论纷纷,观点不一。

对于这些舆论,长和表示这个只是“商业行为”,和其他的无关,但西方主流媒体在报道此事的时候都指出,贝莱德在出价前后与美国政府存在密切交流。

那么这个“大买家”贝莱德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什么能有实力一口气买下这么多港口?

贝莱德集团到底什么来头?

谁也不会想到在金融界鼎鼎有名的贝莱德集团,在1988年的时候只是一家规模仅10亿美元的债券投资机构。后来在创始人拉里・芬克等团队的领导下,经过十年发展摇身一变,成了全球规模数一数二的资产管理集团。

如今,贝莱德的业务十分丰富,基金、保险等领域都有涉足,管理的资产规模超万亿美元,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在2022年《胡润世界500强》中排名第127位,实力不容小觑。

随着全球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贝莱德早就盯上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并且早早地就开始布局了。

在投资方面,贝莱德的眼光很独到,广泛涉足中国的互联网、房地产、金融等多个领域。

在互联网领域,百度、腾讯控股、小米集团等科技巨头的股东名单里,都能看到贝莱德的身影。

在新能源领域,贝莱德也下了重注,比如说比亚迪,另外,像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贝莱德也有布局,可以说,贝莱德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已悄然扎根,影响力不容小觑。

一旦此次对长和港口资产的收购成功,贝莱德在全球物流和贸易领域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而李嘉诚卖港口又是为了什么呢?

这场交易最终何去何从?

现在,这笔交易仅仅处于签署协议阶段,最终能否顺利达成,还是一个未知数,毕竟商业交易往往充满变数。

不过这么多年来,贝莱德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在众多领域广泛持股,表面上看,这是商业投资的正常布局,但深入分析,我们不得不保持一份警醒。

至于李嘉诚为什么出售港口,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这或许是他基于商业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毕竟李嘉诚曾经多次提前敏锐地察觉到危机的来临,果断地抽身离开,避免了重大损失。

不过从3月20日长和发布的2024年业绩报告来看,这些港口目前的发展前景依然良好,仍能为长和带来可观的收入。

所以不少的人质疑,在国际形势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港口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这样轻易的交托给他国公司?

在网友们看来,李嘉诚作为商业巨擘,在中美博弈的敏感时期,做出这样的决策,实在难以让人理解与接受。

《大公报》更是三次发文,强调伟大的企业家应以国家利益为先,李家超、梁振英也纷纷发声。

在这场商业交易引发的舆论浪潮中,核心问题还是商人是否有国界?一直以来,“在商言商”被很多商人奉为圭臬,强调商业活动应纯粹以盈利为导向。

当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种观点过于片面,就正如梁振英的那句“没有祖国的商人只会沦为没有父母被人欺凌的孩子”,深刻地揭示了商人与国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现实世界中,商业活动从来都无法脱离国家而独立存在,一个缺乏家国情怀、只追逐短期利益的商人,或许能在一时获得经济收益,但从长远来看,其商业帝国犹如无根之木,难以长久稳固。

唯有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紧紧捆绑,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征程中,勇挑社会责任与国家担当的重担,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浪潮中站稳脚跟,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信息来源:

重磅!李嘉诚旗下长和公布:全球53个港口贡献453亿港元收入,吞吐量达8750万个标准货柜,公司净利润207亿港元-每日经济新闻

李嘉诚出售43个国际港口引发市场热议-新浪财经

世纪交易!李嘉诚228亿美元卖掉43个港口,全球港口控制权格局生变-新浪财经

228亿美元接盘李嘉诚港口!贝莱德什么来头?-新浪财经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3-23 02:20:10

    你的说法漏洞百出!就拿腾讯来说最大股东是南非报业集团,而阿里巴巴最大股东是软银!贝莱德占小米股份是2.41%。在香港可以自由买卖股票,你想做大股东也可以在市场上收购!

  • 2025-03-22 20:12:29

    国家必须要封杀李嘉诚老鬼👻

  • 2025-03-22 17:22:27

    贝莱德表面是美国财团,实质是犹太资本。 贝莱德集团创立于1988年,目前其管理的资产超过9万亿美元,八位创始人都是清一色的犹太人。华为之所以被针对,是因为华为不让犹太资本贝莱德集团入股。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的背后黑手就是犹太资本贝莱德集团,贝莱德集团是日本东电的大股东。俄乌战争最大的受益者也是犹太资本贝莱德集团,他们几乎买下了乌克兰的所有资产,联想这个买办资本背后也是他们。

  • 2025-03-23 11:48:11

    其中30几个已经被香港另一个家族买回来了

  • 2025-03-22 23:46:45

    腾讯、阿里巴巴的大股东都是外国人吧,我们的小股东只是代理人而已!!

  • 2025-03-22 19:20:50

    貝萊徳摻入華夏企業太普及,期盼我們政府肅清貝萊德在華企業股東。如曹德旺福耀玻璃,騰訊,阿里巴巴,建行,小米,平安保險,美團,網易,上海地產,京東,AI基建300億,太陽能,風能,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以上企業的第一大股東是美資貝萊德集團。

  • 2025-03-22 22:46:12

    好个屁,犹太人在全世界压榨吸血的提款机,日本核泄漏的东电公司幕后真正的犹太老板,所以美国政府才装聋作哑,假装没事人,

  • 2025-03-23 09:23:24

    没有查到李先生违法,我一个打工仔也无权评价他的行为。

  • 2025-03-22 21:20:08

    股东只分红没有决策人,港口卖给人家了就完了

  • 2025-03-22 18:15:03

    貝萊徳摻入華夏企業太普及,期盼我們政府肅清貝萊德在華企業股東。如曹德旺福耀玻璃,騰訊,阿里巴巴,建行,小米,平安保險,美團,網易,上海地產,京東,AI基建300億,太陽能,風能等以上企業的第一大股東是美資貝萊德。

  • 2025-03-22 21:43:35

    这是湾湾吧,请先学会新华字典教你的简体字

  • 2025-03-23 06:35:04

    早有人要买了,只是李贼不卖,现在美国出价比以前还低都卖了,这还不能说明它就是卖国贼。

  • 2025-03-22 19:36:45

    他们有资产在中国是好事啊,大家都有钱在对方手里

  • 2025-03-22 12:40:44

    可能你们都被老美忽悠了,先美国企业贝莱德买下李嘉诚的43个港口,然后再慢慢地把中国股东挤出去,最后纯粹是老美的了。重点是美国企业贝莱德。这次李嘉诚洗不清了。

  • 2025-03-22 22:23:24

    想方设法洗白,一码归一码

  • 2025-03-22 21:39:13

    是小米腾讯,阿里巴巴的股东,但不是华为的

  • 2025-03-22 21:15:10

    中国最容易出大汉奸卖国贼!没得法了[呲牙笑]

  • 2025-03-23 00:44:58

    我就不明白了国家是不想出钱买还是想让李嘉诚送给国家

  • 2025-03-22 18:31:23

    贝莱德投再多中国企业这些企业决策权还在自己手里,这港口卖了就是人家自己说话算了

  • 2025-03-22 17:40:40

    关于民生的多少企业是外资的?想想应该不会少。国内愿意出多少钱买这个港口吗?

  • 2025-03-22 16:26:54

    你说的这些股东都没有出来表态,别提了,贝莱德可能是美国人说了算。

  • 2025-03-22 22:38:38

    贝莱德是中国龙头企业的大股东,同时也是犹太资本,说明犹太资本已经控股了中国龙头企业,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 2025-03-23 01:25:26

    那些龙头企业?所谓的大股东占比多少?有无决策权?你倒是列个表让大家有的放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