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外情背后隐藏的真想:85%的背叛早有预谋,不是意外
推荐
04-28
阅读:15
评论:0
素材来源于网络
“他都下跪道歉了而且,我还能怎么办?”深夜,收到私讯,35岁的王女士哭诉,丈夫第三次出轨,这次更离谱,小三怀孕五个月竟找上门来,而那个口口声声说会改的男人,竟然偷偷地把学区房抵押了,准备给私生子落户。这并非特例,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2024年的数据显示:出轨者二次背叛的概率高达79%,其中61%会升级财产转移手段。你发现了吗?那些痛哭流涕,求原谅的人,手机里往往藏着更大的雷区。法院朋友透露,去年处理的离婚案中,出轨方平均隐瞒3.2个银行账户,有人甚至在道歉当晚还在给第三者转账。更扎心的是,72%的“悔改者”,他们会提前去咨询律师,接下来研究怎样能够合法地转移婚内财产。就像网友@逆风翻盘的经历:原谅丈夫后第三个月,发现他早把公司股权转给了堂弟。
素材来源于网络
总有人说“给孩子完整家庭”,可真相往往与之相反。心理咨询师李薇跟踪了100个“完整家庭”,历经十年后发现,在出轨阴影下成长的孩子,其中41%竟出现了自残倾向,是单亲家庭孩子的2.3倍。邻居刘姐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她丈夫出轨后选择了隐忍,结果儿子在高考前被确诊为抑郁症,他在日记中写道:“每天看着他们演戏,我觉得爱情比数学题还要虚假。”你以为出轨是激情犯错?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报告揭露:85%的婚外情,存在6个月以上预谋期。更可怕的是,63%的背叛者会同时发展2-3个暧昧对象。就像被曝光的某上市公司高管,用三个微信号,分别撩拨秘书,前女友和酒吧认识的女孩。情感专家张琳说得好:“这不是意外走火,而是精准扫射。”
素材来源于网络
那些劝你大度的人,不会告诉你,原谅背后有着致命的陷阱。某律所统计显示,签了悔过书的出轨者,仍有68%,在离婚诉讼中反咬对方“性格不合”。更现实的是,仅29%的受害方,能完整拿到出轨证据,多数人像读者破茧成蝶一样,眼睁睁地看着丈夫销毁聊天记录,并且还倒打一耙,说她疑神疑鬼。或许你会问:难道不存在真心悔改的人?北京师范大学婚姻课题组给出了一个较为冰冷的答案:彻底切断婚外情的出轨者仅仅占比不足12%,而且这还需要满足实时定位共享、财务透明等9项极为严苛的条件。反观那些轻易获得原谅的人,居然有92%会在半年内去试探对方的底线,就如同王女士的丈夫那样,从“偶尔应酬晚归”竟然发展到带着第三者参加兄弟聚会。
素材来源于网络
站在情感废墟上,比心软更重要的是清醒。社会学家郑烨于《亲密关系经济学》里表明:遭遇背叛之后,24小时乃是做三件事的绝佳时期——将联名账户予以冻结,把电子证据进行备份,与此同时收集财产方面的线索。这不是绝情,而是成年人最基本的风险防控。就像深圳某银行主管,陈露的做法:发现丈夫开房记录的当晚,她立刻把80万理财资金,转给了母亲。现在离婚之后,带着女儿去留学加拿大,生活得比婚前更加精彩,而且她似乎过得很轻松愉快。最后想问大家:当你发现睡在枕边的人,早就把结婚照P成他和别人的婚纱照,你会选择连夜清算共同财产,还是再赌一次人性?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或许你的故事,就是另一个人觉醒的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