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反腐利剑再出鞘 市政协副主席段成刚落马凸引关注
(北京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7月12日发布通报,重庆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段成刚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是今年以来重庆第四位被查的省部级领导干部,也是继原副市长熊雪、李明清后又一重量级官员落马,持续释放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强烈信号。
深耕本土政坛35年 曾掌舵国家级新区建设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59岁的段成刚系重庆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其仕途始于1989年,从四川畜牧兽医学院毕业后,在巴县畜牧局开启职业生涯。在重庆直辖后的25年间,先后担任巴南区委常委、渝北区区长、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等职,2016年升任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执掌这个国家级新区长达六年。
在任期间,段成刚力推汽车、电子、数字经济等支柱产业发展,曾主导引进多个百亿级产业项目。2022年1月当选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后,分管经济委员会工作,直至此次被查。其突然落马距离正常退休年龄仅剩五年,打破了"平安着陆"的侥幸心理。
年内重庆第四"虎" 开发区领域成反腐重点
段成刚被查延续了重庆政坛强劲的反腐节奏:
4月28日:重庆市政府原副市长熊雪被开除党籍,通报直指其"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
6月27日:副市长李明清官宣被查,成为二十大后重庆首名在任被查省部级官员
7月3日: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原董事长贾建国被"双开",涉工程领域腐败
值得注意的是,段成刚主政的两江新区,作为承担国家战略的核心平台,十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万亿元,土地出让规模居西部前列。其任职期间正值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土地审批、工程招投标、产业政策制定等领域权力高度集中。纪检监察系统内部人士透露,开发区因资金密集、审批权重大,已成为腐败易发高发区,2022年全国开发区领域立案数同比上升37%。
巡视利剑显锋芒 经济领域成监督靶心
此案发生的特殊时间节点值得关注。中央第四巡视组于今年4月完成对重庆的常规巡视,明确要求重点检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情况"。段成刚作为分管经济工作的政协领导,其被查恰是巡视成果的即时转化。
从中央纪委近年通报来看,经济领域腐败呈现新特征:
1. 政商旋转门:利用职权为特定企业谋取产业政策倾斜
2. 影子股东:通过代持股份、期权交易等方式非法获利
3. 金融腐败:违规干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化解
4. 涉外利益输送:在跨境投资中收受境外贿赂
有分析指出,段成刚案可能涉及土地开发、招商引资等环节的利益交换。两江新区某招商项目负责人向媒体透露:"部分项目用地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存在定向出让嫌疑。"
制度笼子持续扎紧 监督效能加速释放
段成刚被查事件具有多重警示意义:
破除"能人腐败"迷思:干部政绩不能成为违纪违法的"免责金牌"
打破"退休安全"幻觉:证明反腐没有"既往不咎"的时间界限
凸显"穿透监督"成效:对资本介入权力运作形成有效震慑
数据显示,重庆市纪委监委2023年上半年共立案查处开发区建设领域案件142件,同比增长21%。在制度层面,重庆已建立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并在两江新区试点"智慧监督"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锁定异常审批线索。
随着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深化重点领域反腐败斗争"部署的落实,段成刚案将成为观察新时代反腐战略的典型样本。这不仅是对个别违纪违法者的震慑,更是对权力运行体系的深度净化,彰显着"永远吹冲锋号"的政治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