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未来在哪?走回社会主义道路,或许是他们逆天改命的机会
现在,俄罗斯和乌克兰正在战场上打得热火朝天。
当然,谁都知道,这是俄罗斯在力抗整个西方世界;虽然打的吃力,但不得不佩服:俄罗斯人真的抗造。
不过仔细一想,总觉得这么打下去不是个办法。因为这么一直打下去,俄罗斯只会越来越弱,等弱到没有威胁时,更大的危机就来了。
俄罗斯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呢?也就是说:俄罗斯将来该怎么办才好?
俄罗斯地域横跨欧亚,但问题是,所谓国家,俄罗斯从来都是亚洲不疼、欧洲不爱。
其实,上天曾经在王朝时期,给了俄罗斯两次绝佳的机会,利用好了,俄罗斯或能慢慢和欧洲融合,再依靠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继罗马帝国之后的欧洲霸主。
但是,俄罗斯人独特的个性和作风,浪费掉上天给的机会。
基辅罗斯的王公已经斯拉夫化;但流在他们血液里的维京海盗作风没有改变。俄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国家。
历史上的欧洲是罗马帝国的天下,罗马帝国承继了希腊文明,从古希腊“维斯塔贞女”西尔维娅被狼养活的双胞胎儿子建造“七丘之城”开始的。
罗马帝国强盛时,对欧洲的其他民族,一概称为“蛮族”,而最大的“三大蛮族”就是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和斯拉夫人。
其中尤其是斯拉夫人,最为野蛮。据说这是发端于伊朗高原和古印度的一个人种,他们游牧、渔猎,顺便抢劫;而他们在抢劫得手后还要杀光俘虏,所以被斥之为“野蛮之最”。
斯拉夫人在迁徙的过程中,大体上分三个路径,向东到达东欧大平原地区的就是东斯拉夫人。这时候的东斯拉夫人还是处于蒙昧状态,既不是国家,也不是部落。
在东欧平原扎根以后,这些人直接跳过奴隶社会,建立以诺夫哥德罗为中心的类“公国”社会,进入到封建农奴制社会;
但同在东欧四处抢劫的各种游牧部落,比如佩涅切格人、德列夫利安人、哈扎尔人等,都是他们的天敌,把他们抢得没法好好过日子。
为了抵抗外族的侵略,这帮斯拉夫人贵族请来维京人留里克,请他带领卫队保卫自己。
维京人留里克的卫队非常厉害,很好的保护了这些斯拉夫人,但是,留里克来了就不走了,在这里建立了“留里克王朝”。
也就是说,维京人是早期俄罗斯人的王室,带着俄罗斯人建立了“基辅罗斯”,这是俄罗斯作为国家开始的样子。留里克死后,儿子伊戈尔还小,他就把基辅罗斯托付给姐夫奥列格。
奥列格是俄罗斯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人物,他征战四方,扩张了基辅罗斯地盘;还给伊戈尔娶了美丽、智慧、铁石心肠的妻子奥尔加。
当时,基辅罗斯东南部的土耳其,是拜占庭帝国的天下,也是当时经济最富有、军事实力最强、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
奥列格主持基辅罗斯时期,不但征伐四周的异族,还攻打拜占庭帝国;
而当时的帝国也受到南部众多蛮族的骚扰,所以对这个北方蛮族,他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给点钱财打发了事。
奥列格死后,伊戈尔也长大了,顺利接班成为基辅罗斯大公;
伊戈尔是个能打、暴躁的人,他每年9月到第二年4月,都带着亲兵外出“巡视索贡”;其实就是向众多自己的部落收税、向被征服的其他部落索要贡品。
公元941年和944年,伊戈尔两次远征拜占庭帝国,但他的船队被拜占庭帝国用“希腊火”烧得精光,搞得伊戈尔只好在公元944年与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七世签订贸易条约,不再鲁莽打仗。
公元945年,伊戈尔又外出进行“巡视索贡”,他贪心的向德列夫利安人部落索要双倍贡赋,结果暴怒的德列夫利安人把他“树裂”了。
伊戈尔被杀时,他的儿子斯维亚托斯拉夫才三岁,于是,伊戈尔能干的妻子奥尔加成为基辅罗斯的实际掌权人。
奥丽加聪明、美丽、冷静,善于计谋,她设计烧掉杀害伊戈尔的德列夫利安人,为丈夫报了仇;
她还不顾族人反对,独自到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与倾慕她的拜占庭皇帝相见,还接受拜占庭大主教的洗礼,加入了“基督教”。
等到儿子斯维亚托斯拉夫长大,奥丽加把他扶上大公宝座,自己退居幕后。
斯维亚托斯拉夫的全名是“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虽然从族系来看,他无疑是纯正的维京人,但从名字看,他已经“斯拉夫”化了。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基辅罗斯的王公,已经被斯拉夫同化;
但流在他们血液里的维京海盗作风没有改变,斯维亚托斯拉夫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一生都在打仗,并凭借征服佩切涅格人、哈扎尔人的功绩,赢得了“勇者”的头衔。
公元972年,斯维亚托斯拉夫在第聂伯河沿岸被他的宿敌佩切涅格人伏击、战死,佩切涅格人的大汗按游牧民族的习惯割下斯维亚托斯拉夫头,用头颅做了个杯子。
随后的基辅罗斯陷入混乱,斯维亚托斯拉夫的三个儿子为了“大公”位置互相残杀,最后,小儿子弗拉基米尔夺得大公之位,成为“弗拉基米尔一世”。
弗拉基米尔从小受到奶奶奥丽加的教导,又被舅舅带到北欧游荡,他觉得奶奶奥丽加信奉的宗教自有她信奉的道理;他也思考要改变罗斯的传统。
弗拉基米尔一世前半生打了无数的战争、娶了无数老婆,后来为了改善与拜占庭帝国的关系,从拜占庭吸收当时欧洲的先进文化,他向拜占庭帝国皇帝巴西尔二世求娶巴西尔二世的妹妹安娜。
这时候的巴西尔二世也被外族侵略和内部的分裂搞得焦头烂额,为了得到费拉基米尔一世的支援,不顾妹妹安娜公主的反对,同意了这门婚事。
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一世受洗成为基督教徒并与安娜公主正式结婚;在迎娶安娜公主的仪式上,弗拉基米尔一世把从拜占庭抢来的赫尔松作为聘礼交还给了巴西尔二世。
回到基辅罗斯后,弗拉基米尔一世在罗斯全境强制推行东正教,命令所有罗斯人都要接受拜占庭教士的洗礼,一个个洗太麻烦,就把大家赶到河里一起洗,这就是历史上的“罗斯受洗”。
弗拉基米尔一世迎娶安娜公主,强迫罗斯全部皈依东正教,奠定了基辅罗斯强盛的基础,基辅罗斯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弗拉基米尔一世也被称为是罗斯的“红太阳”。
实际上,弗拉基米尔从小受奶奶奥丽加教诲,是有坚韧雄心的,他知道拜占庭帝国已经日薄西山,早有把罗斯与拜占庭整合成一个巨大帝国的念头。
但是,罗斯的变化也仅限如此,弗拉基米尔一世死后,罗斯变得更加分裂;由于弗拉基米尔12个儿子争夺王位,基辅罗斯陷入到更加松散的状态,各个小公国也更加独立。
安娜公主和弗拉基米尔一世生的两个儿子鲍里斯和格列布都在兄弟内讧中被杀死,俄罗斯向拜占庭更进一步的可能就此断绝。弗拉基米尔一世的美好想法就此断送。
最后,还是弗拉基米尔与第一任妻子罗格涅达生的两个儿子更加有成就:大儿子伊贾斯拉夫成为波洛茨克王公;二儿子雅罗斯拉夫继位成为雅罗斯拉夫一世,后世称为“智者”。
而这两个人,前者由于过分独立,造成波洛茨克公国的后世王公做事不计后果,无故杀死本没有攻打罗斯想法的蒙古使团,羞辱成吉思汗的使者,给罗斯招来灭国之灾。
后者继位后,虽然不断改革罗斯内部制度,但他的办法始终没有跳出罗斯旧的传统,只是进一步固化农奴制,让后来人即使想改革也寸步难行。
1240年,蒙古铁骑踏平基辅,基辅罗斯灭亡,俄罗斯变成蒙古的殖民地。
由于蒙古人是军队进入,也没有统治这么大国家的经验,所以,他们只在乎“按时纳贡、绝对臣服、初夜权”三件事,其他的还让罗斯的公国自己管理。
所以,俄罗斯在被蒙古殖民统治期间,不但不能和拜占庭帝国进一步加强融合,成为欧洲继罗马帝国之后的另一个文明载体,反而变得更弱。
总之,安娜公主嫁给弗拉基米尔一世,只在宗教上让俄罗斯接受东正教,其他的方面没有改变;而东正教还成为欧洲天主教排斥俄罗斯的理由。
索菲亚公主嫁到俄罗斯,也没有改变俄罗斯。时间来到1453年,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拜占庭帝国灭亡;皇帝的弟弟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逃亡罗马,寻求天主教会的庇护。
拜占庭帝国虽然灭亡了,但它毕竟是东罗马帝国的正宗,所以逃到罗马教廷的公主索菲亚就是欧洲各国王公梦寐以求的求婚对象。
1440年出生的伊凡三世无疑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大公”,他1462继位,有复苏强大罗斯的愿望,也在处处展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1472年,伊凡三世的原配玛丽娅去世,而拜占庭末代公主也在罗马教廷长大。教廷和索菲亚公主不约而同看到了美妙的联姻:索菲亚嫁给伊凡三世。
教廷希望通过嫁公主的方式,让莫斯科大公改信天主教,并抵挡奥斯曼帝国对西方天主教的进攻;
而索菲亚公主想的则是借助莫斯科大公国力量,打败奥斯曼帝国,夺回君士坦丁堡。
1472年,索菲亚公主怀抱着珍贵无比的拜占庭帝国双头鹰徽来到莫斯科,嫁给了伊凡三世;陪她一起来到莫斯科的,还有拜占庭帝国许多学者、工匠,以及众多书籍、艺术品。
伊凡三世接受了拜占庭帝国的图腾:双头鹰徽,并把它融入到罗斯的标志,使用至今;
同时,伊凡三世还有把罗斯建成为“第三罗马帝国”的想法,自己称“凯撒”实在不好,就叫“沙皇”吧。
但是,伊凡三世是不会接受罗马教廷和索菲亚公主要求的,给教廷出力抵挡奥斯曼帝国,他不干;为索菲亚公主去恢复拜占庭,也非他所愿。
伊凡三世为了让后代继续俄罗斯内部传统,不要多事,还特别规定:自己和索菲亚公主生的孩子不能继承莫斯科大公的位置。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伊凡三世最后还是被拜占庭公主索菲娅算计,她发动宫廷政变,搅乱了俄罗斯王位传承,最终,她和伊凡三世生的儿子瓦西里夺得政权,成为瓦西里三世。
瓦西里三世通过政变夺取大公位置,但他和伊凡三世一样,秉持的都是“统一俄罗斯”的想法:想急切地把俄罗斯从蒙古殖民的状态恢复过来。
所以,瓦西里三世的一生也是不断打仗,激烈地对外扩张;时代根本没有给他改变俄罗斯、延续拜占庭的机会。也就是说,索菲亚公主嫁到俄罗斯,也没有改变俄罗斯。
“和俄国人握手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防着它趁机掰断你的手指!”瓦西里三世死后,接班的是更加残酷无情的“伊凡四世”,历史上有名的“伊凡雷帝”,他把权力更集中地抓在手里,也是不断扩张,根本没有和周边国家搞好关系的想法。
伊凡四世实在是太过暴躁,打人下死手,连他自己唯一的儿子都被他打死,搞得留里克王朝到他这里绝嗣。经过一段混乱的过渡期,俄罗斯进入到罗曼诺夫王朝。
其实,不管是选择哪一个宗教,俄罗斯都是欧洲的一部分;但是,两个拜占庭公主嫁到俄罗斯,都没有让俄罗斯与欧洲更进一步,反倒让俄罗斯与欧洲渐行渐远。
两个拜占庭公主,都没让俄罗斯与继承罗马帝国辉煌的拜占庭结缘;虽然俄罗斯也说自己是“第三罗马”,但他们王朝血液里流淌的北欧海盗基因,与罗马帝国的文化格格不入。
罗曼诺夫王朝时期,欧洲由大航海时代进入殖民时代;工业革命也蓬勃发展,欧洲国家迅速成为列强,俄罗斯也搭上了工业革命的班车,成为列强之一。
但俄罗斯没有改变自己的性格,还是不断扩张,让欧洲在本来不信任他们的基础上,又对他们生出厌恶和戒心。
“和俄国人握手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防着它趁机掰断你的手指!”这句欧洲谚语说明了一切。
1917年,罗曼诺夫王朝倒台,苏联建立,这是上天再一次眷顾俄罗斯。
因为俄罗斯从一开始建立留里克王朝,就是从部落时代进入到封建的农奴社会;而两个王朝都没办法跳出这个农奴制,国家搞得一团糟,一直处在“屡败屡战”的战争之中。
当欧洲国家早就进入资本主义,东方国家也没有农奴,而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俄罗斯还是农奴制,国家打仗都是农奴带武器从军。
这种军队是没办法好好打仗的,所以,他们的战争都是漫长的、拼消耗的“赖皮战”;即使取得的一些胜利,也是他们拼国家战略实力获得的,最有名的是“大北方战争”和“克里米亚战争”。
苏联的建立是俄罗斯民族的又一个机会,他们本来可以很好地融入欧洲,也可以很威风地矗立于世界。
但是,还是“身体本能里的冲动和无法克服的自卑”,让俄罗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顺便败光了苏联时期攒下的巨额家财,给美西方做了嫁衣。
苏联解体后的一地鸡毛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列宁在苏联初期的收缩、保守是对的,他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避免了俄罗斯更大的消耗;
他还放弃沙俄侵占的外国领土,缓和了和周边的关系。连不喜欢沙皇俄国、苏联的欧洲都改变了看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接受了苏联。
其次,苏联的建立,从意识形态来讲是高于资本主义阶段的。但在1924年列宁去世之后,苏联走上了类似沙俄的对外扩张之路。
苏联在1939年为了获得临海的芬兰土地,打了一场丢光脸面的“冬季战争”。
苏联在战争中惨胜,如愿获得芬兰领土,但这场战争让欧洲丧失了对苏联最后一点信任,连带着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充满了恐惧。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苏联本可以和德国和平相处,让希特勒在欧洲折腾。
但斯大林既不愿放弃本不属于自己的北欧、也不愿意放弃虚无缥缈的巴尔干势力范围,他什么都要,招来了德国的嫉恨,也把苏联带入二战。
二战结束,苏联是战胜国,但从结果看,苏联所有的付出,都成为美国和欧洲建立新的世界规则的垫脚石。
如果苏联不打“冬季战争”,苏联和欧洲关系不会急剧变坏,并且,这场战争实在没有多大意义;
如果苏联避开二战,让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打去,二战后的结果将是另一个样子。
第三,即使这样,二战后的苏联如果好好搞自己的社会主义,而不是对远东抢来的土地猜忌担心、对中国东北利益贪婪觊觎、对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东欧国家近乎“殖民”似的控制,苏联也不会在冷战中被打得千疮百孔,突然坍塌。
实际上,苏联的社会主义,只是沙俄的一个变种:国家从农奴制变成社会主义,跳过了资本主义这一关;如同当年的俄国直接从近乎原始的部落社会进入农奴制的留里克王朝,跳过了奴隶社会这一阶段。
苏联浪费掉了难得的机会。从建立开始,他们就没有认真对待自己社会跃升带来的问题,还是和沙皇俄国时一样,贪婪地对外侵略、肆意地占领别国领土、不断地透支大国信用。
如果苏联能够建立合理的社会主义国家价值目标;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取向;建立进步的社会主义个人价值准则。苏联只会越来越强。
普京还有多少年才能做到这一点呢?1991年,苏联解体,剩下疲弱不堪的俄罗斯联邦。解体后三十多年,俄罗斯先是不顾一切地、甚至是卑微地、讨好的靠近美西方国家,以为这样,就可以让俄罗斯回归“欧洲”。
但是,现实让俄罗斯人失望了,普京不得不重新考虑俄罗斯民族新的方向;他建立“统一俄罗斯党”,带领俄罗斯开始了新的摸索。
需要注意的是:“统一俄罗斯”这句话,曾经是伊凡三世和瓦西里三世的口号,他们用这句口号,极力恢复被蒙古统治后支离破碎的俄罗斯。
“俄乌战争”是俄罗斯在新的国家道路、民族方向遇到的第一个大坡,不管战争结果如何,俄罗斯寻求新的方向已经是没法改变的事实。
苏联解体后的经历说明,俄罗斯和西方和解将是“死路一条”;现在的“俄乌战争”也说明了,在今天还用沙俄时期的思维处理问题,俄罗斯也将是死路一条。
将来怎么办呢?对俄罗斯来说,重新回到苏联是不可能的事;
但俄罗斯联邦走回社会主义道路,也许是俄罗斯“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唯一机会。
只是,普京还有多少年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网友评论
-
2023-03-23 21:19:05
做梦吧,类似斯大林的政治家是一个民族多少年的积累才出现一个,至于普京,估计他的一块手表都是斯大林全部身家的n倍(n>100),指望他?
-
2023-03-19 07:17:49
别人好好的,瞎操心
-
2023-04-12 19:23:19
各国抛弃的东西只有这里裹上金箔供起来
-
2023-03-25 21:36:16
连亚当·斯密都认为同情才是人的本性。阶级立场和阶级存在不一定是统一的。剑桥五杰:“心向共产,谈何背叛?”
-
2023-03-19 08:55:47
要恢复苏联容易,直接解体崩溃就做到了[笑着哭]
-
2023-04-03 02:50:30
从叶利钦到现在的普京真的走的是民主道路吗?梅普二人转玩了几十年问过俄罗斯的选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