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后签字,李嘉诚命运已定?二公子赴京参会,李家补救机会来了

国际 03-27 阅读:985 评论:0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25年3月26日,距离李嘉诚家族旗下长和集团与美国贝莱德财团签署巴拿马港口交易协议仅剩7天。

李嘉诚

这场价值227.65亿美元的“世纪交易”不仅关乎全球海运咽喉的控制权,更将李嘉诚推至“爱国商人”身份拷问的十字路口。

李嘉诚

然而,李嘉诚的次子李泽楷前往京城,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举动,似乎为这场风暴增添了一丝微妙转机。

“巴拿马时刻”

自从1月7日,特朗普表示:出于“经济安全考虑”,不排除美国会动用“经济和军事胁迫”手段夺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

特朗普

大家都以为特朗普是“口出狂言”,毕竟在1997年,李嘉诚以“超国民待遇”条款从美国企业手中夺得经营权。

想要拿回去哪有那么容易,可没想到还是低估了李嘉诚,在3月4日,李嘉诚旗下的长和实业宣布与美国贝莱德财团达成协议。

正在通过运河的美军航母

此次交易涉及长和旗下和记港口集团80%的股权,覆盖全球43个港口的199个泊位,总资产价值达227.65亿美元。

如果交易完成后,长和将获得超过190亿美元的现金收入,相当于其市值的八成以上,而在这其中有两个港口最为重要,那就是巴拿马运河太平洋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大西洋端的克里斯托瓦尔港。

这两大港口每年服务约1.4万艘船舶,控制全球6%的海运贸易,中国21%的集装箱货物依赖此航道。

如今却在特朗普政府“武力收回运河”的威胁下转售贝莱德财团,后者与美国政府关系密切,被外界视为美国“夺回运河”战略的资本推手。

特朗普

也有人认为长和近年来面临港口业务收入占比下滑与净利润压力的双重挑战,此次套现可显著优化资产负债表,缓解现金流压力。

然而,中国国务院港澳办罕见转载《大公报》评论,直指该交易“涉嫌出卖民族利益”,香港特首李家超亦强调“任何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暗示官方对战略资产流失的隐忧。

这一时之间把李嘉诚推上了风口浪尖,有人分析美国贝莱德财团的介入,被视为华盛顿“港口武器化”战略的一环。

美方可能通过提高中国货船通行费、限流或政治附加条款,削弱中国贸易竞争力,例如,巴拿马政府2024年退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此次交易进一步削弱中国在拉美的基础设施布局。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部分人还把李嘉诚的此次行为贴上了“卖国”标签,只不过巴拿马交易与和记港口交易的基本和关键条款原则上也已达成,只要在最终文件确认就可以了。

相关的文件将会在2025年4月2日或之前签订,这就说明李嘉欣现在进退两难,此次交易若终止,李嘉诚需承担巨额违约金,并面临美国制裁风险;若完成,则可能失去中国市场的政策红利。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3月23日,李泽楷现身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与苹果CEO库克、三星掌门人李在镕等全球商业领袖同台。

尽管论坛议程未公开提及港口交易,但其参会时机与长和股价暴跌及舆论风暴高度重合,被外界解读为李家向北京释放缓和信号。

但是也有人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按照以往来看,李泽楷并不是第一次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此次有可能也就是跟之前一样,来这进行交流的。

并且就算是李嘉诚想要派人来北京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那也是需要大儿子李泽钜来的,毕竟他是长和集团的接班人。

李泽钜

在看李嘉诚的国籍,已经变成了加拿大,所以,对于他在商海里沉浮多年的富商来说,很有可能眼里只有赚钱。

无论4月2日李嘉诚是否落笔,这场交易已暴露全球化资本家的终极困境:在民族主义与地缘冲突加剧的时代,商业利益与国家忠诚的边界愈发模糊。

李泽楷

李泽楷的北京之行或许为李家争取到喘息空间,但最终抉择仍需权衡190亿美元现金与在华千亿资产的长期价值。

值得玩味的是,长和在交易公告中强调“与政治无关”,但其年报却直言“港口是各国政府控制的关键资产”,这种矛盾恰是李嘉诚式商业哲学的缩影:在商言商,却又难逃政治裹挟。

李嘉诚

此刻,这位96岁的商业巨擘或许正重温其经典语录:“永远不要赚最后一个铜板。”而这一次,最后一个铜板的代价,可能是历史评价的彻底改写。

信息来源:

原文记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03月06日关于:李嘉诚,突发!卖掉43个港口,价值1657亿元!

原文记载于金融界2025年03月23日关于:正值抛售巴拿马港口事件敏感时刻,李嘉诚次子“小超人”李泽楷现身北京,出席高层重磅论坛

原文记载于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年03月05日关于:中国长江和记公司与美国财团达成协议,拟售涉巴拿马港口公司九成股权

标签:李嘉诚长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