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可能提前离职,急流勇退的背后是一场注定失败的革命
马斯克可能提前离职,这个理想主义者终究抵不过现实的摧残!马斯克急流勇退的背后是一场注定失败的革命。
以马斯克为首的科技工业资本,即便有特朗普的帮助,想要战胜有金融、医药、舆论集团共生互助的军工资本也需要漫长的斗争,想要短期获胜绝无可能。要知道,马斯克进入政府效率部门,他属于“特殊政府雇员”,这个雇员每年任期不得超过130天。这种设计本为防止总统滥权,却让马斯克的改革沦为“百日维新”。即便特朗普声称“极力挽留”,但法律红线无法突破,或许明年才能继续聘用了。
短短130天能做什么呢?要知道,即便特朗普也只是资本的傀儡,即便有他的支持,马斯克想要完成自己1万亿美元联邦赤字削减目标的宏图大业也无法在短时间完成。所以我们才看到马斯克从一开始就很急,很高效,但是国际开发署、FBI这些家机构说白了也只是资本最底层的马仔。马斯克可以减少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支出,但是真减少了一万亿,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失去饭碗。
两个月前,马斯克还以“硅谷钢铁侠”的姿态高调入驻白宫,誓言用商业逻辑“电锯式改革”臃肿的联邦机构。裁员10万人、关闭428个部门中的329个、用AI监控政府开支、甚至公开质疑国会议员“年薪20万美元却坐拥2000万美元资产”的财富谜团。然而短短60天,这场被马斯克自诩为“独立战争以来最大政府变革”的运动,却在资本与权力的绞杀中濒临溃败,最终落得草草收场的地步。
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既得利益者都是一群有权力、有财富又有丰富资源的群体。想要动这一群人本身就面临巨大的阻力。另一边,在特朗普的任上,马斯克旗下的企业接到的国防订单激增36%,这极大蚕食了军工集团的市场份额。所以,马斯克其实面临商业和权力的双重挤压,这种级别的战争对于政治小白的马斯克而言有深深的无力感。
要知道,民主党及其背后的大资本,有钱、有丰富的政治资源,还有有广泛的支持者。这些民主党基本盘的群体如果集体发力,那足够马斯克喝一壶的。相比于兼职一样的政府职位,马斯克的特斯拉和SpaceX才是他的心头宝。现在大资本正在商业和舆论层面疯狂打压马斯克的这两个企业。
首先是现在华尔街金融资本在疯狂做空SpaceX,高盛、瑞银等机构通过渲染SpaceX技术瓶颈和竞品优势,制造估值泡沫论调。2025年3月数据显示,关联企业特斯拉市值单日蒸发1500亿美元,直接影响SpaceX融资能力。从我们正常认知角度,马斯克所谓的火星移民只是一个资本编织的梦。而另一边,波音在近几年的航天业务被马斯克的SpaceX大规模蚕食,波音也在雇佣游说团体推动立法限制商业航天税收优惠,并且避免航天业务被单个企业垄断。对SpaceX来说,它的业务领域没有像样的竞争者。
但是特斯拉就不同了,今年二月,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同比腰斩。而且由于特朗普及其核心幕僚近期对欧洲的傲慢和偏见,欧洲对于美国的不满延伸到了特斯拉身上。特斯拉德国市场销量暴跌70%,在整个欧洲的销量雪崩。在马斯克入主政府效率部门后特斯拉被大量资本做空,而且全美爆发“打倒特斯拉”运动,门店遭打砸、车主隐私泄露等问题极大打击了投资人的信心。今年以来,特斯拉市值蒸发7000亿美元,投资人怒斥其不务正业。
马斯克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显得十分为难,他希望对美国这个已经病入骨髓的身体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自己的大后方又岌岌可危。
现在尽管特朗普极力支持马斯克,但是所遭受的阻力也越来越大。当马斯克质疑议员财产来源时,两党罕见联手施压特朗普,要求限制效率部门的权力。这些议员说白了不是美国大资本就是大资本的代理人,触碰了议员等同于触碰了大资本的底线。另一边,国务卿鲁比奥公开抗议其越权,白宫幕僚长指责其破坏行政伦理,马斯克在白宫已经步履维艰。
总的来说,马斯克的溃败绝非个人能力不足,而是现代资本主义体系“免疫排斥”的必然结果。
现在马斯克要提前辞职了,马斯克在辞职声明中强调“核心任务已完成”时,效率部门的官网数据却显示仅节省1300亿美元。如果真的给马斯克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权限,要省下一万亿并不是难事。
也就是说,大资本的矛盾之处就在这里,美国大资本既想要解决美债危机避免美元崩盘,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利益受一丝一毫的影响。毕竟大资本自己知道,大资本就是美债危机的始作俑者,要解决美债危机就是要斩断大资本从政府的获利通道,这本身是相互矛盾的。
所以,节流这条路走不通,而依靠军事能力的掠夺、依靠金融能力的美元潮汐收割都已经不那么好使,开源这条路现在也已经走不通了。
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结局非常明了,就是只会在大资本的贪婪中走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