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试爆“非核氢弹”,威力大还没污染,1000度高温烧毁目标
近日,一条关于中国成功试爆“非核氢弹”消息引爆网络。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科研人员在某试验场引爆一枚2公斤爆炸装置,瞬间释放大火球温度超过1000度,持续时间长达2秒以上。用爆炸威力换算,相当于同等质量TNT炸药的15倍,不过这枚爆炸装置没有采用核材料,也没有发生核裂变链式反应,媒体称之为“氢基爆炸物”。
仅就爆炸威力来判断,这款爆炸装置实力不容小觑,搞不好还是突破性的产物。毕竟挂了一个“非核氢弹”名称,也可以视为威力等同于核武器,实际上又不产生核污染的绿色常规武器。严格来说这是一种以氢气为基础的爆炸物,它的出现如果真实可靠,那么不仅意味着中国在常规武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也有可能彻底改变未来作战模式。
甚至有网友将它视为战略威慑底气,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承诺,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可以实现替代。当然这种说法更多是臆想,所谓“非核氢弹”新型爆炸装置,实际跟核武器毫无关联,它是基于氢化镁材料打造的化学爆炸装置。在常规炸药触发下,氢化镁能够瞬间热分解,释放出大量氢气并引发剧烈燃烧,同时形成持续高温火球。
其实氢化镁工作过程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热分解反应释放大量氢气,其次燃烧反应释放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剧烈反应,然后产生持续高温火球。和传统TNT炸药依靠冲击波杀伤不同,这种爆炸装置更偏重于持续热效应,也就是用高温摧毁一切。2公斤氢化镁装置产生的爆炸威力,相当于30公斤TNT炸药,而且热效应覆盖范围是TNT的15倍。
试验中爆炸后的燃烧持续2秒,相比传统爆炸能够瞬间产生冲击波,能量爆发时间越短威力越大。显然这种爆炸装置更像燃烧弹,或者一种新型温压弹,瞬间吸取周围空间氧气,通过高温高压以及窒息方式迅速消灭敌方人员。相比传统新型“氢弹”体积更小,威力却更加强大,可以瞬间消灭掩体中的敌军。而且它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研制新型反舰导弹、航空炸弹,甚至作为新式燃料推进剂等。
比如将反舰导弹弹头换成氢化镁战斗部,针对现代军舰普遍使用的铝合金上层建筑,可以在命中瞬间产生持续高温烧穿熔化。以美军阿利·伯克级为例,舰桥采用铝合金在800摄氏度下将丧失结构强度,持续燃烧还可以让高温通过通风系统进入舱室,舰内人员将直接丧失战斗力。此外也可以研制氢化镁小型炸弹,由无人机、战斗轰炸机,或者轰炸机携带投放,对机场、高价值军事目标实施打击,产生的高温可以烧穿一切。
如果将氢化镁作为推进剂,可以使鱼雷航程成倍提高,不仅可以打的更远更快,还可以有效规避声呐探测。此外现代电子设备、轻型装甲、地下工事等,对这种持续无孔不入的高温完全没有抵抗力,再加上成本仅为传统温压弹的千分之一,可以说它是最便宜的“非核氢弹”。未来如果从试验室走向装备,那么网友说的“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因为我们有更强大的常规武器”,或许真的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