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夫妻卖护肤品,身家440亿
作者:信瀚
来源:正商参阅(ID:zhengshangcanyue)
陕西首富又换人了。
只不过这次,没有煤老板的“资源神话”,也没有互联网的“烧钱故事”,而是一对只有211高校背景的教授夫妇。
近日,一条消息震动陕西商界。西北大学新任副校长范代娣夫妇,以440亿身家登顶陕西首富,超越陕西前首富光伏巨头李振国夫妇,成为该省近20年来首位非资源型首富,且这一数字远超2024年胡润百富榜中两人245亿元的财富估值。
这个身份反差强烈的新闻迅速刷屏,一位大学副校长家族,为何能坐拥近千亿商业版图?更令人惊叹的是,其商业版图横跨“医药生物”与“航空航天”两大硬核领域。
她和丈夫严建亚控制的巨子生物市值突破773亿,旗下“可复美”成为医美爆款;三角防务市值147亿,为国产大飞机锻造“钢铁脊梁”。而她的女儿严钰博,29岁便跻身高管,手握CFA等金融证书,年薪从14万跃至36万。
尽管范代娣在4月出任西北大学副校长前,已陆续退出上市公司职务,但仍通过离岸信托架构间接持股。
借用评论区网友一句话那就是:太牛了,原来校领导是主业,首富才是副业。
01
美妆界的华为
范代娣的财富起点,是一瓶“胶原蛋白”。
那是她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全球首款“类人胶原蛋白”。彼时,传统胶原蛋白依赖动物提取,不仅成本高昂,还存在排异反应风险,而范代娣团队通过重组DNA技术,让微生物“代工”生产出与人体高度兼容的胶原蛋白,一举填补行业空白。这一发明,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更为范代娣夫妇日后的商业成功埋下了伏笔。
这项技术,诞生于一间40平米的实验室,设备是东拼西凑的二手货,科研启动资金仅有5000元,连发酵罐都是借来的。然而,正是这瓶实验室产物,在25年后撑起了一个市值近千亿的“医美帝国”——巨子生物。
技术突破仅是第一步,商业化之路更为坎坷。2000年与丈夫严建亚共同创立巨子生物后,范代娣发现医用敷料审批周期漫长,公司连续数年零收入,一度靠夫妻积蓄维持运转。
转机出现在2009年,当团队攻克量产难题后,他们将技术转向护肤领域,推出了“可丽金”品牌,主要功效为抗衰、皮肤保养及修护。2011年,又推出了械字号面膜品牌“可复美”,成为国内首款获批二类械的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单片售价高达40元,是普通面膜的5倍。
这一决策,精准踩中中国医美市场爆发期,借助“医用级”概念和直播带货红利,可复美在2024年狂揽45.4亿元营收,占总收入的82%,其明星单品“胶原蛋白敷料”成本仅3.6元,售价却达32.2元,毛利率直逼茅台。“可复美”和“可丽金”两大品牌为巨子生物贡献了95%以上的收入,被称为“美妆界的华为”。
2019年起,巨子生物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胶原蛋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全球产能最大。
2022年港交所上市后,巨子生物市值一度突破750亿港元,范代娣夫妇通过家族信托持有56.5%股权,仅2024年分红便超13亿港元。如今,巨子生物的产品遍布全国,上千家医院、药房都在用,千万患者受益。
尽管范代娣在2023年辞去公司职务、2024年底退出关联企业三森实业,以“首席科学官”身份转向西北大学副校长职位,但根据巨子生物最新股权披露,范代娣与丈夫严建亚仍通过家族信托(FY Family Trust)持有巨子生物约56%的股权,该信托架构自2022年上市前即已成立,并通过多层级股权安排实现对企业的控制。
此前招股书显示,范代娣夫妇在IPO前,通过信托及关联实体合计控制62.02%的投票权。
然而,这对学者夫妻的商业野心,远不止于此。
02
为国产大飞机C919供货
范代娣与严建亚的故事,始于西北大学。
她和丈夫,都是西北大学化工系出身,一个博士毕业后回校任教,一个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作为化工系的两人因学术结缘,又因商业腾飞。
1984年,范代娣考入西北大学化学工程系,7年后留校攻读硕士并南下华东理工攻读博士,成为我国生物化工领域首位女博士。严建亚则于1988年本科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两人因学术结缘,共同在西北大学简陋的实验室里埋下了商业帝国的种子。
与妻子范代娣的“医美赛道”不同,严建亚的创业轨迹,则指向了更“硬核”的领域。
这位1988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的青年教师,在1994年转入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的经历,为其日后创立三角防务埋下伏笔。
2002年,他创立三角防务,专注航空锻件制造,在西北大学化工系实验室之外的战场,打出了另一片天地,为航空、航天、船舶和兵器等领域提供服务。
严建亚以化工背景,跨界攻坚航空锻件制造,用数年时间突破“等温精密锻造”技术,将钛合金锻压精度控制在0.02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四分之一,这项突破不仅让国产大飞机C919的起落架系统70%锻件实现自主供应,更推动公司建成国内首台4万吨模锻液压机,其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2019年创业板上市时,三角防务创下7轮融资,累计金额超9亿元的纪录,西安国资、朱雀投资等机构争相入场。严建亚、范代娣夫妇通过直接、间接持股超20%,掌控着公司话语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角防务的技术优势不断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从2019年到2024年,三角防务的营收从相对较低的4.8亿元迅猛增长到21.7亿元,净利润也从1.2亿大幅提升至5.3亿,毛利率更是稳定保持在45%以上。
当前,公司市值基本稳定在143亿元左右,其95%的产能利用率支撑着23亿元军工订单,主要客户涵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工业集团等国防龙头企业,前五大客户贡献98%营收。凭借硬核技术,三角防务不仅成为商飞核心供应商,还成功打入波音787、空客A350的全球供应链。
其研发费用率虽低于国际同行水平,长期维持在3%,但其掌握的13项军工专利已形成护城河。
03
学霸接班人年薪36万
不同于传统“富二代”的空降式接班。
30岁的女儿严钰博,作为家族唯一继承人,其履历堪称完美:多伦多大学双学位、UCLA硕士、两年考4个金融证书。可以说,她的成长路径,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严格规划和精心培养。
2018年从多伦多大学金融经济学与统计学双学位毕业后,她并未直接进入家族企业,而是选择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应用经济学硕士,2019-2021期间又密集考取了基金从业资格、董事会秘书资格等四项专业证书。
从海外名校的学术训练,到资本市场的准入资质,每一步都精准踩在家族企业的战略节点上。当同龄人还在投行或咨询机构积累经验时,她已具备连接学术研究与资本运作的双重能力。
这种看似常规的职业准备背后,实则暗含家族对复合型接班人的长期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这位“学霸接班人”的职场起点,始于2018年硕士毕业后的“回家打工”。加入巨子生物后,她并未立即涉足核心业务,而是以“打工人”身份出任上市公司董秘,先从董事会秘书岗位切入,2023年才正式加入家族财富版图的核心圈层,委任为执行董事及公司首席产品官。彼时,一度还引发外界对巨子生物“二代接班”的部分猜想。
真正让外界侧目的,是她在2024年的一系列动作。当家族持股的分红达13亿港元时,她放弃了单纯的财务投资路径,选择以执行董事身份深入企业运营,年薪从初入时的14万跃升至36万。
这种“低薪高责”的安排,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家族企业传承的典型策略,既通过实务岗位锻炼能力,又避免过早暴露财富传承意图,引发舆论反弹。
作为范代娣夫妇的独生女,严钰博的特殊身份在工商信息中早有伏笔。
巨子生物上市招股书披露,其控股股东为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Juzi Holding Limited,而该实体最终由FY Family Trust(范氏家族信托)全资持有。尽管严钰博未直接出现在股东名单中,但信托条款通常会将直系亲属设为受益人,这意味着她实质上与市值878亿元的上市公司产生强关联。
这种“隐身式继承”在A股市场并不罕见。据统计,A股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实控人家族采用信托架构进行代际规划,既能规避遗产税风险,又能保持控制权稳定。
更微妙的是权力交接的时序设计,2025年4月范代娣升任副校长前夕,严钰博正式接任执行董事。当下,她或许既要承受“首富之女”的审视压力,又需证明自己不是躺在家族功劳簿上的“幸运儿”。
眼下真正的考验在于,当范代娣夫妇的商业版图横跨生物科技与军工制造两大高技术壁垒领域,独生女能否驾驭这种复杂性?
未来,精英教育的赋能效应,究竟能持续多久,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