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军百万之众,仅这四人堪称猛将,他们都是谁?

推荐 05-03 阅读:7 评论:0

在《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里,东汉末年堪称一段风云变幻的乱世。那时皇帝年幼,外戚与宦官交替把持朝政,致使朝廷腐败不堪,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张角创立太平道,大肆宣扬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的口号,获得了众多普通劳动人民的热烈拥护,信徒多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一时间成为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并于公元 184 年揭竿起义,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黄巾军起义。

虽说黄巾军起义很快就被皇甫嵩、董卓、曹操、刘备等人镇压下去,但残余势力仍在地下活动,时不时出来搅和一番。黄巾军人数少则数十万,多则百万之众,不过大多是乌合之众。真正能称得上猛将的,也就只有四人。这四人究竟是谁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

管亥:能与关羽大战数十回合的猛将

管亥,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他在黄巾军中的武力值可是相当高的。他曾与关羽大战数十回合,最后才被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斩于马下。当时,管亥率领数万黄巾军攻打孔融驻守的北海郡。北海相孔融乃孔子的二十世孙,平日里舞文弄墨还行,可对于带兵打仗实在是不怎么在行。他听闻黄巾军大将管亥带着数万人马前来,顿时就慌了神,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抵抗。

好在太史慈主动请缨,出城斩杀了黄巾军部将宗宝后成功突围,向刘备求援。刘备随即带着关羽、张飞赶赴北海城下。关羽与管亥这两位猛将就此展开对决,两人大战数十回合,最终关羽技高一筹,一刀将管亥斩落马下。关羽之勇猛,华雄、颜良、文丑三人可是深有体会,他们都被关羽轻松秒杀。而管亥竟然能在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下坚持数十回合才被杀,由此足以证明管亥绝非等闲之辈,那可是相当有实力的。

周仓:为关羽扛刀的忠义之士

周仓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人物,原本是地公将军张宝的部将。张宝死后,他便和裴元绍一起落草为寇。要说周仓的战力,就不得不提他与赵云的那一战。裴元绍被赵云瞬间秒杀,而周仓虽然被赵云连胜数次,还身中三枪,却奇迹般地没有被杀。赵云在三国 24 名将中排名第三,一生斩杀过无数战将,周仓却能在他的枪下保住性命,这说明周仓的武功还是不错的,起码他的抗打击能力相当强。

后来周仓归顺关羽,成为了关羽的扛刀手,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力大无穷。还有一次,他在水中激战并生擒了悍将庞德,这一战绩足以让他吹嘘一辈子了。

廖化:蜀汉的 “活化石”

在演义中,廖化的形象与正史上有所不同。他和周仓一样,原本也是黄巾军部将。黄巾军起义失败后,他聚集了五百人,靠打家劫舍为生,后来归顺了关羽,成为关羽的得力助手。廖化这个人有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的寿命特别长。从黄巾军时期他就开始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张角死了,他还活着;关羽死了,他依旧健在;刘备、诸葛亮相继离世,廖化还是顽强地活着,一直活到了蜀汉灭亡的那一刻。

民间有句话叫 “蜀汉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能在残酷的战场上存活这么久,足以说明他有着独特的保命本领,能够在一次次险象环生的战斗中死里逃生。说他是三国的 “活化石”,一点儿也不为过,同时他也称得上是一员福将。

何曼:与曹洪大战四五十回合的步战猛将

何曼是何仪的部将,他有一个听起来特别霸气的绰号 ——“截天夜叉”,是黄巾军著名的将领。他最辉煌的战绩,便是与曹操手下大将曹洪大战四五十回合,且不分胜负。当时曹操带兵前往颍、汝一带平定黄巾军,何曼出阵挑战,与曹洪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步战。两人大战数十回合,始终难分高下,最后曹洪使出拖刀计,才将何曼砍死。

曹洪虽然比不上吕布、关羽、赵云、马超级别的超一流猛将,但也是身经百战的悍将。他曾在潼关之战中与马超大战五十回合,不落下风,战力不容小觑。曹洪见五十回合都没能拿下何曼,于是假装战败逃走,何曼不知是计,在后面穷追不舍。没想到曹洪突然转身,使出拖刀计,一刀砍中何曼,紧接着又补一刀,结果了何曼的性命。何曼虽然最终被曹洪所杀,但那是因为曹洪使用了计谋,多少有点胜之不武。要是两人公平对决,曹洪还真不一定能赢得了何曼。

尽管黄巾军人数众多,多达数百万,但其中大部分都没什么真本事,像程远志、裴元绍、卞喜、黄劭、刘辟、龚都等黄巾军战将,在战场上往往一出场就被秒杀。真正能在战场上叱咤风云,被称为猛将的,也就只有管亥、周仓、廖化、何曼这四个人。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在那个乱世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

好啦,今天关于黄巾军四大猛将的故事就分享到这儿啦。各位看官要是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麻烦动动您的发财小手,点赞关注走一波,祝您往后的日子里财运亨通,干啥啥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