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蜀的礼物
在云梦泽畔的青山村,住着一位老陶匠和他的孙女小禾。老陶匠手艺精湛,做的陶器温润如玉;小禾心灵手巧,总能在爷爷的陶器上画出栩栩如生的花草。
这年春天,村里来了个受伤的货郎,说山外正在闹瘟疫。没过多久,村里接二连三有人病倒,连最健壮的猎户都卧床不起。老陶匠翻遍医书,发现记载着:"鹿蜀,祥瑞之兽,其鸣如歌,佩其毛可祛百病。"
"爷爷,我去找鹿蜀!"十二岁的小禾系紧草鞋,背上爷爷做的水葫芦就要出发。
"胡闹!南山深处有瘴气,还有毒蛇猛兽..."
"可张婶家的小宝才三岁,王叔家的阿婆眼睛都哭肿了。"小禾指着窗外飘着的白幡,"昨天又走了一个。"
老陶匠望着孙女坚定的眼神,颤抖着手从箱底取出一只陶笛:"带上这个,迷路时就吹响它。"
小禾走进南山,山雾像牛奶般浓稠。她牢记爷爷的话:鹿蜀喜欢干净的水源和会唱歌的人。她在每个清澈的水潭边停留,唱起奶奶教她的采茶歌。
第七天清晨,小禾的干粮吃完了。她坐在溪边石头上,吹起陶笛。悠扬的笛声惊起一群白鹭,也引来了一个特别的听众——一只通体雪白的生物站在对岸,额前一缕银鬃像月光织就的绸缎,身上的虎纹如同阳光下流动的蜜糖,尾巴像一簇跳动的火焰。
"鹿蜀!"小禾惊喜地跳起来,又怕惊跑它,赶紧继续吹笛。
鹿蜀踏着溪水走来,水面泛起一圈圈金色的涟漪。它低头嗅了嗅小禾的衣角,突然转身示意她跟上。
他们来到一处开满蓝紫色铃铛花的山谷。鹿蜀仰颈长鸣,那声音像清泉叮咚,又像春风拂过竹林。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它额前的银鬃开始发光,身上的虎纹流转着金光。随着它的歌声,四周的铃铛花纷纷摇曳,花粉像星尘般飘散在空中。
鹿蜀走到小禾面前,轻轻抖了抖身子。三根银白的鬃毛飘落下来,在阳光下闪烁着珍珠般的光泽。小禾小心地接住,发现鬃毛触手生温,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
当小禾回到村里时,爷爷正跪在窑前祈祷。她把鬃毛分给村医:一根研成粉入药,一根烧成灰洒在井里,最后一根系在村口老槐树上。
第二天,高烧不退的孩子睁开了眼睛;咳嗽不止的老人安稳入睡;连卧病半年的猎户都能下床走动了。更神奇的是,村里所有陶器上的彩绘都活了过来——小禾画在陶罐上的蝴蝶开始振翅,茶壶上的游鱼摆起了尾巴。
多年后,小禾成了有名的陶艺师。她烧制的"鹿鸣壶"倒入清水会发出悦耳鸣响,"虎纹盏"盛酒会浮现山川纹路。有人出千金求购,她总是笑着摇头:"鹿蜀的礼物,要留给需要的人。"
每年春分,小禾都会带着新做的陶器回到那个开满铃铛花的山谷。人们说,有时能听到山谷里传来两种歌声:一种是清越的鹿鸣,一种是温柔的陶笛,就像两个老朋友在诉说往事。而在村口的老槐树上,那根银白的鬃毛依然如新,每当微风拂过,就会洒落一片带着药香的光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