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经传的藩王,号称富可敌国,其墓葬到底有多少陪葬品?

历史 08-22 阅读:5905 评论:1

2001年的正月初四,正是全国上下欢度春节的时刻,所有人都在充斥在过年的喜悦之中,但是唯有一个地方却表现得跟其他地方明显不一样。这个地方就是湖北省钟祥市的大洪村。一大批的武警将整个村子周围拉起警戒线,禁止任何人进出。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难不成是死了人?还是说有犯罪团伙窝藏在这个村子?

根据现场的村民解释,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因,是因为凌晨时分有村民报警,说听到村边的龙山坡传来两声爆炸的声音,好像是有人想要盗墓,盗墓这种敏感字眼,自然让武警非常重视。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才出现了刚才的一幕。那么问题来了,这盗的究竟是谁的墓?

根据专家鉴定称,这是明朝梁庄王的墓葬。一听到明朝,相信大家非常容易想到的就是永乐大帝朱棣以及宣德帝朱瞻基等人,明朝十三帝每一个皇帝都具备自己的独到之处。

相比较之下,明朝时期的藩王就显得暗淡无光了,对于梁庄王,相信很多朋友并不了解。

在讲述梁庄王墓葬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些梁庄王。梁庄王名叫朱瞻戢。是宣德帝朱瞻基的亲弟弟。

虽然梁庄王的名气在历史上没有那么大,但是在民间的传说却明显不少,其中有一个讲述的就是梁庄王的墓葬富可敌国。此时相信很多人都有了疑惑,一个小小的藩王,怎么就敢号称富可敌国?

当然之所以会如此,还是因为宣德帝朱瞻基的缘故,朱瞻戢和朱瞻基属于同父异母的关系,按照如此关系两人关系算不上很好。但是实则不然,朱瞻基对于这个弟弟极为宠爱。朱瞻基刚刚登基,第一件事情,就是册封年仅十四岁的朱瞻戢为亲王,且享受双亲王俸禄。而且还时常给予梁庄王各种各样的赏赐。

也正是因此,梁庄王才会如此有钱。那么梁庄王的墓葬里面到底有没有如同民间传说的这般拥有许多的财富呢?伴随着考古工作的展开,关于梁庄王的秘密不但没有得到解答,反而是增添了许多的谜团,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经过初步挖掘,专家们发现,其中的封砖墙完好无损看这个样子,专家们松了一口气,应该是盗墓贼刚刚动手,动静太大,然后就被发现了。

但是等到他们真正的打开封砖墙看到墓门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所有的人瞬间愣住,心情直接沉入谷底。他们看到了什么?

梁庄王的墓门只有一半,这是不是就说明了,他的墓葬实际上还是被盗。看到这个样子很多工作人员都觉得这一趟白跑了,还没开始挖掘,就已经要打道回府。

但是很快,专家就再次发现其中的一个疑点,而这一点极有可能说明梁庄王的墓葬并未被盗。

根据考古专家走进去一看,空着的半边墓门后边并不存在石头碎渣,如果这半边的墓门真的是盗墓贼打开的话,一定是暴力轰开的,肯定会产生石头碎渣,但是这地上干干净净。如果说盗墓贼在临走之前还能够将墓门的碎渣清理干净,这种情况专家们打死都不会相信。

那么既然不是盗墓贼做的,为什么梁庄王的墓却仅仅只有半边呢?要知道皇家陵墓向来要求严谨,绝对不允许犯下如此错误。正当考古人员思考原因的时候,一个新的发现却再次让考古人员心中一凉。他们在墓门旁边的水道里面发现一个毛巾,经过鉴定,这并非是古代的毛巾,而是现在涤纶制作的毛巾。

这是不是就说明,盗墓贼终究还是进来了。为了检查墓中的宝物是否已经被洗劫一空,专家们急忙进入墓室查看情况,但是看到墓床却更是心中凉了半截。只见到两张石床空空如也,什么东西都没有。这个情况不就是表明了盗墓贼已经将所有的宝物席卷一空了?

而地下则是一些积水淹没到了床的半边。

本身许多考古人员都打算带着工具返回的时候,一直在一旁观察整个墓室情况的一个专家却说,这个墓并不像是被盗过的痕迹。

根据他的观察,整个墓室虽然说看起来有一定的残破,但是这并非是因为盗墓破坏情况,而且,虽然说墙壁上确实存在一个规则的小孔,但是整个小孔的直径显然是容纳不了一个人的宽度。

那么这一条毛巾又该如何解释?专家就此提出了一个猜测,可能是因为盗墓贼是从母的顶端挖了一个小洞,然后放入毛巾想要遮掩声音,并且装入炸药。但是非常可惜的是,炸药的声音还是太大,这个盗洞不但没有被炸开,而且毛巾也被冲击波冲进了墓室之中。

那么既然有这样的推测,考古工作还是继续进行下去。

很快考古专家就在两张棺床上发现了一个新的谜团。这两张棺床的存在竟然不是一模一样的,这就奇怪。既然出现两张棺床,那么就说明这是一个夫妻合葬墓,但是既然夫妻合葬,按照皇家规定,棺床本身就应该是一模一样的不应该存在如此这种,一张是石床,一张是砖床。

这明显不符合皇家规定。不仅仅是这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墓室为什么会空空如也。眼下也就能够看看这个积水下面到底有没有埋藏什么宝物了。

于是考古工作人员立刻将积水抽空,露出来的都是一些黄泥浆。专家们继续踩着黄泥浆准备前往其他的墓室探查情况,但是就在此时。

一个考古工作人员忽然感觉自己踩到了什么东西。从泥里面取出擦干净一看顿时发出惊呼!竟然是五斤重的一个金锭。放在古代这就是妥妥的五十两黄金。

很快,考古专家就针对这些黄泥浆下面的东西,展开了细致的挖掘,过多久一件一件稀世珍宝都挨个出土,其中有玛瑙,各种各样的宝石,不计其数,总共出土了五千三百多件,这样的数目让考古专家乐得合不拢嘴。

在这些宝物之中其中最为珍贵的就是一个两百克拉的金宝石。按照现在的市场估值,一颗十克拉的金宝石价值百万,两百克拉可不是直接相乘,而是几何倍数相加的。足以想象,这一块两百克拉的金宝石其中价值甚至过亿元。

而且还有一个发现,也同样是全国首次发现,乃是一个玉腰带。

此时就有一个新的问题,这种契丹族的宝物,毫无作为的梁庄王为什么会具备?根据专家的推测,这极有可能是当年燕王朱棣征战漠北的时候,缴获的战利品,然后存放在了皇宫的宝库之中,随后就被朱瞻基赐予给梁庄王。

而且不仅如此,其中出土的一些玛瑙还有一些奇特的宝石,根据鉴定,这并非是产自中国,而是来自西方国家以及非洲地区。梁庄王为何会获得这些东西?很显然,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郑和下西洋买回来或者是其他国家的贡品。

关于这一点,前文提到的工作人员踩到的五十两金锭可以证明,在金锭上雕刻着:永乐十七年四月,西洋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五十两重。而在永乐十七年四月,正是郑和下西洋第五次返回的前三个月。

直到这一次的东西发现之前,因为郑和下西洋购买的宝物全部遭到了遗失,所以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壮举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原因就是缺少物证。如今梁庄王的这些宝物的出土,却刚好填补了这些空缺,提供了有力的物证。

很快在这些宝物的发掘之中,专家再次发现了新的困惑。梁庄王墓葬出土了陪葬腰带十三条,按照皇家规定亲王最多三条腰带,其中明朝规格最高的万历皇帝也才区区不过十二条,为何梁庄王竟然还比万立皇帝的规格还要高?

不仅如此,专家还有一个新的谜团,那就是发现的两块石碑。上面雕刻着对于梁庄王以及其魏妃的墓志铭。

关于魏妃,根据史料记载,乃是一个继妃,而梁庄王的正妃则是元妃,但是不幸的是元妃早逝,这才重新娶了魏妃。

按照皇家规定,王妃也就是梁庄王正妻只允许一个,那就是元妃。且在梁庄王的墓志铭上也将魏妃称之为继妃。但是在魏妃的墓志铭却明显的不同,她竟然将自己称之为王妃。这是要取代元妃的位置。

这样的情况明显不符合皇家礼法。经过专家查证史料之后终于得到了其中的答案。根据史料记载,梁庄王三十岁的时候英年早逝,只剩下一个魏妃哭的死去活来,试图为夫君陪葬,但是却被宣德帝朱瞻基以照顾家事为由拒绝。

因此按照原本的计划,梁庄王的墓葬乃是修建的独葬墓,并非是合葬墓。但是现场看到的情况却是一大一小的棺床,而且根据记载,显然这两个人又是合葬,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根据史料,在梁庄王去世之后的十年,魏妃因为梁庄王的去世抑郁成疾,最终也病死。但是在临死之前,她不论如何都要和丈夫梁庄王合葬在一起。而且在临死之前,魏妃还得到了一纸诏命,就是册封魏妃为王妃!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才解释了为什么魏妃的墓志铭上面称自己是王妃的原因。但是为什么棺床是一大一小,并且材料的使用也不一样呢?甚至连门都是残缺的一半。

这就是魏妃的一直想要成为正统身份确认的缘故,当时梁庄王的墓葬很显然是按照独葬的格局安排的,并未打算与其他人合葬,因此墓葬门早早封死。但是魏妃执意与夫君合葬,这才破开大门,并且将碎石打扫干净。与夫君合葬仅仅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身份的承认。

此时新的疑惑继续出现,为什么棺床的材质不一样,以及大门为什么不重新封闭。这还是从当时背景来讲。

真实的一句话,就是当时的梁庄王妃已经没钱了。而这其中的原因也非常简单,梁庄王之所以有钱,是因为哥哥宣德帝的宠爱,但是宣德帝死后,这份关系自然就断了。新继位的皇帝和不会如此对待梁庄王。因此之后梁庄王府已经走向没落。正是因为如此,魏妃没有足够的金钱打造跟夫君同样的材质石床,甚至连墓门都没有管,就此草草下葬。

本期故事就到此结束,不知道各位看官对于梁庄王怎么看?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