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从广州到北京需要多长时间?结果可能和您想的不一样

历史 04-27 阅读:3 评论:0

【引言】

当下的人们都适应了高科技交通工具带来的各种方便,一提包就能说走就走。从广州去北京,坐高铁不过十多个钟头,要是坐飞机,那就更快了,几个小时就能到。

但话说回来,在科技还不怎么先进的古代,要从广州走到北京,那可得花上好长一段时间。要是手头不宽裕,一般的平民百姓压根儿就不会动这念头。

好吧,咱们聊聊古代人要是想从广州走到北京,都有哪些法子,还有啊,这些路得走多久才能到?

【一、选择走路】

从广州到北京,直线距离估摸着有2000多公里,但实际上,咱们不可能直接穿直线跑过去。这一路上啊,得翻过不少高山,绕过好多大河大湖。就算路上有修好的大道,也不一定就是笔直朝北京去的。

如果一个人每小时能走1公里,那他一天最多能走24公里,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最大值。毕竟,人不可能整天都在走路,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是不可能的,这些时间都得从走路的时间里扣掉。所以实际上,古人一天最多能走个16公里左右。

这其实已经算是往好处想了,要知道人的体力终究有个极限,走得太久,旅人肯定会越来越累,脚步自然就慢下来了。还有啊,要是半道上碰上暴风雨、山洪啥的恶劣天气,或者是遇到土匪强盗捣乱,那旅人肯定得停下来,这样一来,走路的速度肯定又得慢不少。

大概估算一下,要是从广州走到北京,靠两条腿最快也得差不多四个月。要是再把天气变化、地形地貌和人的一些影响都算进去,走上半年左右的时间也是有可能的。

【二、选择骑行】

要是手头宽裕点,旅行者可以考虑弄匹马或者驴、骡子来帮忙。拿唐朝时候杨贵妃吃荔枝这事儿来说吧,那时候为了送新鲜荔枝,得从广州一路运到西安,这直线距离,差不多是广州到北京的三分之二左右。

杨贵妃想吃广州的新鲜荔枝,只需等三天就能尝上。要是她在北京,也就四天的事儿。这全靠朝廷的驿站给力,路上不断换人换马,一刻不停地送。

一般的老百姓,根本没法享受到这种高级别的待遇。一来,他们养的马根本没法跟朝廷的比;二来,他们也不可能老是换马。还有啊,运荔枝都是走的官道,那路又平又宽。要是普通老百姓想一直走官道,那得交不少税,而且路上要是碰到当官的经过,还得赶紧停下来让路。

因此,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要从广州骑马到北京,除了得一直骑着同一匹马、不能换人换马外,还得面对不少别的挑战。要是全程都走大路,先不管天气变不变、有没有天灾人祸,最快估计也得走上大半个月。

没错,普通老百姓由于养不起马,通常就会用驴或骡子来代替。不过,驴和骡子跑起来的速度肯定是没法跟马比的,它们大概也就比走路快上四五倍的样子。

按这样算来,骑自行车到北京最快也得半个多月。要是换成驴或者骡子来驮东西走,那估计得一个多月才能从广州晃到北京。

【三、选择乘船】

中国古代时候,水运和粮食运输都挺兴旺,尤其是南方,河流湖泊特别多,运河也是横一条竖一条的。如果你要是从广州去北京,坐船是个选择,这样就不用受陆地上那么多麻烦事儿的影响了,比如说,船上可以没日没夜地赶路。不过,坐船也有不少麻烦。

就拿内河来说吧,气候变化会让它们的水位时高时低,有时候满满当当,有时候又干涸见底。要是想从这些河里走,就得准备应对不得不改路的情况。一改路,那就得多绕好多圈子,这样一来,行程可就变长了。

说到航行,还有个顺水和逆水的事儿,顺水时候那速度快多了,比逆水快好几倍呢。但坐船出门,船老大也没法保证一路都顺水,所以说虽然船快,可风向和水流对它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另外,要是到了北方那块地方,冬天冷得能让河水冻成冰,船就走不了了。那时候,路上走的人就只能下船,改成走陆路继续他们的旅程。

要是想通过海运从广州去北京,那船得经过南海、东海,再到渤海。这海上走一趟,天气可是个大问题。一旦碰上海浪或者打雷下雨,那就得停船等天气好了再说。

另外,古代海上那些倭寇和海盗特别嚣张,要是碰到了这些坏蛋抢劫,严重了会丢掉性命,就算轻点也得把家当全搭进去。毕竟,不是每个古代人都能那么走运,碰上个像戚继光那样的英雄来救场,多数情况下碰到这些海盗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这样一来,出门在外的人,行程就只能一拖再拖了。

虽说坐船比骑车要舒坦多了,不用遭罪受颠簸,速度也还挺快,不过因为河道限制加上天气说变就变,所以在古代,坐船运货或者出行,其实并没比骑车更受欢迎。

即便是下定决心坐船,我们也得明白,船每小时也就走20公里。咱们国家的海岸线加起来得有18400公里那么长。要说从广州坐船到北京,那路程起码占了海岸线的一半。这样算来,就算一帆风顺,也得一个半月才能到。但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复杂,所以花上两个月以上的时间,也不奇怪。

说到安全性,坐船其实没比骑车强多少,所以古时候的人们,能骑车的话,一般都不会选择坐船。

【四、混合搭配】

说实话,要从广州去北京,单靠一种交通工具几乎走不通。你要是走路去,路上要是碰到山啊林的还好,能自己走走爬爬。但要是碰到大江大河大海的,那就得换乘船才能过了。还有啊,骑车也一样会遇到这种问题。要是你不想绕远路,多费时间又花钱,那也得找船坐。

要是坐船出行,赶上水位低的时候或者河面结冰,再不就是想去的地方在大陆上,光靠海运到不了,那古代的人们就得下船,改成走路或者骑马继续前行。

另外,古代人出行可不止走路、骑车、坐船这几种办法,他们还会用人力车、轿子这些工具。要是骑马觉得太颠,坐船又晃得厉害,身体受不了这种长时间的不舒服,他们可能就会选择坐轿子或者步辇来舒坦点。要么就直接从马背上、船上下来,走走路,让身体放松放松。

要是出行方式老变,今天用这个明天换那个,那走得快慢就没法估计了,啥时候能到也变得没准儿。因此,古人要是得走很远的路,都得好好盘算,提前老早就开始准备。毕竟,每一次搬家都是大动干戈的事儿,不像现在这么轻松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