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因犯错退伍,退伍费帮父母还了债,未婚妻父母做了一决定
“志成啊,你是不是觉得,这门亲事,黄了?”黄玉梅的父亲坐在炕沿上,抬眼看了我一眼,语气不轻不重。
我愣住了,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狠狠砸了一下,沉甸甸的,连手心都渗出了汗。
低头盯着脚尖,我张了张嘴,却发现嗓子眼像堵了块石头,怎么也发不出声来。
事情要从1988年说起,那年,我24岁,人生第一次撞上命运的南墙,撞得头破血流,站都站不稳。
我叫刘志成,陕西渭南人。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在家闲了半年,就进了父亲所在的国营机械厂当学徒工。
工厂不大,工资也不高,可好歹是铁饭碗。只要熬上几年,转了正,就能端稳这个饭碗。
可惜,我是个不安分的人。干了两年,觉着这活儿没啥奔头,便寻思着换条路。
1983年冬天,征兵动员到了村里,父亲一拍大腿说:“去吧,男娃子出去闯闯,学门手艺,比在厂里强。”
我听了没多想,收拾了铺盖卷就跟着走了。
新兵连的日子苦是苦,可我心里明白,自己就是奔着吃苦来的,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
三个月后分配下连队,我被安排进了技术科,学修车。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这辈子总算有了盼头。
下连后,我干活勤快,手脚麻利,没多久就成了连里的骨干。
1987年,我已经能独当一面,连长还在大会上点名表扬过我。
可谁能想到,风光不过一年,就出了事。
那天,连里的老车坏在了半路,我和驾驶员一起去修。修好后,驾驶员让我开车回去,我也没多想,就答应了。
谁知道,刚到连队门口,就撞上了团长检查工作。
团长皱着眉问:“驾驶证呢?”
我愣住了,站在那儿半天没吭声。
驾驶员也没替我说话,事情越闹越大,最后直接扣上了违反纪律的帽子,把我退回了地方。
退伍那天,我提着小包,心里空落落的,坐在火车上,脑子一片乱。
回到家,迎接我的,却是一场更大的风波。
父亲告诉我,厂里早就不景气,他借了钱想做点生意,结果赔了,现在欠了八百块。
八百块在那时候,可不是个小数目。
我退伍费加上津贴,总共三百多块,连个窟窿都堵不上。
债主天天上门,母亲急得直抹眼泪,弟弟妹妹的学费也拖着没交。
我没办法,只能把三百多块全都拿出来,跟债主们商量,先还一部分,剩下的慢慢再补。
那段日子,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我心里憋着一股劲,白天在镇上找零工,晚上回来还得劝母亲别太难过。
可嘴上硬,心里其实慌得很。
最让我害怕的,是黄玉梅她家人会反对我们继续走下去。
黄玉梅是我高中同学,去年我们定了亲,本来计划今年结婚。
可现在,我连自己都觉得,没啥资格把人家姑娘娶进门了。
果然,黄玉梅的父母来了。
那天,我正在院子里修一个坏掉的锄头,看到他们一家三口站在门口。
我赶紧起身招呼人进屋,心里却慌得不行。
黄玉梅的母亲一开口就是一句:“志成啊,你家现在这情况,咱们这事儿是不是该缓缓?”
我脑袋嗡了一声,手里的锄头掉在地上,半天说不出话。
“妈!”黄玉梅拽了她一把,低声喊了一句。
她母亲没理她,继续说道:“你看,玉梅嫁过来,啥都没有,连日子咋过都不知道,这不是折腾孩子嘛。”
黄玉梅的父亲摆摆手,打断了她的话。
他坐下,看着我,语气平静:“志成,我问你,你是不是打算这么一直下去?”
我愣了一下,不知道怎么回答。
他接着说:“你是不是觉得,咱家这门亲事,黄了?”
我张了张嘴,心里一阵酸楚,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可让我没想到的是,他却突然笑了:“你这小伙子,咋就这么死心眼呢?”
我一愣,抬起头看着他。
他叹了口气,说:“日子再难,也得过。你家欠的钱,咱们先帮你还了,别担心。你啊,赶紧找事情干,把家里的日子过起来。”
这话如同一道雷,劈得我脑袋嗡嗡作响。我怎么都没想到,他们竟然不是来退亲的,反而还愿意帮我!
我连忙摆手:“不行不行,这钱我不能要!”
“谁说给你了?是借给你!”他语气一沉,“以后你有了钱,还我们就是了!”
我眼圈一下子红了,重重点了头。
接下来的日子,我白天在镇上做零工,晚上去集市摆摊卖煎饼。
黄玉梅也常常来帮我,忙得满头大汗却从不抱怨。
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好像有了盼头,干活也更有劲了。
可就在我觉得日子有了起色的时候,突然出了事。
那天晚上,我收摊回家,刚到门口就听到屋里吵吵嚷嚷的。
推门一看,债主竟然又来了,说父亲背地里又借了钱,拿去做生意了。
我一下火冒三丈,冲着父亲吼道:“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父亲低着头不吭声,母亲在一旁抹眼泪,我气得不行,转身就走。
那一晚,我在河边坐了很久,心里翻来覆去地想: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扛不住父亲这样折腾下去啊!
第二天,黄玉梅来了,她拉着我的手,说了一句话:“志成,我爸有个想法,他说,也许能帮你翻身。”
接着,她告诉我,她爸托人打听了一家国营食品厂,正缺批发供货的小贩。如果我能攒够本钱,进些货卖到周边镇子,说不定能赚得比摆摊多。
我听了心里一动,可问题是,这钱怎么凑?
还是黄玉梅她爸给我出了主意。他说:“你把你家里的情况写封信,寄给当年的部队领导,也许他们能帮你找条出路。”
我心里七上八下,可实在没别的法子了,就试着寄了信。没想到,半个月后,我竟然收到了回信。
原来,当年的连长已经调到地方工作了,他看了我的信后,托人给我找到了一份在食品厂做搬运工的工作。
有了这份工作,我总算有了稳定的收入。
干了三个月,我用攒下的钱,开始做批发,生意果然渐渐有了起色。
1990年,我用赚到的钱还清了所有的债,还和黄玉梅结了婚。
后来,我们的生意越做越大,开了自己的小店,生活也越来越好。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没有岳父岳母那一次的信任,可能我的人生早就歪了。
每次想到这里,我都会更加珍惜身边的人,更加努力地去生活。
一辈子不长,但只要有人愿意在你最难的时候拉你一把,就值得我们用余生去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