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变“维修刺客”,创始人曾痛斥行业99%有猫腻却成始作俑者
“整个行业几乎99%都是有猫腻的。”
这是央视3·15晚会曝光家庭维修行业乱象,被着重点名的头部平台啄木鸟创始人王国伟,曾在采访中说过的一句话。
据啄木鸟招股书引用的数据显示,按2023年的总交易额24.8亿元计算,啄木鸟占中国线上家庭维修行业2.4%的市场份额,是最大的家庭维修平台。
99%都有猫腻,而自己一手创建的平台却占据2.4%的份额,这无疑于变相承认自家啄木鸟平台套路深,是行业猫腻的代表。
而啄木鸟这家公司呢,还有一首司歌这样唱到:“我们像啄木鸟一样从容,客户第一牢记心中,诚信守诺才会成功,有尊严的挣钱让我们昂首挺胸”。
现在再看这歌词,讽刺性那是绝对拉满了。从3·15晚会曝光的问题来看,客户第一、诚信守诺以及有尊严的挣钱,啄木鸟是一样没兑现,真正兑现的可能只有昂首挺胸了。
01
啄木鸟啄了消费者,成了“维修刺客”!
在线上叫过上门维修的朋友,一定对啄木鸟不会感到陌生。
啄木鸟上找的维修师傅确实手艺不错,很专业,但就是突出一个贵字。
前两年公司曾经修过一次门,其实问题不大,就是时间久了有点变形,开关时会摩擦地面。
只要把螺丝拧开重新校正再上一遍就可以了,奈何自己没有专业工具,也不敢随便拆。
当时叫来啄木鸟的师傅,一问报价居然要300多元,实在有点太贵了。
抱着能便宜一点是一点的心态就和师傅砍了家,师傅倒也爽快,表示和平台沟通下。
最终在师傅和平台的“斡旋”下,以180元的价格成交。门还是修好了,可心中却充满感慨。
只是简单上个螺丝就要300多,讲完价也要收180元,可见啄木鸟维修的利润有多大。
不过,上门维修这种事情,只要能修好,大部分消费者也是咬咬人忍了。毕竟以前缺少专业平台加持的上门维修行业,维修要么找一些野广告,要么靠朋友推荐,想找一个靠谱点的师傅确实很麻烦。
可谁能想到,啄木鸟还是被3·15曝光了,这一曝光把整个行业的猫腻都置于到了阳光之下。
在央视的暗访视频中,啄木鸟的师傅们只打开水龙头就收费100元,更换成本仅20元的点火器收费250元;
维修师傅在平台授意下,将成本91元的塑料电机报价659元,甚至对未损坏的洗衣机谎称“主板故障”收取高额费用。
维修师傅甚至还会和平台一起演“双簧”,要么虚构故障,额外收取维修费用。要么先报低价吸引下单,再现场忍痛割肉,帮顾客“讨价还价”,实际上优惠后的维修费用依然高得惊人。
啄木鸟维修宰客事件曝光后,#啄木鸟维修刺客#相关的话题阅读量很快突破3亿,由此可见大家忍啄木鸟久矣。
消费者集体控诉:“疏通管道收费2000元”、“换颗螺丝收70元”。
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啄木鸟的投诉量一下子飙升至6000余条,平台承诺的“48小时响应”机制形同虚设。有媒体更是痛批:“这不是偶发事件,而是系统性欺诈”。
面对央视3·15晚会的重锤,啄木鸟平台的反应却意外的诚恳。在最新的回应里,啄木鸟平台表示已经放弃公关,不会再为宰客事件找理由。
然而这看似诚恳的表态,更像是面对铁一般的事实,已无法狡辩推卸责任的无力。毕竟高抽佣和离谱定价没得洗,还有暗访视频摆在那里。
套路被拆穿,靠着高价维修赚得盆满钵满的啄木鸟可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连夜突击检查啄木鸟机房,启动立案调查。
此前两次冲击港交所失败的啄木鸟,估值也从17亿元暴跌至不足5亿元。这场信任危机直接导致平台日均订单量腰斩,26,968名活跃工程师中近三成选择离职。
而自成立以来,啄木鸟获得了姚劲波的58同城、雷军的顺为资本、小米、神骐资本、两江资本、金牌橱柜等多家VC和产业投资方的投资,累计金额超6亿元。
这次风波无疑为资本的后续投资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02
王国伟创业史: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这场曝光如同一颗深水炸弹,炸出了家庭维修行业的系统性乱象,也让创始人王国伟从“草根逆袭典范”沦为“资本的贪婪代言人”。
更讽刺的是,这位曾痛斥“行业99%有猫腻”的维修工,如今却亲手将公司打造成“猫腻集散地”。
啄木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如果细细了解创始人王国伟的创业发家史,也许会找到答案。
1994年,19岁的重庆少年王国伟还在广州三元里的海鲜娱乐城拖地洗碗,当时月薪300元的他听闻冷气机维修师傅月入2万后,毅然扔掉抹布回成都拜师学艺。
白天拆装零件,晚上睡维修店地板,靠着菜市场发传单的笨办法,他逐渐积累起第一批客户。
2004年,他将成功模式复制到全国,创立连锁维修公司,亲自上门修冰箱、住20元招待所,也许当时他的志向还是终结行业水平参差不齐、乱收费的乱象。
2014年,王国伟与妹妹及媒体人朱红坤创立啄木鸟平台,喊出“明码标价,让维修像点外卖一样透明”的口号。
他主导开发了一款维修计价器,用户只需要输入故障现象便可获得清晰透明的报价,这一度成为了行业标杆。
很快,资本便闻风而动,雷军、姚劲波等大佬领衔投行4轮注资超4亿元,平台迅速覆盖300个城市、10万工程师,年营收突破10亿。
啄木鸟逐渐成为“维修刺客”的转折点出现在2024年。
在首次IPO失败后,为满足资本对业绩的渴求,啄木鸟开始将部分抽佣比例从40%调整至至60%,维修师傅到手不足四成。
这就好比你给老板打工,以前可以拿4000,现在却只能拿3000。老板告诉你,想赚得多,其实也不用多干。配合我给用户整点套路、提高价格就可以了。
因此,这些维修师傅在养家糊口的高压之下,只能配合平台玩起了套路游戏。
《宰客话术手册》成为工程师必修课,“把生锈螺丝说成主板损坏”、“旧零件回收二次销售”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成了家常便饭。
啄木鸟的招股书显示:其毛利率常年超8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很明显,如此高的毛利率正是得益于维修差价。
啄木鸟的商业模式本质是“平台抽佣+差价收割”的双重吸血。这种不宰客就亏本的畸形生态,最终将维修师傅逼成了“维修刺客”。
为冲击IPO,平台不惜饮鸩止渴。降低维修师准入门槛(培训三天即可上岗)、默许无证承接高空作业、研发算法优先推送高收费项目。
2024年啄木鸟的销售及营销开支飙升至2.99亿元,占营收48%,而研发投入仅0.3亿元。这种重营销轻服务的策略,让啄木鸟沦为58同城式套路的翻版。
王国伟并非不知情。早年睡地板、痛恨偷换零件的他,曾亲自制定《维修诚信十诫》。但面对资本的对赌压力,他最终忘记了初心选择了妥协。
他将维修计价器从价格标尺变成了宰客工具;把标榜“客户第一”的司歌变成了讽刺乐章。
如今摆在啄木鸟面前的,只有一条救赎之路。从“维修刺客”真正回归“改变行业乱象”的初心,才能挽回消费者们的信任。
只能说,恰恰是因为曾奋斗在维修一线,才深知这个行业的水深,屠龙少年也最终成了恶龙!
啄木鸟不啄树干里的虫子开始啄人,也进一步揭示了互联网服务平台的三大悖论:
一是规模崇拜陷阱:盲目追求GMV和市占率,让“做大”凌驾于“做好”之上;
二是资本异化效应:对赌协议和上市压力扭曲企业价值观,将用户变成财报上的数字;
三是监管滞后困局:家庭维修等O2O服务领域缺乏强制性标准,让平台在灰色地带野蛮生长。
如今,王国伟正站在创业以来最大的十字路口中。真的希望那个曾在菜市场发传单的维修工,能重拾扳手与螺丝刀里的工匠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