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接班人浮出水面,戴高乐后代力挺俄罗斯释放何种信号?
俄罗斯总统普京一纸任命令引发全球关注,3月26日,其亲信助手阿列克谢·久明被任命为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监事会成员。这一日期恰逢普京25年前首次当选总统的纪念日,微妙的时间点让外界嗅到了权力交接的深意。与此同时,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之孙皮埃尔·戴高乐在科学会议上公开为俄罗斯辩护,直言“欧洲与俄罗斯本可共存”,为俄欧关系带来理性回响。
作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奠基人戴高乐的孙子,经济学家皮埃尔·戴高乐的表态打破了欧洲政坛对俄敌视的“政治正确”。他犀利指出,渲染俄罗斯威胁实为“服务于少数欧洲领导人的谎言”,强调俄欧完全可在同一政治经济体系中共存。这番言论恰逢欧洲深陷战略焦虑之际:尽管俄罗斯多次声明无意与北约开战,但俄乌冲突的阴影仍让欧洲陷入“俄罗斯何时进攻”的集体恐慌。
这种恐惧心理被美国前任总统拜登转化为捆绑欧洲援乌的战略筹码,却与现任总统特朗普的“对俄示好”路线格格不入。特朗普曾试图绕过欧洲单方面推动俄乌和谈,但欧盟冻结的2000亿欧元俄罗斯资产、8000亿欧元军费扩张计划,以及欧洲对俄战略压力的持续升级,迫使美方不得不重新权衡。美国中东特使近日宣称“普京想要和平”,试图淡化欧洲敌意,但收效甚微。
在俄欧对峙僵局中,普京对久明的任命被视作俄罗斯权力迭代的关键信号。久明早年担任图拉州州长,俄乌冲突后接管军工后勤,2023年更升任俄国务委员会秘书。此次跻身航天集团监事会,不仅巩固其“军工+战略”双重履历,更暗示普京正为长期对抗西方铺路。
此前,俄媒猜测的接班人名单中,外长拉夫罗夫、前防长绍伊古均因瓦格纳事件或职务调整淡出核心圈;曾担任总统的梅德韦杰夫则因激进言论与克里姆林宫保持距离。现任总理米舒斯京虽以经济治理能力见长,但其技术官僚定位更适合留守经济领域。相比之下,久明兼具军事后勤经验与普京嫡系身份,更符合俄罗斯未来与西方长期博弈的战略需求。
普京的布局与戴高乐家族的理性呼声形成微妙对照。当前欧洲对俄强硬派仍占主导,仅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少数国家保持对话窗口。欧盟没收俄资产、扩军备战的举措,或将刺激俄罗斯采取更强硬反制。而久明若接班,意味着克里姆林宫已准备好以“军事+外交”组合拳应对西方围堵。
无论是俄乌战事走向,还是俄欧关系演变,这场横跨欧亚的地缘博弈已超越一场局部冲突的范畴。当戴高乐后人试图唤醒欧洲的战略理性时,普京的“接班人计划”则揭示了俄罗斯选择对抗的决心,新的铁幕,或许正在缓缓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