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嘴里的美国优先,更多是为了掩盖他民粹主义和独裁主义

国际 03-28 阅读:13 评论:0

特朗普这个人有点意思,有点自恋、有点自信、有点商人的精明,但是又不乏政治小白的无知。今天的视频,我们系统地来解构特朗普这个矛盾综合体。

现在的美国是一个混乱的美国,在政治上,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极化对立趋势越来越明朗,这其实就是美国未来走向分裂的最大伏笔。在经济上,以马斯克为代表的硅谷工业复合体正在疯狂地挑战已经在美国政治体系中根深蒂固的军工复合体;另一边,为了解决美债危机,特朗普一方面疯狂开源节流另一边着手改善美元价值支撑空心化的问题,推动制造业回流,推动重塑能源霸权,重启能源美元价值支撑体系等等。

表面来看,特朗普做的事,走的方向都是没错的。但问题就在于特朗普这个舵手知道方向,但是不擅长开船,也不擅长整合或者兼容民主党资源。最大的原因是民主党这个引擎一直在朝着特朗普相反的方向马力全开,所以现在的美国看上去就是乱糟糟的。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用人原则是忠诚大于能力,能力不行也可以先占着位置,避免给特朗普添堵。特朗普可以另外安排专人去做一些专业的事,也就是说,特朗普第二任期一开始就做了一些重要岗位职位和责权分离的事,然后就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把拜登时期对特朗普动手的人和机构几乎一个不落地纳入复仇名单中,机构被精简甚至被裁撤,而拜登等人也没有吃到什么好果子,拜登签署的很多法案因为是签名机签署的问题直接被否决了,拜登等人也被已撤销了安全许可。

这其中,卢比奥就是最特殊也最具代表性的人了。要知道,卢比奥已经被中俄完全拉黑,也就是说中俄不会再官方层面和卢比奥有任何往来。无法和中俄进行沟通交流,卢比奥这个国务卿的实用性就大打折扣了。特朗普设立9名可直接面见总统的“外交特使”一方面是因为卢比奥被拉黑无法真正行使外交职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卢比奥缺乏外交实务经验导致政策落地效率低下。

最主要的是,特朗普是一个偏向独裁风格的总统,从他第一任期就可以看出,他做事往往十分随意,说啥是啥,所以什么国务卿、副总统对他来说就是一个累赘,特朗普需要的是他们迎合自己,而不是提出不同意见。所以,特朗普第二任期和彭斯、卢比奥甚至是马斯克之间都十分融洽,因为其他人都坚定支持特朗普,基本不会去拂逆特朗普。

卢比奥身上有一些标签也是特朗普想要传递出去的,第一是卢比奥虽缺乏外交经验,但其在2016年总统初选中主动退选并支持特朗普的行为,这对特朗普而言就是忠诚。第二是卢比奥以“反华急先锋”著称,特朗普希望通过卢比奥来体现自己对外强硬的风格,而且反华也是当下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最重要的是,特朗普这个人很擅长整合共和党资源和人脉,马斯克和彭斯是硅谷科技资本代表,而卢比奥在佛罗里达州的根基和参议院积累的人脉,为特朗普政府提供了连接传统共和党建制派的桥梁。

很多文章都认为特朗普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总统之一,特朗普自己也迫切想要证明这一点。现在的特朗普就是民粹主义与现代威权的混合体,一面用“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带起了一帮MAGA群体,另一方面以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威态势强行索要加拿大、格陵兰岛甚至远在中东的加沙地带。

特朗普所有所有行为的汇总就是 "美国优先"的绝对化转向,这种 "美国优先"的政策是十分极端的。特朗普很单纯地认为只要加征关税就能很好地促进制造业回流美国,他重启对华301调查,向欧洲盟友加征数字服务税,这种敌友通杀的行为让美国逐渐被欧洲疏远。特朗普认为美国可以无视世贸组织,但是世贸组织基本原则仍是全球贸易的基石。特朗普这种行为最终只会导致美国被排除在外,而不是世界去迎合美国。

另外,他还解禁了石油开采的限制,在这几个月内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美国新增了82万个制造业岗位,但同样加征关税的成本被美国人民分摊了。2024年美国核心通胀率已达2.8%,关税导致的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直接转嫁给消费者。汽车产业链受冲击尤为严重,北美地区制造成本上升23%,福特等企业被迫削减产能。在特朗普的简报中,他只片面地说制造业岗位新增了82万个,但是真实情况是,美国就业岗位净损失超过新增岗位的40%,也就是说失去的岗位要多于新岗位。

由于美国现在超低的产业效率再叠加现在随意性很强的政府,全球企业对美的投资意愿指数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美国35%企业因供应链重组产生额外成本,甚至很多企业因为陡然的成本提升而破产。

所以,总的来说,对特朗普来说,现在的他想法很好,但是理想和现实之间有巨大的差距。美国不再是那个一呼百应的美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