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断供后,美全军种收噩耗,特朗普等来救星?俄美探讨稀土合作
“中国不卖稀土,美军武器要停产?”这个看似科幻的场景,正在成为美国五角大楼的噩梦。当中国商务部一纸禁令切断关键矿产供应后,美国国防情报公司的最新报告对美军所有军种犹如一颗惊雷——全美1000多个武器系统、2万多个零部件面临断供危机。而就在此时,俄罗斯突然抛出的“稀土橄榄枝”,让特朗普看到了翻盘希望。这场关乎全球战略格局的稀土博弈,正在中东沙漠里悄然上演。
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总裁德米特里耶夫透露,俄美已启动稀土合作谈判,美国企业对潜在协议表现出浓厚兴趣。这场始于沙特首都利雅得的秘密对话,正在重塑全球稀土格局。
俄罗斯的稀土牌打得恰到好处。普京总统公开表示,愿意与美国合作开发顿巴斯地区的稀土资源,甚至提出供应200万吨铝的诱人条件。这对急需替代供应链的美国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更微妙的是,俄美谈判不仅涉及矿产开发,还包括技术共享和联合生产,这种深度合作可能打破西方对俄制裁的僵局。
但这场交易并非没有风险。乌克兰危机阴影下,俄美合作的政治敏感性极高。泽连斯基政府已明确反对任何绕过乌克兰的稀土交易,而美国国内鹰派势力也担忧技术外流。不过,面对中国断供的现实压力,美国企业界的游说力量正在推动政府“务实合作”。四月中旬的利雅得会谈,或将成为关键转折点。
特朗普的不确定性让这场稀土博弈变得更加复杂。这位白宫主人在竞选期间多次强调“美国优先”,誓言对华强硬。但他同时也是个务实的商人,深知稀土供应链对美国制造业的重要性。如果俄美能在短期内达成合作协议,特朗普政府或将借此缓解国内压力,甚至在贸易战中掌握新筹码。
这种三角博弈正在形成微妙平衡:中国用稀土反制芯片禁令,美国试图拉拢俄罗斯突破封锁,而俄罗斯则借力打力拓展地缘空间。专家分析,特朗普可能会延续“极限施压”策略,一方面威胁对俄制裁,另一方面推动稀土合作,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法,或将成为其对华谈判的新武器。
但前路充满变数。中国商务部的禁令已明确“治外法权”原则,任何第三方违反都将追责。这让俄美合作面临法律风险,也考验着沙特等中间人的斡旋能力。更关键的是,全球供应链的重构需要时间,美军的战备缺口能否等到新协议落地,仍是未知数。
这场稀土博弈,本质上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缩影。当中国用“稀土牌”回应美国的“芯片战”,当俄美在中东展开秘密交易,世界正在见证一个多极化的新时代。特朗普的任期可能加速这一进程,但真正的赢家,终将是那些掌握核心资源与技术的国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步都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