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风死得冤?终于弄清J10CE如何猎杀,美媒承认:最强的F22也会输
随着印巴空军的一场交锋,全世界都为之震动,航空迷们更是开始疯狂讨论一个话题:阵风死的到底冤不冤?
要知道,此前阵风可是被很多人誉为五代机之下的最强战斗机,一直是名声在外,无数国家争相抢购,可结果却被中国名不见经传的J-10CE“猎杀”。
而就在这个时刻,更夸张的来了,美国媒体居然表示:就算是最强的F-22,也可能打不过。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巴基斯坦军方最初传出成功击落法国 “阵风” 战斗机的消息时,国际军事领域瞬间掀起轩然大波。
作为法国达索航空公司集数十年航空科技之大成的杰作,“阵风” 战斗机不仅是法国军工产业的骄傲,更是 “五常” 国家先进航空技术的典型代表。
自服役以来,“阵风” 凭借其高度的多用途性与卓越的作战性能,在全球军火市场上一直占据着耀眼的位置。

“阵风” 战斗机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四代半战机之一,其具备强大的多任务执行能力。
无论是争夺制空权的高强度空战,还是深入敌方腹地的精确轰炸任务,亦或是隐蔽的侦察行动,“阵风” 都能游刃有余。
更为关键的是,“阵风” 是少数几款具备核打击能力的战术战斗机,这种战略威慑能力使得装备 “阵风” 的国家在地区军事博弈中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从技术配置来看,“阵风” 搭载的 RBE2 AA 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探测距离远、多目标跟踪能力强的特点,能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迅速锁定多个空中与地面目标。
搭配欧洲联合研制的 “流星” 超视距空空导弹,其超远射程与高机动性,使得 “阵风” 在空战中具备先敌发现、先敌开火的优势。
正因如此,“阵风” 成为亚非众多国家争相采购的对象,印度、埃及、卡塔尔等国先后斥巨资引进,将其视为空军力量的核心与国家军事形象的 “门面担当”。

因此,当巴基斯坦宣称使用中国歼 - 10CE 战斗机击落 “阵风” 时,质疑声此起彼伏。
歼 - 10CE 作为中国歼 - 10 系列的出口改进型号,尽管换装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并配备了外贸版 PL-15 中远程空空导弹。
但在许多军事观察家眼中,歼 - 10 系列在中国空军序列中已服役多年,相对较老的机体设计让部分人将其归为 “老古董”。

此外,歼 - 10CE 此前在国际军售市场上,除巴基斯坦外鲜少有其他买家,且并无实战击落记录,这使得外界对其能否战胜 “阵风” 充满疑虑。
就在争议声不断时,法国方面出人意料地承认了 “阵风” 被击落的事实,虽然并未透露具体被击落数量,但这一表态无疑证实了空战结果的真实性。
这一消息瞬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强烈震动,同时也引发了新的疑问:在纸面性能数据存在一定差距的情况下,歼 - 10CE 究竟是如何实现对 “阵风” 的有效打击?

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现代空战早已脱离 “单打独斗” 的传统模式。
特别是在大国空军的较量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不再局限于单款战机的性能,而是整个作战体系的协同作战能力。
在信息化战争时代,战机之间的对抗也从曾经惊心动魄的近身 “狗斗”,转变为依托先进探测与通信系统的超视距作战:
谁能率先发现敌方目标,并在敌方反应之前完成攻击,谁就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

巴基斯坦空军之所以能在与印度 “阵风” 战机的对抗中取得优势,其背后强大的作战体系功不可没。
巴基斯坦装备的中国产 ZDK-03 预警机,堪称其空中作战的 “力量倍增器”。
ZDK-03 预警机搭载的相控阵雷达具备强大的探测能力,扫描范围可达数百公里,远远超过 “阵风” 战斗机自身雷达的探测距离。

凭借这一优势,当印度 “阵风” 战机刚从机场起飞,巴基斯坦的预警机便迅速捕捉到其踪迹,并通过数据链将目标信息实时传输给空中待命的歼 - 10CE 战斗机。
歼 - 10CE 得以提前做好战斗准备,在 “阵风” 尚未察觉威胁时,便发射 PL-15E 中远程空空导弹实施打击。
而后续在印度机场不远处发现的 “阵风” 战机碎片,更是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阵风” 几乎在刚起飞不久,还未进入战斗状态时,就遭到了致命攻击,根本没有机会施展其优越的机动性和武器系统进行反击。

此外,预警机在超视距空战中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 为导弹提供中段导航支持。
在 PL-15E 导弹飞向目标的过程中,预警机能够持续跟踪目标的动态,并对导弹进行实时修正,确保其准确命中目标。
这一功能极大地减轻了歼 - 10CE 战斗机飞行员的作战压力,使其无需时刻关注导弹的飞行轨迹,从而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战场态势感知和规避敌方攻击上。

总的来说,如今的超视距空战,早已不是单纯比拼战机性能的 “一对一” 较量。
即便印度的 “阵风” 战斗机在单机性能上较为先进,但其缺乏完善的作战体系与之配合,在面对巴基斯坦这种具备完整预警、指挥、通信和作战体系的空军时,劣势尽显。
现代空战讲究的是体系间的对抗,“双拳难敌四手”,单款战斗机在面对一个高效协同的作战体系时,往往难以发挥出全部实力。

这种作战体系的重要性,即便面对世界顶尖的第五代战斗机也同样适用。
以美国的 F-22 “猛禽” 战斗机为例,其配备了性能卓越的 AN/APG-77 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强大的隐身能力和超高的机动性,曾一度被视为空战领域的 “无敌存在”。
然而,F-22 所配备的 AIM-120D 空空导弹,其最大射程仅约 180 公里。

在面对拥有完善作战体系支持的歼 - 10CE 时,即便 F-22 能够凭借其先进的雷达和隐身性能率先发现目标,但歼 - 10CE 在预警机等体系力量的支持下,同样可以在远距离上对其发起攻击。
而且,F-22 作为一款造价高昂的第五代战斗机,其单架制造成本超过 3 亿美元,后续的维护保养费用也十分惊人,且由于生产线关闭,补充新机的难度极大。
相比之下,歼 - 10CE 的造价更为亲民,且生产规模较大,能够实现快速补充,这种 “性价比” 优势在大规模空战中显得尤为重要。

也正因如此,美国媒体在分析此次事件时,才表示F-22也可能会输。
最后非常有趣的是,这场冲突失败后,最焦急的不仅是印度,而是法国,不仅在国际上颜面尽失,其苦心经营的军工出口招牌也受到重创。
作为法国军工出口的 “明星产品”,“阵风” 此前凭借优异的性能在国际市场上收获了众多订单。
但此次被击落事件,无疑会让潜在买家对其真实作战能力产生质疑,未来的销售前景堪忧,而印度也很有可能发挥传统,直接赖账尾款...
参考信源:观察者网 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证实:使用歼-10战机击落了印军“阵风”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