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张治中赴南海密会蒋经国,凌晨两点接叶剑英通知:快撤
1950年开头那会儿,南海的一个小岛上,张治中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老半天都睡不着。因为不久前他接到了上级的任务,得跟蒋经国偷偷见个面,聊聊国共两边合作的事情,他心里直嘀咕,这事儿能不能顺顺当当办成呢。
正当他感到焦急万分的时候,猛然间,门外传来了很急的敲门声响。他打开门,警卫员急忙对张治中说:“叶剑英将军传话来,让你赶紧走!”
张治中来不及多想,连忙叫醒老婆孩子,飞快逃到离家百米远的荒地里。
没过几个小时,果然,不远处的天上传来了轰隆隆的巨大响声,接着爆炸声一个接一个,岛上的房子眨眼间就被大火吞没了。看到这般吓人的场景,张治中背后直冒冷汗......
那么,到底是谁想在国共两党谈判的重要关头对张治中下黑手呢?他们之间到底有啥深仇大恨呢?
【因叶剑英的密电,大难不死】
张治中是咱们国家知名的“和平使者”。1949年,蒋介石跑到台湾去了,可张治中心里还是想着国家统一,他多次向蒋介石喊话,劝他改过自新。但蒋介石哪会理他,反而大骂他是“革命的叛徒”,“说文白你没本事,还丢了国家的脸”。
不过,到了1950年,蒋介石出乎意料地给大陆发来电报,说蒋经国想请共产党方面的代表,到南海的一些岛上“好好聊聊和平谈判的事情”,希望能尽力让和平的局面成真。
张治中得知消息后乐坏了,打算自己去一趟。不过大陆这边感觉事情有点玄乎,就告诉张治中:这样贸然前去,恐怕会有危险。
但张治中却表示:“只要台湾还没收复,中国就多一份危险,就算他们有诡计,我也得去找他们较量较量。”
因此,中央很快作出决定,借着“探亲”的由头,安排船只接张治中和他的家人出海,前往南海某个预定的小岛。张治中提前一天抵达,住在岛上的一户民房里,就等着蒋经国第二天能来会面。
到了晚上,张治中和他的家人在屋里忙着各自的事儿,而楼下的警卫员则认真地站着岗、来回巡逻,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安宁。
第二天早上两点钟,张治中心里还惦记着和谈的事儿,在房间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张治中赶紧把门打开,一看,一个警卫员上气不接下气地站在门口。他正打算问警卫员出了啥事儿,警卫员却压低声音说:“张司令,快跑吧!叶剑英将军传来消息,蒋介石过几个小时就要对小岛进行空袭了!”
张治中一听吓得脸色都变了,赶紧把家里人叫醒,一股脑儿跑到不远处几百米外的空地上躲起来。
过了十分钟,张治中一家子肩并肩地站在荒地里,眼睛一眨不眨地瞧着刚才住过的屋子。
孩子冷得直打颤,疑惑地问:“老爸,咱为啥要出来挨冻呢?”
张治中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头,不慌不忙地说:“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不出所料,过了两个小时,一架飞机从远处天空出现,扔下了几颗炸弹,伴随着几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楼房瞬间倒塌了!
张治中望着那片被大火吞噬的废墟,背后直冒冷汗,心里暗暗庆幸叶剑英提前通知了他,不然他们全家恐怕都要葬身火海了。
为啥蒋介石就算要编个大谎话,也非得把张治中给杀了呢?他们之间到底有啥解不开的仇怨呢?
【张治中二访延安,保卫毛主席】
张治中可能会被杀,这其实并不奇怪。蒋介石退到台湾后,曾公开表示,他这辈子最讨厌的两个人,一个是马歇尔,另一个就是张治中。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一门心思要赶紧打内战,可这时候,美国在中国的大使马歇尔,为了保住美国在中国的利益,使劲儿推动国共两边和平相处。
说到和平,蒋介石心里那是一百个不乐意,他巴不得立刻把共产党消灭干净,自己独霸中国。可问题是,他花的钱、靠的武力都是美国给的,所以在美国这个大佬面前,他也不敢多说什么。
于是,蒋介石表面上说要谈判,暗地里却打着小算盘,想着等机会到了,就立刻除掉毛主席。
可他万万没想到,在这次行动里,自己的手下张治中,竟然成了他实现计划的最大绊脚石。
1945年8月,日本认输了,国内大家都盼着和平,张治中呢,大家都知道他是个爱好和平的人,他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所以就到处奔走,极力想促成和平谈判。
他先是在队伍里劝说蒋介石,得到蒋介石的点头后,他又亲自跑到延安去说服毛主席。
毛主席听说要谈判后,表现得很从容,他问大家对此事怎么看。
共产党里不少人都清楚,蒋介石这次说要谈判其实是假的,想打仗才是真的,大家担心毛主席这一去会有危险,好比狼进了虎口,因此都劝他别去。
但毛主席却说:“哪怕是假的和平,也值得去尝试一下,改天我就和文白兄一起去看看,你们别瞎操心。”
张治中一听说毛主席同意谈判,心里乐开了花,他对毛主席的举动直竖大拇指,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毛大哥,您真是为老百姓着想的大英雄啊!”
周总理知道这事后,心里特别挂念毛主席的安全,就决定参加谈判团,和毛主席一起去。
出发之前,他悄悄把张治中拉到旁边,试着对他说:“张将军,这次去重庆,蒋委员长的打算,可能藏得很深啊!”
张治中明白了周总理的心思,他的担心挺有道理。毕竟,他和蒋介石一起工作了好些年,深知老蒋这人度量小,脾气又反复无常,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怪招狠手都使得出来。这次去谈判,毛主席确实是担了很大的风险。
不过张治中心里一直盼着和平,对于这次谈判的安全问题,他早就考虑得十分周全了。他立刻信心满满地打包票说:“周兄,你尽管放心,既然我敢让你们去,就一定会确保你们的安全,到了那里,谁也动不了你们一根汗毛。”
8月28号,张治中亲自带着毛主席他们到了重庆,然后立马就把他们安顿在了自己家的房子“林园”里住下。
但很快他就察觉到,“林园”那地方周围埋伏了好多国民党的特务,他们像一群饿狼,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宅里的谈判团队,随时准备扑上来。这真让人心里发慌,万一宅子的保卫工作有个闪失,毛主席可就危险了。
为了确保毛主席的安全无虞,张治中把全部警察都安排到了“林园”周边守着。但他心里还是不踏实,老派人到附近瞅瞅情况。结果,那些特务虽然被赶到房子外面了,可人没少反而多了,看起来随时都可能搞点动作。
张治中大吃一惊,没想到蒋介石竟然想下狠手。他开始对蒋介石提出的“和平谈判”是否真心诚意产生了疑问。但没过多久,张治中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把最安全的“桂园”安排给毛主席住,而自己和家人则搬进了简陋的小草房。
为了确保安全,他又派了宪兵来保护毛主席,宅子里里里外外都是保镖,有的在站岗,有的在四周走来走去巡逻,还有的假装是清洁工、服务员什么的,在毛主席周围守着。
张治中把警卫员们都召集到一块儿,对他们讲:“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平时保护我的那股子劲儿,现在,要把这股劲儿放大十倍,用来保护毛泽东同志。”
大家伙儿都鼓足了劲儿,没日没夜地守着,这样一来,那些想对毛主席使坏的人,再也进不来了。
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国共两边谈了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共产党代表团队一直坐在谈判桌旁,使劲儿想着怎么让国内和平。可没想到,这谈判的路比预想的要难走多了。
那时候,蒋介石心里打着小算盘,老是变卦,不停地找共产党的麻烦,想搅黄谈判。眼看着两边关系越来越紧张,蒋介石要动手的意图也越来越明显,张治中看在眼里,眉头紧锁,心里非常焦急。
他偷偷溜到周总理跟前,小声讲道:“形势挺危急,我得瞅准时机先把毛大哥送回延安去,不过,这谈判的事儿该咋处理呢?”
周总理立刻回应道:“我来主导谈判,麻烦你尽快安排送人这事儿。”
张治中亲自跑到蒋介石的办公室提议道:“谈判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我看咱们先把毛泽东送回延安吧。”
蒋介石气得破口大骂:“他妈的,之前你派人守着他的营地,那事我就暂且不跟你计较了。现在这协议还没落笔呢,你又打算送他回去,你究竟站在哪一边啊?”
张治中坚决反对,直接说道:“蒋委员长,现在国内已经有好多报社在传‘蒋介石心思不正,想趁机害人’的消息了,要是一直这样,只怕对党国以后的领导很不利呀!”
蒋介石的气消了不少,他想了想,觉得张治中说得在理,便说:“不用急着走,谈判很快能搞定。改天我摆个宴席给毛泽东送行,会议一完事儿,立马让他走人。”
10月10号,双十协定正式达成,随后毛主席就决定在11号返回。
第二天,张治中陪着毛主席到了机场,就在毛主席快要上飞机的时候,张治中突然喊道:“你得留下来!”
毛主席转过头来看向他,张治中笑着就握住了毛主席的手,说道:“毛大哥,上次跟您聊诗词还没聊够呢,我想跟您一起去延安,再多聊几天。”
讲完后,他领着警卫队,和毛主席一同登上了飞机。
这个行为让大家都很意外,大家心里都嘀咕,他到底想干嘛?
其实,张治中这么做有他自己的打算,他并不是真的想和毛主席聊诗词,而是想保护他。前几天,他收到一条秘密消息,说蒋介石计划在毛主席回程的时候,在飞机上暗杀他。张治中一听,大吃一惊,没想到蒋介石为了达到目的,竟然这么狠毒!
张治中为了兑现对周总理许下的诺言,挑选了一支精干的警卫队伍,并且他亲自指挥,在飞行途中负责保障毛主席的安全。
果然不出所料,当飞机路过西安的时候,阎锡山派来的杀手就悄悄上了飞机,打算对毛主席下手。不过好在有张治中在一旁保护,毛主席这才在这次危险中逃脱了厄运。
从那次回来以后,蒋介石就开始对张治中心生戒备,不再像以前那样毫无保留地信任他了。不过,张治中能力强,威望也高,蒋介石既不能随便炒他鱿鱼,也不能下手害他,无奈之下,只能强压怒火,继续让他做事。
没过多久,国共双方就达成了《双十协定》,这让张治中心里特别高兴。要知道,他为了能让国家和平稳定,几十年来一直在努力奔波,真是用尽了心思。
可他万万没想到,和平没维持多久,第二年6月,蒋介石就明目张胆地违背了双十协定,派兵攻打共产党。紧接着,大规模的国共内战就爆发了。
【弃暗投明,加入共产党】
蒋介石本以为,国民党军队能像踩死小虫那样轻松打败共产党,可没想到,战争的结果和他原先想的有些出入。
1949年,国民党军队老是打败仗,国民党上面的领导人都想让蒋介石下台,还想和共产党签个和平协议。蒋介石没办法,只能派张治中去北平,找共产党商量谈判的事儿。
毛主席他们见到了张治中,热情地跟他握手还抱了抱,亲切地喊他“老朋友”、“好伙伴”。虽然在谈判时大家都各不相让,经常碰撞出火花,但谈判一结束,他们就像老朋友那样亲密无间,好像几十年的交情从未变过。
可惜的是,蒋介石虽然离职了,但就是不肯放手权力,对已经商量好的协议,他还是固执己见。结果,和谈又一次没能成功。
那时候的蒋介石简直快疯了,他觉得和谈没谈成,是张治中背叛了大家,故意捣乱。于是,他和蒋经国偷偷商量,等张治中一回来,就要把他干掉。
看到张治中准备带着使团回国,周总理非常担心他的安全,他恳切地希望张治中能留下来,加入共产党,一起参与新中国的建设。
其实张治中心里明白,蒋介石这人向来不忠不厚道,现在明显已经是输定了的局面。他心里也想投靠共产党,可就是心里那道障碍迈不过去。
他觉得,要是自己加入了共产党,那就是“背叛原来的主子去投靠敌人”,这跟他心里“忠臣不侍二君”的想法不合;而且,万一蒋介石晓得他背叛了,肯定会拿他的家人撒气,说不定还会害了他们的性命。
周总理看出了张治中的担忧,便笑着对他说:“共产党是讲道义、做好事的军队,加入他们只会迎来美好的明天,怎么会是投敌呢?再说,张将军,你看看这是谁呀?”
这时候,小门吱呀一声从外面被打开了,几个人接二连三地走了进来。张治中一看,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原来是周总理把他的家人都带到延安来啦。
周总理和蔼地讲:“张将军,革命嘛,自愿参加,想走就走,想留就留。我就是担心你妻儿在那边不安全,所以才派人把他们接过来了。你要是想回去,带上他们一块儿走,我们不会拦着。只不过,有张学良的事情摆在前面,你这一走,情况可能不太妙啊。”
张治中点头同意,心想这回要是走了,他们一家人说不定真会被失去理智的蒋介石给害了。于是,他采纳了周总理的意见,决定留在北平,协助共产党。
张治中入了共产党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一下子炸了锅。要知道,他以前可是蒋介石身边的得力干将“八大金刚”之一,连他都转投光明了,其他人肯定也会跟着行动起来。
于是,张治中开始在军队里负责说服俘虏的任务,经过他的辛勤工作,在解放战争期间,俘虏们劝别人投降的效果好多了。不少国民党的硬骨头,一听说连张治中上将都投降了,心里顿时没了底,立马就决定要投降了。
蒋介石看到张治中直接没回来,气得火冒三丈,可他也没辙对付张治中,只能在心里暗暗记恨。
1950年,蒋经国给蒋介石出了个主意:“张文白不是想要和平嘛,那咱们就假装给他个和平的梯子下。您写封秘密信件给大陆那边,邀请他们的代表来聊聊。我猜张治中肯定会来,他一到,咱们就立马动手,把他解决了。”
结果,蒋介石就来了个假谈判,真派杀手害人的把戏。
他压根没想到,大陆那边其实早就抓到了他们的情报,抢先一步通知出去,把张治中给救了出来。
多亏了叶剑英的提醒,张治中逃过一劫。他回到大陆心里还是想着统一,可因为不少历史因素,最终没能实现心愿。
最后,张治中在1969年4月6日因为生病,在北京去世了。
看看张治中的一辈子,他真的是把“和平”这个概念做到了最好。他带兵打仗好多年,从没和共产党打过一架。就连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说他是“三次到延安的老友”、“爱好和平的人”、“真正的爱国之人”。